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安石:守望在歷史深處的半山園

王安石:守望在歷史深處的半山園

原標題:王安石:守望在歷史深處的半山園


公元1076年,在為北宋王朝鞠躬盡瘁三十多年後,迫於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團強大的政治壓力,懷著極其悲涼的心情,五十六歲的王安石再次被出缺到南京——那時還叫江寧,在江寧城外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建起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宅院,過起隱居生活。南宋《續建康志》里這樣介紹這個小宅院:「所居之地,四無人家。其他僅蔽風雨,又不設垣牆,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勸築垣,輒不答。」這個不設圍牆的小宅院,王安石自名為半山園,在這個院子里度過了他人生最後的近十年時光。史傳江寧還是王安石一生中情有獨鐘的地方,不僅在這裡度過美好的青春時代,他還曾三次出任江寧府尹、兩度為父母守孝、兩度辭相後居住,先後在這裡生活了二十多個春秋。


王安石病逝前,懷著不留片瓦於後人的決絕上書朝廷,將半山園以及周圍的地產,一併捐給了國家。顧念舊情的宋神宗賜名半山園「報寧禪寺」。此後,半山園便以寺廟的形式悄然存在著,與世無爭,以佛濟世。然而,不幸的是,近三百年後,一個本是和尚出身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建他那預備守護明王朝千秋萬代的皇城時,他大筆揮處,逶迤的城牆就從半山園的背後包抄過來,把半山園圈入腳下,置於最偏僻的一個角落。代表皇權、守護專制體制的古老城牆,毫不客氣地把半山園驅逐到歷史的角落。這還不算完,可能根本無從知道王安石和半山園價值所在的土包子朱元璋還做出了一個足以讓他遺恨千古的決定:他把半山園所在的位置變成了皇宮裡的冷宮,讓那些在朱元璋眼裡已是殘花敗柳的失寵女子,在這個殘破的角落,陪伴著埋葬在地下的失意的王安石。


歷史原本無從假設。但在這裡,我們還要權且假設一下:洪武「童鞋」魂歸九泉後,倘若他在地府見到了宋神宗「童鞋」——他三百年前的同行,或者見到了後世的歷代明君賢相,一旦得知就在他的皇宮後院,就在那些被他冷落的妃子身邊,正是那中國歷史上最清正廉潔、最實幹有為的官吏代表;得知王安石很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不坐轎子不納妾、死後無任何遺產的宰相時——他一定把腸子都悔青了——因為在他得了天下之後,他原本是一心要打造一個清明廉潔的政府,並靠這個政府來確保他的子子孫孫千秋萬代的統治。殊不知,他苦苦尋找的精神領袖和道德模範,偏偏就悄然躺在他的冷宮院里,被他冷落,任其屈辱。這真是一種莫大的諷刺,可悲的結局。



關於王安石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作用,這裡毋庸復論。清末梁啟超曾稱王安石「三代下求完人,惟(荊)公庶足以當之矣」,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國家」的銀行,把免役法視作「與今世各文明國收所得稅之法正同」、「實國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譽之社會革命」,還認為保甲法「與今世所謂警察者正相類」。胡適也有類似的評價,其後研究者雖然已涉及王安石及其變法的方方面面,但梁啟超的肯定性評價為大多數人所尊奉,而成為一種主流觀點。

而鮮為人知的是,在世界範圍內,王安石變法和20世紀30年代美國新政同為世界經濟史上影響巨大的事件。1000年來,對於王安石變法的巨大歷史意義,後人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王安石改革的價值,不少人對王安石變法對當代的啟示意義給予全面評價。尤其是王安石變法中對農業的改革,曾經在20世紀30年代引起了時任美國農業部長華萊士的廣泛關注。



1944年,華萊士訪華期間,有關史料曾如此介紹:華氏研究中國歷史,對於吾國王安石之農政推崇備至,迭次言論中皆有嚮往之詞。在迪化(今烏魯木齊)參觀新疆女子學院時,圖書室中適有一部《王臨川全集》。王世傑羅家倫兩氏,因示華氏以該書。華氏謂彼曾研究過王安石,但在全集中一定還有彼所不曾知道的文章。王氏因語此書中不畏天變、不畏祖宗之法等語,謂王安石整個精神,只是不畏任何阻力。華氏答稱:余於此頗悉。在與王主任世傑及盛主席夫婦、羅監察使家倫等閑談中,亦詢及我宋代政治家王安石之有關各節,華氏譽王安石中國歷史上推行「新政」之第一人;並請王主任儘可能搜集有關王安石之事迹,並訪得其後人。在沈部長歡宴席上,華氏重複提到王安石,並進而以現時代眼光與當時情形相較衡,發為一種樂觀的期待。


