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先趙國戰敗是必然,秦國實力碾壓六國

長平之戰先趙國戰敗是必然,秦國實力碾壓六國

秦的強大不在於白起,王翦,張儀之輩。而在於商鞅的變法制度。儼然把一個一盤散沙、任人魚肉的秦國改造成了一部自動運轉的機器,戰爭機器。經濟、律法、農耕、征戰、行政,無一遺漏,五一不完美。就像齒輪之間相扣咬合不留一絲縫隙一般。這使得秦的國力就像機器產生動能一樣源源不斷,再加上巴蜀之物質基礎,函谷關,崤山在秦國手裡反觀其他六國,趙國只是軍事制度可與秦一較高下,乃一域之強,決定戰爭勝負的終究還是國力。輸不起,不能輸,即使贏了也上氣不接下氣,是六國的通病。

經濟上,秦國引進了小麥,建立了灌溉系統,糧食產量大幅提高,遠超過中原的粟黍;軍事上,由於秦國地處西陲,有大量無主荒地可以賞賜,因此普通士兵有軍功一級可以賞地300畝,秦國士兵一聽打仗那是浩浩蕩蕩去殺人,壓倒一切的積極性,反觀中原,土地都在貴族手中,沒有無主荒地,根本捨不得獎勵給貧民,戰鬥積極性天差地別,豈有不敗之理?

長平之戰前趙只是表面軍事實力略遜於秦,但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不只是表面,還在於他的戰爭動員能力和恢復力,趙國在這些層面完全無法與秦國相比,就別說其他六國了。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只是軍事改革,沒有發展生產力,秦的商鞅變法卻是發展了生產力的改革,秦國人口占當時全國的1/4,經濟總量1/3,山東六國根本不可能同時攻擊秦國,他們還會因為利益互相消耗。

情報上,秦國用白起,趙國一無所知,趙王猶豫用不用趙括,秦國馬上用反間計;謀略上,秦國邊打邊邀趙國平原君談判,讓其他五國以為兩國還有談和的可能,全部觀望;外交上,秦國成功的恐嚇了韓、魏,哄好了齊、燕;經濟上,秦國比趙強一些,而且把巴蜀的糧草運到了前線;用人上,趙惠文王已經去世,新王跟秦王比起來,火候還不夠,最後才是軍事上的大敗。

平之戰即使趙國完勝,也不可能扭轉乾坤。秦一統只是時間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白起的成名之戰並不是長平之戰,而是這一戰!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