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兩次因「削藩」引發的「清君側」,都取得了成功

中國古代兩次因「削藩」引發的「清君側」,都取得了成功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實行分封制,凡是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人,或者是皇家宗室成員,都可以獲得「天子」賜予的封地,獲得封地的人就成了"諸侯"或"藩王",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內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表面上他們必須服從君主的統治,但時間一久必然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每一個新的封建王朝建立,統治者都會大肆封王、封藩,這是對臣子們最大的獎賞,開國君主一般沒有昏庸無能之輩,他們不可能不知道此舉的弊端,但又不得不為之,只能寄希望於後人妥善解決好這件事,解決的方式其實很簡單,要麼撤銷藩地,要麼限制其權利。

中國古代有四次比較大的「削藩」行動,分別是西漢景帝削藩、唐朝削藩、明朝建文帝削藩、清朝康熙皇帝削三藩,漢景帝削藩引發「七國之亂」,唐朝屢次削藩,雖然有成效,最終卻還是被藩鎮所滅,明朝削藩引發「靖難之役」,朱允炆被朱棣取而代之,唯一削的乾淨的是康熙,此後他也不再封藩王,而且將宗室成員們都限制在京城之內。

由此可見,「削藩」對於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來說,絕對是一件傷筋動骨的事,這樣是必然,之所以要「削藩」,也必定是地方勢力達到了不可操控的地步,此時的「藩王」自然不會束手就擒,一場惡戰在所難免,這一戰將決定誰是封建王朝的統治者。

封建王朝統治者對藩王發動戰爭,可以隨便找出很多條理由,但藩王迎戰,或者主動出擊,則也必須找出一條充分的理由,否則不能得人心,發動戰爭也不合法合理,在這四場「削藩」之戰中,有兩位藩王給出的理由是「清君側」。

「清君側」也叫「清君之側」,就是要清除掉君主身邊的某些親信或奸佞之臣,中國古代發生過四次「清君側」。

第一次是西漢初年,當時漢景帝接納了建議,決定削藩,吳王劉濞聯合其他六國,發動了「七國之亂」,喊出的口號就是"誅晁錯、清君側"。

第二次是唐朝的「安史之亂」,安祿山發動叛亂的名義是清除皇帝身邊的楊貴妃的兄長楊國忠。

第三次「清君側」發生在元朝,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羅帖木兒攻入大都。

第四次是明朝的「靖難之役」,因齊泰、黃子澄建議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朱棣就打著"誅齊黃,清君側"的旗號攻入南京,並且自立為帝。

因削藩發動的兩次「清君側」就是西漢吳王劉濞和明朝燕王朱棣。

西漢漢景帝時期,吳王劉濞的勢力在各藩王中最大,而且一呼百應,漢景帝劉啟沒有審時度勢,盲目採納了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最終引發「七國之亂」,吳王劉濞很快取得戰場上的絕對優勢,為了平息這場戰亂,漢景帝不得不殺掉晁錯,這才換得一時安寧,雖然最終「七國之亂」被平息,但劉濞等人達到了「清君側」的目的。

在削藩這件事上,漢景帝應該向他的兒子學習,漢武帝劉徹繼位後也發現了「藩王」的危害,但他並沒有硬來,而是制定了「推恩令」,讓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孫,這樣一來,諸侯國被分的越來越小,可謂一舉兩得,既沒有損害諸侯王的利益,也避免了「禍起蕭牆」。

明朝的「靖難之役」,燕王朱棣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他最終不僅達到了目的,而且取得完完全全的勝利,直接將侄子趕下了台,自己做起了皇帝,齊泰、黃子澄等人被誅殺,因受牽連致死的還有近千人,尤其是黃子澄,被「滅九族,屠其家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天天看 的精彩文章:

吳三桂與康熙皇帝「扳手腕」,棋差兩招

TAG:歷史天天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