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國攝影師眼中的周總理,你都見過嗎?

外國攝影師眼中的周總理,你都見過嗎?

1月8日是周總理的忌日,距離周總理的離開已經42年了。

這些外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周總理,你都見過嗎?

1965年 | 攝影:馬克·呂布

1957年,北京,周恩來總理在招待波蘭總理約瑟夫·西倫凱維茨的接待會上 |攝影:馬克·呂布

拍攝這些照片的攝影師,叫馬克·呂布(Marc Riboud)。

馬克·呂布

馬克·呂布1923年出生於法國里昂,2016年因病去世。他於1952年加入了蜚聲國際的瑪格南圖片社,是繼布列松之後瑪格南最偉大的紀實攝影師之一。

馬克·呂布和中國頗有淵源。

1955年,馬克買了一部二手車,一路從巴黎開到了加爾各答。因為那次旅行,馬克結識了一名認識周恩來總理的友人。1957年,在周恩來的幫助下,馬克獲准進入中國,為我們保留了許多屬於那個年代的記憶。他也是建國後第一位獲准進入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

此後他和中國結下不解之緣,至今已來往中國22次。馬克一直在追尋屬於中國的光和影,用它們組合出了一幅歷經50餘年發展的國家肖像。不僅如此,他還把個人視角帶給了中國攝影家,把一種對攝影的直覺和敏感、對攝影近乎著魔的熱情帶給了中國攝影界。他的拍攝手法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中國紀實攝影界佔據主導位置,產生了恆久而巨大的影響。他也是中國攝影師肖全的恩師。

這些影像,如今都收錄在攝影集《我見》中。

另一位同樣也是瑪格南的紀實攝影大師——布魯諾·巴貝(Bruno Barbey)。

布魯諾·巴貝(左)

布魯諾·巴貝在40餘年間數次拍攝中國。

第一次是在1973年,他跟隨時任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首次來到中國,作為隨團的攝影師,巴貝有機會拍攝到許多攝影師很難拍到的畫面。

攝影:布魯諾·巴貝

攝影:布魯諾·巴貝

攝影:布魯諾·巴貝

周恩來總理的照片刊登在雜誌封面上 | 攝影:布魯諾·巴貝

1980年,巴貝應《GEO》雜誌之邀,第二次來到中國,進行專題報道。2010年3月他再次來華,拍攝對象是上海世博會。

在布魯諾·巴貝的攝影集《中國》(此書已由後浪出版公司引進,敬請期待)的序言中,尚陸(Jean Loh)寫道:

「背著滿滿一包柯達克羅姆膠捲,帶著無窮的好奇心與把握時機的直覺,他將在中國的所見所感用純粹簡潔的影像表達了出來,作品捕捉到了中國的神韻。他既非研究中國的專家,亦非歷史學家或社會學家,更非政客——他不為評判而來,他沒有先入為主的預判也不屬於任何陣營:他只是以一種中立的眼光來看中國。他的做法與道家『無為』的教義如出一轍。普通的中國人才是他最感興趣的,也是激發他創作熱情的主題。」

巴貝的鏡頭記錄了1973年以後的中國。

1973年,學生們在天安門廣場等待主席的接見 |攝影:布魯諾·巴貝

1973年街角售賣的冰棍 |攝影:布魯諾·巴貝

1980年,四川成都 |攝影:布魯諾·巴貝

1980年,廣西,連環畫 |攝影:布魯諾·巴貝

1980年,上海 |攝影:布魯諾·巴貝

近半個世紀以來,布魯諾·巴貝在世界各地旅行、拍攝,作為藝術家和發現者見證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他用誠實、精緻、仁慈的鏡頭語言保留了屬於全人類的珍貴記憶。

他的攝影集《布魯諾·巴貝在路上》已經在大陸出版了。

而他拍攝的中國也悉數收錄在攝影集《中國的顏色》(暫定名)中,這本書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與大家見面。

正如卡洛爾·納伽所言:

「對巴貝而言,最重要的是深入了解這些國家。他不惜為此耗上數年時間,通過書籍和攝影展展示成果。他熱衷於故地重遊,追蹤歷史的進程,賦予空間探索一種時間厚度……在他看來,攝影不僅僅是捕捉瞬間,更是一種關乎過程與記憶的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後浪 的精彩文章:

未來的人生質量,取決於你如何理解時間

TAG:後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