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建築穿在身上!

把建築穿在身上!

我們對於歷史上經典建築的形式和美感並不覺陌生,但你可能連做夢都沒想過,這些建築細節有一天也可以穿戴在身,成為人體的某種裝飾。烏克蘭設計師Konstantin Kofta卻把這個瘋狂的想法當作了設計上的靈感來源。

到底設計得怎麼樣?

巴洛克風格的藝術,豪華又充斥著宗教的權威和享樂主義色彩,打破理性的寧靜和諧,瀰漫著浪漫主義因子,強調藝術家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關注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突破了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一些程式和原則。

對於Konstantin Kofta來說,巴洛克建築中的曲線、植物裝飾和螺旋結構和通常建築物中的直線和慣常的形式相對立。通過將這些建築元素轉換為配件設計中的核心意象,Kofta成功地將巴洛克藝術中的「人工自然」(artificial nature)運用到了人體上,在建築和人體之間搭起了一座詩意的橋樑。

一個是冰冷絕緣的石頭,一個是沸騰的血肉之軀,但在Konstantin Kofta這裡,建築和人體間不可逾越的鴻溝逐漸走向消弭,它們也能夠相互分享一些實際的東西,比如圖案、紋理、風格、造型、和對美感的追求。

這個系列中的所有包和配件,材質上採用了精挑細選的優質皮革。工藝手法上主要運用了御用雕塑師專門為其手工製作的造型模具,初步成型後塗上定製款的灰色漆料,再之後是打上不同種類的蠟,最終呈現出混凝土或石灰泥的外觀。

實際上,在三十歲不到時Konstantin Kofta就憑藉其非傳統形式的耐磨皮革配件成功挑戰了功能主義等概念,在時尚界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翻開他早期的作品集,總是讓人聯想起人類的刺,尖叫的臉,手和身體的其他部位。

在超前審美意識的左右下,他多數作品的靈感都來源於對物理和科學深思熟慮的看法,而非某種隨機的選擇。為了對創作主題進行細緻觀察和深入研究,他曾多次前往烏克蘭的農村進行調研。

Kofta著迷於物體間的不同形態和質感,並擅長從中捕捉靈感、擺脫觀念的束縛,使不同門類的物體在表現形式上得以分享其精髓,他使包看起來不僅僅是布料、皮革、尼龍等紡織物在經過製作和縫紉後的成品,而可以是生活中的別的東西,至少在視覺上是,就是這種可能性讓人們感到驚嘆。

與Kofta相比,一些設計師的問題就在於總是執著於把房子設計得像一所房子,書包設計得像一個書包。

時尚就是在不斷變化的事物當中尋找,收集,提煉,轉化,直到匯聚成一股蓄勢待發的新力量,無論何時,都沒有任何的限制,有的只是再創造。

沸騰的熱血與冰冷的氣息,凝固的瞬間與變幻的永恆都成為了Konstantin Kofta設計中的一部分,他的作品總使人屏住氣息,以期待無窮的可能。

關注熱點著作,會有更多趣味設計信息:

面對突如其來的人生災厄,我們該如何繼續自己的生活?男人那種悲壯的努力和對自己處境的清醒認識,強化為一種責任。

面對突如其來的人生災厄,我們該如何繼續自己的生活?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根據親身經歷創作,大江文學的里程碑,一份尋求救贖的深刻記錄。

隨著殘疾嬰兒的出生,身為父親的「鳥」陷入了道德困境。夢想去非洲展開探險之旅的他,深怕自己就此被這嬰兒拴住,可又不敢親手了結他的生命,於是選擇了逃避。鳥將新生兒棄置於醫院,一心盼望他衰弱而死,自己則鑽入舊情人火見子的溫柔鄉,用性與酒麻痹自己。陷入自我煉獄的鳥,該如何找尋人生的出路?

輕輕點擊shenyuan-SY,好禮敬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細緻遠 的精彩文章:

TAG:精細緻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