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章士釗:心有大格局,方能在漩渦中,穩如泰山

章士釗:心有大格局,方能在漩渦中,穩如泰山

初聞此名,源自章含之女士的作品。

對於章士釗,章含之一生最大的疑問是:「為什麼他養我,卻從不管我

章士釗就是她的父親。

(青年時代的章含之)

章士釗,字行嚴,湖南善化人。其家世並不顯赫。他的父親僅是長沙山溝里一位薄有田產的鄉間塾師。他能成為一代大師,一代國士,實乃天才也,命運也。

只要例數一下章士釗青年時代所結交的好友們的身份,便知他的人生焉能平凡?

不說他二十歲考取江南陸師學堂,一躍成為學生領袖;不說他二十二歲,被上海灘的《蘇報》聘為主筆;單說他二十四歲流亡日本時,即成為孫中山、黃興所倚重的策士。

而孫中山這個名字,竟也是章士釗給起的!

當時,孫文已有日本名字,姓中山,名樵;但此時的章氏對日文尚「一知半解」,便貿然以中山輟於孫之下。如此起名,等於把兩個姓氏疊加一起,如同「趙李先生」一樣,根本說不通。

事後面對他人的指責,章士釗辯解道:已經這樣了,不如改了。孫文本人聽說後,「似亦聞而默許」。後來,章氏編譯了一本《孫逸仙》,一經推出,大受歡迎。「孫中山」這個名字,隨即成為那個時代最響亮的革命家的大名。

那時,孫中山、黃興等人成立的中國革命同盟會欲邀請他加入,但遭到章士釗拒絕。為說服他,特意安排孫中山的英文秘書吳弱男小姐前往做「工作」。

結果,吳弱男做了幾天說客,自己卻成了章士釗的未婚妻。

在放棄了「革命救國」之後,章士釗走上了最適合自己的「苦學救國」之路。

當時的袁世凱大總統,對他極為欣賞,怎奈章不買賬。民國2年,宋教仁被刺身亡,章士釗立刻加入到討袁大軍之中。

討袁失敗後,章士釗二度流亡日本,以「孤桐」之名創辦政論性雜誌《甲寅》,此刊標榜「不黨」,即不受任何黨派的影響。

它的堅持獨立,客觀、公正的立場,迅速成為影響當時知識界的思想性雜誌。陳獨秀和李大釗皆深受此刊的影響,成為《甲寅》的作者,進而成為後來《新青年》和《每周評論》的創辦者。

(右一是章士釗,右三是黃興)

誰能想到:章士釗隨手辦了一個刊物,就把後來創建共產黨的「南陳北李」招在了一起。

原來早在南京陸師學堂求學時,章士釗就認識陳仲甫,後來兩人合辦過《國民日日報》,而「獨秀」之名,首次啟用即在《甲寅》雜誌上。

說起與李大釗的相識更富戲劇性。某天,章士釗收到一份投稿,被其文風所折服,隨請來相見,從此成為「從無間斷」的好友;李大釗的落款只肯用「守常」之名,不肯落「大釗」,就是不肯掠章士釗美名之嫌。

前有孫中山、黃興,後有陳獨秀、李大釗;原來要成為一代大師,贏得國士之名,只需在朋友圈內交往未來的偉人們即可。

章公士釗的一生,無論落魄,還是得勢,總有貴人相助。

北洋時期,他想去歐洲轉轉,大總統黎元洪馬上派人送來一筆很可觀的資金;北洋政府垮台,他作為「北洋餘孽」遭冷落。但是很快被張學良聘入東北大學,當起了教授。月薪高達800大洋。

「九一八」後,日本佔領瀋陽。他南下上海,掛牌當起了律師。充任的法律顧問東家是杜月笙,月薪500元;

(杜月笙)

如果沒有這筆收入,憑著他的聲望和打官司的收入,足以豐衣足食;加上章公的書法擁有大批傾慕的粉絲,豐厚的「潤格」也不會讓他受窮。

到了共和國時代,老友們紛紛受苦受難,他卻享受到毛澤東主席的「還債」。原來青年時代的毛主席曾向章老借巨款兩萬大洋。

那麼,章老和毛澤東又是在怎樣的機緣下相識的呢?

