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蔣經國逝世30年民眾仍感念 蔡英文上任1年多抗議躲不完

蔣經國逝世30年民眾仍感念 蔡英文上任1年多抗議躲不完

國民黨舉辦「經國先生逝世30周年紀念大會」。(圖片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13日是前台灣地區領導人蔣經國逝世30周年紀念日,國民黨舉辦紀念大會,6任黨主席共同出席,島內媒體也集中報道蔣經國執政時解嚴、開放黨禁報禁及老兵回鄉探親等政績,感念他的卓越貢獻。同日,現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也以一件事吸引了媒體目光。當天,蔡英文前往南投輔選,雖然她只待了13分鐘,警方卻布下重重拒馬、護欄以及大量警力戒備,勞師動眾的場面被民眾質疑「現在是戒嚴嗎」?兩相對照,台灣《聯合報》感嘆,誰高誰低,民眾會看不出來嗎?

台媒報道截圖

拒馬包圍會場。(圖片來源:台灣「東森新聞雲」)

蔣經國逝世30周年,國民黨舉辦各項活動。據台灣「東森新聞雲」報道,國民黨13日上午在台軍英雄館舉辦「飛越30 永懷於心」紀念蔣經國逝世30周年大會,包括黨主席吳敦義、前主席馬英九、連戰、吳伯雄、朱立倫與洪秀柱與副主席郝龍斌都共同出席,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也未缺席。

吳敦義在致辭時緬懷蔣經國勤儉愛民精神。他表示,蔣經國勤儉愛民,樂於傾聽各地民眾的建言,常是穿著一席夾克就深入基層,到高山、海邊及部隊,也熟悉各種行業型態,種種行為都引領島內政壇的新風貌,值得大家永遠尊敬與懷念。據台灣《聯合報》報道,曾任蔣經國英文秘書的馬英九在會上細數蔣經國對台灣的貢獻:完成十大建設、解除「戒嚴」、開放大陸探親等。

洪秀柱。(圖片來源:台灣「東森新聞雲」)

洪秀柱13日在臉譜網(Facebook)上表示,蔣經國曾反覆強調:「中國只有一個,中國必須統一!」洪秀柱指出,蔣經國曾說:「我們必須採取主動,踏上統一之路。台灣和大陸終究必須統一。兩岸若不統一,台灣恐怕將越來越難獨立存在。」在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當中,蔣經國也反覆強調:「中國只有一個,中國必須統一。」

除了國民黨眾大佬,台媒也大篇幅盤點蔣經國在世時的政績。

台灣《中國時報》在《力推十大建設 創造經濟奇蹟》一文中表示,蔣經國對台灣的貢獻迄今仍受到許多民眾的感念,而蔣對台灣最大的貢獻,是領導台灣度過危機試煉,創造出台灣經濟的奇蹟。

昔日蔣經國冒雨蒞臨台北淡水河畔,為中正杯龍舟競賽運動員加油。(圖片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文章指出,這句蔣經國推十大建設名言,至今仍為人稱道。島內知名兩蔣歷史學者王豐指出,主張十大建設雖是蔣介石任內決定,但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則是不折不扣的實際執行者,十大建設也是台灣經濟躍升亞洲四小龍的關鍵所在。

其次,蔣經國主政末期,體認到民主潮流已勢不可擋,於是著手推動一連串政治改革,包括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充實民意機構等,解開禁錮台灣民主發展數十年的桎梏,開啟了台灣政治民主化的新時代。

文章指出,兩岸關係邁入新時代,也是蔣經國首開其端。他審時度勢,不顧一切反對意見,排除萬難,毅然做出開放台灣地區民眾赴大陸探親政策,打破台海近40年的隔絕關係,之後並開放兩岸間的「轉口貿易」,跨出兩岸關係正常化的第一步。

蔣經國下鄉視察。(圖片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最後,蔣經國最為人民懷念的,是他儉樸、平實的人格特質及親民、愛民的施政風格。其一襲夾克下鄉走訪基層的形象,烙印民間。他不遺餘力地照顧基層民眾的生活及中小企業的發展,如堅持低油價、低電價、低學費政策等,讓一般民眾格外感念。

在蔣經國逝世30年仍被島內各界紀念的同時,到目前僅上任600餘天的蔡英文處境如何呢?

