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三期 爺爺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第三期 爺爺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梁家小院,是100多年前爺爺奶奶親手建造的。爸爸媽媽舉全家之力,省吃儉用,多次依照舊樣維修加固,現在有哥哥嫂子的精心打理,如今保存完好。

我們梁家小院,小巧古樸,陽光燦爛!

那扇古舊的大門,儘管木頭早已風化,但那依然如故的風味,讓我們倍感親切!

那通透的天井,儘管牆壁已經斑駁,但那四水歸堂的古韻,讓我們倍感珍惜!

非常讓我們感到溫馨的是,那寬大的廳堂,正面高懸壽匾,對面是鴻福齊天,左邊是壽母文,右邊是農家照片牆。

照片牆上有老母九十大壽的全家福,有大家種菜撈魚聚餐的生活照,有遍布北上廣等全國各大城市年輕創業者的工作照。

但是,那面照片牆上,最光彩照人的照片是我爺爺的照片。

照片上的爺爺笑得合不攏嘴,顯然,那是幸福的笑容,喜不自勝的、由內而外的祥和和平靜!

爺爺不是英雄,勝過好漢!

爺爺雖然個性很強,脾氣暴躁,不講情面,罵人不挑三十初一,我們全家老少平時對他都會敬而遠之,但是無論何時何地,都會對爺爺這種烈性子敬佩有加,並且非常感恩,用爺爺的話說是:打你有情罵你有愛,恨鐵不成鋼!

爺爺勤勞勇敢,頑強不屈,凡是他認定的事,不管千難萬險,不達目的絕不放棄,他的這種執著伴隨他的終身!

爺爺享年89歲,平生做了兩件最大的事:一是辦私塾。二是建房子。創辦私塾,重視兒女教育這一點,確實傳給我們子孫後代以無窮的精神財富;創建了梁家小院,固然傳給我們以巨大的物質財富,我們現在世代還是居住在梁家小院。

梁家小院,是個非常僻靜而古舊的小院。

綠蔭掩映下的園子,很有「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味道。上山下嶺的過往行人都誇我們家的園子繁花似錦,我們自己也多少有點陶醉!

兒時的記憶中,小院旁邊有個很小的後花園,說是花園,實際是菜園,園子雖小,卻一應俱全,有一塊5-6平米的禾坪,有一條從井邊流出來的小溪,加上好幾塊不規則的菜地,菜地常年種有蔥姜韭菜,以及各種應季蔬菜瓜果。

退休後的爺爺精心打理他的百草園,其樂無窮!

多少次圍爐夜話的時候,爺爺講他建房子的故事,總是慷慨激昂、激動不已,讓我們子孫後代聽後非常刻骨銘心!

爺爺為了選擇這個地方建房子,連續請了三次「東道」,所謂「請東道」,是封建社會為了請村裡說話有分量的人商量辦事,先招待他們喝酒吃飯,再立字為據,寫下契約。

人家喝了酒,吃了飯,看到爺爺大字墨樣黑,小字不認得,明明抽的簽上寫的是這個園子里,人家瞎說是另外一處豬欄廁所所在的位置,一而再,再而三,顛倒是非,氣得爺爺七竅生煙,幾乎要吐血了!好不容易求得村裡人的善意相助,才有幸在這園子里建新房。

這裡,園子小,爺爺沒日沒夜的開山鑿石,爺爺是我們當地有名的老愚公,憑著愚公移山的精神,打平宅地基,另闢了菜園子。

這一工程,傾注了爺爺畢生的精力和心血,才建成現在的規模,小院雖然只有四行三間一棟,但設計精巧,有高闊的天井緊連前廳、正廳和裡屋、灶房,採光通氣非常好!

蓋房的樓頂樹,是當年耒河發洪水,爺爺憑自己非凡的勇氣和過硬的水性,從茫茫大水中捨命換來的。

爺爺將船上的錨打在河岸上,用一根長繩一頭系在錨上,一頭咬在嘴裡,縱身躍入汪洋大水中,一根一根,將那些浮在洪流中的樹木拖上岸。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如今想起爺爺講述的這一情景,不禁盪迴腸、感嘆萬千!

難怪前幾年,侄兒們用心良苦將樓頂封上了扣板,更好地保護了樓頂神木的完美無損!

爺爺奶奶千辛萬苦建造家園的故事是我們世代創業成家的一部活教材!

正是因為蓋房用地「請東道」,一次未果、三次不成,讓爺爺百般委屈和無奈!

所以,爺爺許下宏願:哪怕是變賣家產也要讓子女讀書識字!

爺爺,一個地道的文盲,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無以復加。讀過魯迅的《武訓傳》,知道武訓雖為乞丐,但不失為中國近代群眾辦學的先驅,他行乞三十八年,建起多處義學,讓無數窮家子弟讀書上學。

我爺爺興辦私塾,可歌可泣,與武訓可有一比,我國是1905年廢除科舉取士制度的。爺爺在科舉廢除多年後,他親自在自家的房子里辦起了私塾。

他不厭其煩的走村串戶,遊說十里八鄉共12個農家孩子來私塾讀書,而且全部免費,連先生的傭金也是爺爺全供,他不惜重金聘請當地最有名望的先生執教,這樣爸爸他們不考科舉,不謀仕途,仍然認真讀「四書」「五經」、識禮儀禮俗。

爸爸雖然沒有精熟帝王學說,但仁義禮智信的修身之道卻能融入血液,他修身齊家、兼顧大家,爸爸的威望深受村民的擁護。

叔叔,在自家的私塾啟蒙後,先後就讀大眾學校和耒陽一中,國統時期在一中讀書,正遇國民黨抓兵,他機智勇敢,與爺爺和他的同學裡應外合戲劇性的從國民黨的壯丁隊伍中脫險,1950年,卻踴躍帶領我們當地的一大批先進青年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九死一生,屢立戰功,滿懷豪情轉業到艱苦邊遠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當法院院長。

爺爺生有二男二女,在子女教育方面,一點也不重男輕女。兩個女兒都讀了自己應讀的書,大姑是解放前的醫學專科畢業生。

詩書傳家久!我是我們鄉恢復高考制度後第一個大學生。但我遠遠不是我們家的驕傲,我們家的驕傲是爺爺的三味書屋,是爺爺100年依舊的小院,是小院照片牆上那燦若星辰的學士、碩士、留英、留意、留美、留德、留俄、中科院、社科院、醫學院校的博士生,男男女女,人才濟濟!

感恩爺爺奶奶的福祉!

感恩爺爺奶奶的白草園和三味書屋!

2017年4月28日

作者 仕英

草將聽後賦詩一首:

耒河水口望族梁,秉承祖訓耀光芒;

三味書屋餘聲琅,百草園裡蓄芬芳;

人傑地靈業業旺,子孝孫賢代代強。

@梁仕英老同學仁兄:認真聆聽了梁仕英的《爺爺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樸實的語言,道出了傳奇而感人的故事,存於心,銘記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