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打針不吃藥,包治百病的灌腸療法你會給寶寶用嗎?

不打針不吃藥,包治百病的灌腸療法你會給寶寶用嗎?

隨著天氣變冷,寶寶生病的高發季來了。但是今年兒科的醫生們不約而同地發現同一個問題,很大一部分小兒是經過灌腸治療失敗後來就診的。近期,各種灌腸層出不窮,大肆宣傳灌腸療法的好處,有的診所甚至打出了百治百病的廣告語。兒童灌腸治療最近一年有風靡各地的節奏,用藥的量和品種讓醫生們看了不禁揪心。

寶寶生病,喂葯家長擔心苦,輸液家長覺得痛,聽說把葯直接灌入肛門的做法,起效快、「副作用小」,不少家長選擇了灌腸治療,藥物灌腸真的能包治百病?有哪些利弊,不妨向大家普及一下之方面的知識。

深圳市兒童醫院副主任醫師裴洪崗就曾經發文直斥:灌腸退燒其實只是不負責任的損招!

問題

01

到底什麼是灌腸?

所謂「灌腸治療」,就是把液體或藥物通過肛門注入腸管來達到清潔或治療目的,說白了就是一種清潔腸道或給葯的方式。

問題

02

哪些灌腸方法不可取?

1:不要灌抗生素。

也就是說,把口服藥和注射針劑拿來灌腸,都是違規用藥!

2:不要灌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本來就不是退熱葯,我國 2008 年的發熱指南都明確說了:反對使用糖皮質激素作為退熱劑用於兒童退熱。

至於本身就沒有經過嚴格臨床試驗驗證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中藥,雖然有往血管里打的,但其實是不該用的葯,自然也不應該灌腸。

3:不要冷水灌腸降溫。

我國 2008 年的兒童發熱指南同樣也早就說過:不推薦冰水灌腸退熱,除非臨床出現超高熱。而體溫超過 41 ℃ 的超高熱,本來就極少見。治療發燒的目的是改善孩子的舒適度,而不是把溫度降到正常。使用冰水灌腸,有點捨本逐末了。

問題

03

灌腸治療存在哪些風險?

1:插管打液體和藥物灌腸就可能造成穿孔、出血等腸管損傷,孩子因為腸壁更薄弱,出現這種風險更大。

2:用不該用的激素、抗生素,隨意改變藥物的使用方式,可能增加過敏、耐葯風險,局部藥物刺激也可能引髮結腸炎。

3:灌腸還可能改變腸道正常菌群環境,誘發腸道感染,長時間保留大量液體灌腸還可能導致孩子水電解質紊亂,甚至死亡。

問題

04

什麼情況需要用到灌腸治療?

1:生理鹽水清潔腸道:比如巨結腸或者嚴重便秘的孩子,需要生理鹽水沖洗腸道;

2.:特殊的造影檢查:比如巨結腸患兒, 醫生需要把造影劑從肛門灌進結腸;

3.:特殊的治療手段:比如治療腸套疊,需要從肛門灌入氣體或水,把套進去的腸子衝出來;

問題

05

為什麼灌腸給葯並不常用?

1:口服方便安全、注射快捷精準,又沒有額外費用,何必灌腸?

2:直腸給葯操作麻煩、用量不夠精準,風險高。

3:不少藥物並不適合直腸給葯。也就是說,不能因為孩子不配合吃藥,就硬把藥物從肛門塞進去。

4:有的寶媽相信退熱栓劑比口服副作用小、藥效好、寶寶更容易接受。實際上,這更像是一廂情願。小兒退燒藥目前公認有效又安全的主要是兩種: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問題

06

沒好處沒優勢,為什麼那麼多人用?

裴醫生認為,因為孩子小,吃藥打針不配合。所以直腸給葯簡單直接。這也是灌腸退燒主要用於兒科的原因。正規醫院很少使用,大部分應用於中醫藥和基礎醫院以及個體診所。

再來看看其他媽媽怎麼說:

一切向「錢」看……

還是要帶腦子,腦子是個好東西……

灌腸馬桶……菊花殘,滿地傷,你的影子已泛黃……

諮詢了專家、查了資料、做了更多調查,小編我一身冷汗。且不說中醫本就有用各種七七八八的東西混雜出湯湯水水來治病的傳統,我只問一句,所謂的「中醫灌腸」,到底灌的是什麼葯?

心疼孩子的家長們恐怕並不十分了解。其實,這些配方裡面大都含有高濃度的頭孢類、布洛芬等西藥成分,甚至有的醫生貪圖速效,還會灌入慶大、地迷、青黴素等強效藥物。因為這些藥物不通過腸胃,寶寶短期內大都不會有不適感,所以他們為了顯示自己藥到病除的能力而敢於大大提高藥物濃度。

也許,這就能回答「為什麼幾乎所有三甲醫院兒科都不會採用灌腸退燒的方法,而直腸給葯卻在一些坊間診所大行其道」這個問題了吧。

有件很可怕的事,叫「一本好經被歪嘴和尚念歪了」。所謂的中西醫結合發展到今天,太多職業素質低下的從業者用所謂的「中醫思維」隨意組合中藥材、抗病毒藥、抗生素甚至激素,沒有任何規範和指南,如此隨心所欲,居然還美其名曰「因病施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攝影師拍到貝加爾湖海豹寶寶:伸出小爪子向鏡頭「打招呼」太呆萌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