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連西方都在學習的中國古代優秀制度

連西方都在學習的中國古代優秀制度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有利於選拔人才,那種機會均等,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的原則,達到了「學而優則仕」的境界,有利於中國古代的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科技發達,也備受西方人推崇對歐洲文官制度的確立產生積極影響。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說:「中國只有通過層層嚴格考試的人才能進入衙門任職,人們全然不可能設想一個比這更好的政府」。

古代科舉制有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

科舉制度產生於隋朝,唐朝時得到發展,宋代得以完善。科舉制的推行,打擊了腐朽的士族的勢力,符合庶族地主經濟發展的趨勢,適應了鞏固國家統一的需要。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繫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文化素質,也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穩定、政治清明廉潔。同時,也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使唐朝學制完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也推動了宋代科技革新,使得宋代科技領先於世界。科舉制度對中國封建社會達到高度繁盛發達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新航路開闢以後,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潛心研究中國的典章制度,不斷向歐洲傳遞東方的信息。16世紀中期來華的傳教士克魯茲在他的遊記中把中國科舉制度介紹到歐洲。歐洲人了解到中國科舉制度以後,都異口同聲的稱讚。16世紀的門多薩認為,中國是世界各國中治理得最好的一個,他把原因歸於中國競爭性的科舉制度,說中國通過競爭開放一切官職,從而利用了所有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牛津大學教授紐曼說:中國行政制度是迄今為止存在於東方的無與倫比的優秀制度。他們認為科舉制是一種出類拔萃的制度,值得效法。法國首先師承中國,在1791年進行了文職人員的考試,德國在1800年。1833年,英國確認了通過考試擇優錄取的原則,但直到1847年,英國某一駐外機構為聘任辦事員,才進行了最早的競爭性的考試。1855年,英國成立第一個文官委員會、主持普通文職人員競爭性考試。1855年,英國頒布法令,使文官的競爭性考試正常化,英國文官考試製度最終確立。英國文官考試面向公眾,定期舉行,強調入選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品行和確定試用期,與中國科舉制度的形式非常相似。《大英百科全書》對英國文官制與中國科舉制的淵源關係也有公允的結論:「在歷史上,最早的考試製度出現在中國,它用考試來選拔行政官員,並對已經進入仕途的官員進行定期考核。」英國文官制吸收中國科舉制的精華,又影響了歐洲其他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東坡紅塵千年,更系誰家相許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