(章士釗的筆墨)

在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後,章接受蔡校長的聘書,出任該校的邏輯學教授兼圖書館主任。後來,他力薦李大釗進入北大接替圖書館主任,又將同鄉好友楊昌濟的大弟子介紹給了李大釗。

這楊昌濟的大弟子又是何人?他就是湖南韶山沖走出的青年才俊毛澤東。他在建黨初期,曾向章老借了一筆兩萬大洋的款項。

新中國成立後,章士釗享受到了「潤公主席閣下」的恩澤,連他的女兒章含之也因此調到主席身邊,進而成為外交部的高級官員。在「五七反右」、「六六文革」時期,章公總在萬般無奈時,上書「潤公主席閣下」而受到主席網開一面的保護。

他的一生做過無數的好事,有些好事他已經不記得了。但是有兩件所謂的「壞事」,卻不得不提。一是營救李大釗,另一件就是鎮壓「女師大學生運動」。

關於「女師大學生運動」的真相,隨著時間的推移早已被逐還原。

女師大的前身是清政府創辦的北京女子師範學堂。1924年,教育部任命曾留學日、美的楊蔭榆女士為校長。

楊校長上任後,嚴以律己,辦事認真。她按規定迫令一批因軍閥混戰而不能如期歸校的學生退學,並拒絕了學生自治會「收回成命」的要求。自治會的領袖們召集開會,決定要教育部更換這位新到任不久的女校長。

(楊蔭榆女士)

那時的學生領袖,背後多半都有國、共兩黨為各自政治目的撐腰,火氣都很大,常伴有過激行為。

楊校長上台講話,遭學生自治會轟下台;楊女士欲進入辦公室辦公,竟被教育部批准開除的六位自治會學生把辦公室和寢室封死,最後連校門都被學生們把守、堵住。無奈之下,楊蔭榆校長只能在校外找地方臨時辦公。

後來局勢的複雜變化,因魯迅等十位兼職老師的加入而升級。當時的周樹人,以「魯迅」之名,寫下許多文學作品,已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以他的身份,理應站在學校一邊;他卻站在對立的女師大學生自治會一邊。

究其原因之一,原來被開除的六位女學生領袖中,赫然有許廣平。那位在魯迅情書中被稱之為「小蓮蓬兼小刺蝟」的女學生。

四十四歲的大叔,戀上二十齣頭的女學生。這段當時尚不明朗的民國第一師生戀,決定了魯迅對這位楊蔭榆女士一路的窮追猛打。

(章老與國家領導人)

章士釗理所當然的支持了楊校長。在警察的保護下,楊蔭榆得以重返學校。結果惹惱了京城各校的學生聯合會,他們將矛盾直指教育總長章士釗,並「否認章賊為教長,」,發誓要「以最嚴厲之手段驅之下野」。矛盾的焦點開始轉向章總長。

章士釗不動聲色,親臨女師大查看現場,了解真相。之後呈文給「中華民國臨時總執政」段祺瑞,細述此次學生運動的來龍去脈:

「頃據該校長呈報:八月一日到校,頑劣學生,手持木棍磚石,志存毆辱,叫罵追逐,無所不至。又復撕布告,易以學生求援宣言,並派人駐守校門,禁阻校員出入,……」

呈文直接刊登在《甲寅》周刊上,給後人留下了女師大學潮當年那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經段執政同意,停辦女師大,在原校址成立「國立女子大學」;但這一切並沒有結束,這場學潮的最終目的漸漸浮出水面。

「學潮起時,學生們要『驅楊』;學潮期間,改『驅章』;後來,目標已經升級——『驅段』!」

「當年的11月28日,在南方革命黨北方組織的領導下,北京學生們和市民數萬人上街大遊行,明確提出要推翻段祺瑞政府。」

「革命」第三天,周樹人率領流落在外的原女師大的學生們,凱旋而歸,重新掛上女師大的校牌。章士釗在幽憤中,辭職離京。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初,章士釗接受中華民國大總統李宗仁的委託,與其他有影響的人物前往北方與中共和談。在石家莊,章士釗再次見到毛澤東。4月初,他成為南京政府和談代表團的成員,隨團去了北平。

1959年,一生既無不動產、也不蓄財的章士釗接受共和國總理周恩來的安排,從客居處搬遷到史家衚衕51號。

(史家衚衕51號)

1973年春,渴望統一中國的毛澤東主席請出安度晚年的章老,赴香港促成國共談判。時年,章公已92歲高齡,他的好友多已謝世。章公的使命舉步維艱,在香港僅一月,即病重歸天。

2001年春,章含之女士將父親的骨灰盒從八寶山移送進上海的一座新建的陵園墓穴。她認為:「父親是整個民族中出類拔萃的人物,放在中國大陸的任何地方都有意義。」

這一評語,恰當地詮釋了章公士釗的一生。

- END -

(圖片源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須知

微信公號轉載本文,

無授權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轉發到朋友圈不需要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匠之美 的精彩文章:

柳永:古代青樓最美的頌歌

TAG:尋匠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