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同樣的種子,為什麼別人的容器苗那麼粗壯,而自己的卻不行?

用同樣的種子,為什麼別人的容器苗那麼粗壯,而自己的卻不行?

播種育苗是指將種子播在苗床上培育苗木的育苗方法。用播種繁殖所得到的苗木稱為播種苗或實生苗。播種苗根系發達,對不良生長環境的抗性較強,如抗風、抗旱、抗寒等;苗木階段發育年齡小,可塑性強,後期生長快,壽命長,生長穩定,也有利於引種訓化和定向培育新的品種。園林樹木的種子來源廣,便於大量繁殖,育苗技術易於掌握,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培育出大量的苗木或嫁接繁殖用的砧木,因而播種育苗在苗木的繁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容器苗中亦是如此,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容器播種育苗該如何操作。

容器育苗由於使用基質栽培,擺脫了圃地土壤條件對育苗的限制,因而對土壤要求不嚴,擴大了育苗地選擇的範圍。小規模容器育苗可根據地形和經營條件選擇,以便於管理為原則,無一定的形式;大規模容器育苗最好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條件,便於管理的地方。切忌在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雨季積水和易被水沖、沙壓以及風口處育苗。如必須在風較大或有風害的地方育苗,應設立防風障。


選好育苗地後要翻地耙平,進行土壤消毒,預防病蟲害和除草。做到地平,土碎,無草根和石塊。然後做平床或低床。根據地形地勢選擇做床方向,一般以東西向為好。床的規格可依具體條件而定,通常床長5-10m,床寬1m左右,步道寬約0.5m。乾旱地區宜作低床,床面低於床埂13-16cm。深度以容器放入後略低於步道為宜。


根據繁殖樹木的育苗要求,把按配方配製的栽培基質或營養土,填裝入選擇使用的育苗容器中,然後把容器排放在苗床上,為播種或移栽做好準備。容器要在苗床上擺放整齊,成行成列,既要互相緊靠,也要高低一致,保持容器上口平整。容器之間的空隙,用細沙土填實,以利保濕保溫,避免風乾。苗床邊緣位置上的容器,易被碰倒且與空氣接觸面較大,需要將四圍用土或石將容器擠實。一般情況下,每平方米可無間隙擺放直徑為7cm的容器196個,直徑為8cm的容器114個,直徑10cm的容器100個。

容器中播種裸根苗播種過程相似,但是由於容器苗一般育苗時間短,對於苗木的整齊度和苗木質量要求更高,因此要選用經過精選、檢驗的優質種子,並嚴格把握播種的各個技術環節。

播種量:對於稀有珍貴樹種的少量種子,容器育苗能夠確保種子得到充分利用。可首先在育苗槽里播種,然後再移栽到容器里,或者直接在容器里播種,每個容器里播一粒種子。當種子量多時,要保證95%以上的容器有苗成活,可根據發芽率試驗的結果確定每個容器內播種的數量。如種子發芽率為95%時,每個容器播種1粒即可;當種子發芽率為75%時,容器內播種2粒;發芽率為50%時,播種3粒。

播種技術:播種前幾天透水澆灌已填裝的容器,待水完全下滲後再播。播種方法最好採用點播,要採用發芽率不低於50%的種子。在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和催芽,等種子裂嘴以後再播下,以保證出苗整齊和較高的出苗率。播種的深度要一致,覆土厚度因種子的大小而定,一般不超過種子直徑的2倍,最深不超過1cm;極小粒種子,以不見種子為度。播種後要及時用疏鬆的營養土或經過消毒的沙、泥炭、鋸末等進行覆蓋,並適量澆水。

芽苗移植和幼苗移植:將經過消毒催芽的種子均勻撒播於苗床上,等幼芽出土後剛脫去種殼時,將芽苗逐一輕輕拔起,再移到容器中培育稱為芽苗移植。採用芽苗移植,可以節約良種,苗木生長整齊,便於管理,特別是園林綠化和珍貴樹種育苗的效果好。沙床育苗用乾淨的河沙,使用前最好消毒再用清水洗凈,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爛根死苗。芽苗移植的最佳時間是苗高為3-4cm,有1-2片真葉的幼苗期。芽苗移植時要垂直拔起,立即放入清水中,防治芽苗生理缺水。要邊起苗邊栽入容器,減少芽苗積壓。移苗時用筷子在容器正中插一小孔,其深以稍長於苗根為宜;移植後立即澆透水,以保證根系和土壤的密切接觸。

幼苗移植指的是先將種子播於苗床或育苗槽、育苗盤內,待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再將其移植於容器進行育苗的方法。其移植步驟為:首先在容器底部裝填1/3的基質;將已經修好根的小苗擺在容器中央,深度掌握在小苗莖上埋痕低於容器口1-1.5cm;一手持苗,一手將剩餘的2/3基質填入,同時不斷敲擊容器,使土與苗根緊密接觸。注意持苗時要捏著葉子,而不會苗莖;填滿土後輕提小苗,使根系舒展開;從上面壓實,基質面應略低於容器口。移植完成後及時澆定根水,使根系育基質充分結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容器苗 的精彩文章:

做好這兩點,你的容器苗才能「站得穩」!

TAG:容器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