華萊士為何如此之高地評價王安石?在他看來,羅斯福時代的美國與王安石時代的中國經濟形勢非常相似,一方面農產品過剩,一方面由於美國農業信貸系統本身為壟斷集團所把持,一般農民無法取得貸款,土地被地主收回,生計日窘,只有通過政府向人民提供貸款,使農民們能夠儘快找到生計,才可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1930年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華萊士仿照王安石的青苗法,在美國建立常平倉,一方面實施農業貸款,一方面收購多餘的物資和糧食食品,免費發給城市人民,不但解決了糧荒問題,還保證了糧食物資價格的穩定,為美國渡過經濟大蕭條起了重要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講,是王安石拯救了飢餓的美國農民。


史載半山園所處的位置原名白塘,王安石築舍自居後,始更名為半山園。關於王安石為何以半山園命名自己的居舍,史有多種說法。比較一致的說法認為此地距江寧府門和鐘山山頂各有七里之遙,處於中半位置,因此稱半山。而《要略》卻不這麼認為。試想當年,王荊公大力推進變法,在改革功敗垂成的關鍵時刻,王安石在種種壓力之下,不甘心地退出了大宋王朝的核心政治舞台,而且,包括他的後台老板宋神宗在內的改革派,依然在推行著他所倡導的變革,在這種時候退隱,恰如登山而至半山,眼望山頂觸手可及,卻被別人使了絆子,摔下了山,那種心態,是何其的不甘!當此時刻,王安石的心態一定半是隱居,半是等待;半是滿懷沮喪,半是渴望東山再起;種種複雜矛盾心態,正與這半山半園的環境相吻合,所以才有了這個「半山園」的稱號,以至於他後來乾脆以「半山」為號,想必都是這種心態的真實反映。有史為證:據說他在半山園內的病榻上仍關心國家大事,依然上書《上神宗皇帝書》,宋神宗在病危時讀了以後,非常感動,痛苦地說:「王安石兩擢兩罷,仍無怨無恨,病患垂危,尚念及朕之康健和社稷之安危。」可見對於宋神宗來說,他還是認可了王安石的改革,只是,作為一國之君,在生死和政治鬥爭面前,同樣也無可奈何!一旦神宗皇帝逝世,王安石所倡導的變法,便在最短的時間內被盡數清除。而隨著安石認為最有價值的「青苗法」被廢除後,一代名相,終在半山園內鬱鬱而終!

關於王安石這篇讀史筆記,是本書作者研究、思考王荊公近10年的成果。曾以歷史散文形式發表於《北京文學》(原文共10000余字,錄入本書時有刪節)。今錄以為《讀史要略》之一部分,實冀此種散文筆法,讓世人更深刻地了解王安石,並從其變法的失敗中探微於中華歷史的走向。在這段資料背景之下,任何一個尚有良知、還在思想、仍然探求真理的國人,都應該為此而做深深的思索。正如眼下中國的改革開放大勢,究竟向何處去,究竟能走多遠,我們無從把握。但我們卻似乎可以從王安石變法在中外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中領悟其要旨。我們必須重新審視王安石變法,以及從前後無數次大大小小的變法、變革、維新、新政、改革,這些都以強國富民為初衷的政策舉措,為什麼在憲政缺失的王朝時期,在我們的體制環境和文化背景下,或是遭到可悲的失敗,或是發生了政策的異化,或者走到了人民的反面。相反,在異國健全的憲政體系和文化背景下,王安石變法卻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惠及異國民眾,奠定了美國百年強盛的基礎。今天許多人徒慕美國的強大,人民的富庶,全世界的耀武,卻不能深刻認識到,只有構建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憲政體系,只有讓人民群眾成為歷史的真正主體,只有打破和摒棄狹隘的集團利益和圈子文化,中國的改革開放才能順應歷史潮流,才能使中華民族走出歷史的旋渦,從而走向真正的繁榮昌盛和國富民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鏡像 的精彩文章:

兵博薦讀:千百年眼(卷四)——秦不絕儒生與經籍

TAG:國史鏡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