一年前以超高支持率勝選的蔡英文,如今卻是所到之處陳抗事件不斷,也因此,蔡英文每每出行,總是布下大量警力。據《中國時報》報道,吳敦義就對此諷刺,拒馬(障礙物)已成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像是每次有人到「立法院」或官邸抗議,拒馬、刀片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配件。

蔡英文赴南投幫黨內候選人造勢拉票,警方出動大量警力戒備。(圖片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民眾為何抗議頻頻?看看蔡英文上任後都做了哪些「突出政績」吧!

有台媒報道指出,蔡英文當局上任以來,致力於追查黨產、追殺軍公教、搞「錢沾建設」、「去中國化」等「非我族類」鬥爭,島內經濟也長期停滯不前,民眾苦不堪言。

據台灣《聯合報》早前報道,2016年7月,台「立院」完成「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立法」,之後便大肆凍結國民黨黨產。因黨產遭凍結,國民黨多次面臨發不出薪水「斷炊」的窘境,時任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甚至還曾具名借貸供黨工發薪水。面對綠營「抄家」,國民黨及黨工自救會接連抗議,痛批台當局借「轉型正義」之名行政治鬥爭。

台灣軍公教代表在「立法院」門口絕食抗議。(圖片來源:台灣「聯合新聞網」)

蔡當局上台後還「大刀闊斧」地進行年金改革,綜合台媒報道,由軍公教人員組成的「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為此發動十萬軍公教上街大遊行,甚至還在「立院」門口發起絕食抗議。對此,民進黨高雄市黨部執行長鄭秉源卻酸「看你們絕食到幾時」,遭網友怒批「這就是蔡英文口中的謙卑、謙卑、再謙卑嗎?」

在大砍軍公教年金之餘,蔡當局還大力推動被廣為詬病的「錢坑政策」。據台媒報道,去年3月,蔡當局提出所謂的「前瞻計劃」,宣稱要以8年時間,合計投入逾8824億元(新台幣),推動軌道、水環境、綠色能源、數字化及城鄉等五大領域建設,此番舉債搞建設的行為被外界視為政治綁樁。據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曾痛批,「前瞻」軌道建設這麼大筆經費,執行單位也沒弄清楚,到時候錢怎麼花,用膝蓋想也知道有問題。

勞團繞行「立法院」為民進黨送終。(圖片來源:台灣「聯合新聞網」)

民進黨上台後積極推動「一例一休修法」,引發在野黨與勞工團體反彈。據台灣《中央網路報》報道,「一例一休」實施後,島內企業與勞工哀鴻遍野,要求蔡當局「修法」或是暫緩實施的聲浪日益升高。就在本月10日,民進黨以「多數暴力」通過「勞基法」再修訂條文,據「東森新聞雲」報道,根據規定,勞工最長可連續上12天的班,單月加班上限從46小時放寬至54小時。而為了抗議此番修訂,島內勞團連續發動多波抗爭,仍無濟於事。

此外,蔡當局還大肆推動「去中國化」,如刪減高中課本文言文比例、取消「遙祭黃帝陵」、降格鄭成功祭典等一系列舉措都被認為是加速「去中國化」。

蔡英文。(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因施政引發民怨,島內民眾對蔡英文發起遍地開花的抗議,無論蔡英文到哪兒,總有抗議民眾出現,因此,蔡英文的維安措施不斷升級。有台媒報道,負責蔡英文安全的單位曾稱,未來將把維安提升至「反恐」層級。據「東森新聞雲」報道,台灣前「警察大學」教授葉毓蘭痛批,蔡英文除了在座車、官邸、出訪、大設黑機關任用黑官上浪費民脂民膏外,在相關的維安任務上,只要與蔡英文有關的場合,灑警如豆,擴大禁制區宛如戒嚴,幾乎要把警察踐踏成為最為血汗的底層勞工,令人無法苟同。

若把蔣經國與蔡英文相對比,台灣《聯合報》社論文章指出,今昔三十年對照,歷史評價一目了然。蔣經國在小吃店裡談笑風生,在石油危機中惦念庶民的生計;蔡英文則在拒馬背後危懼不安,卻一心為民進黨擴權「修法」。

文章指出,坐擁大權的蔣經國,最後選擇放下權力迎接民主,以開放探親化解兩岸鄉愁,鋪平了民主的坦途,也化解了兩岸的兵戎之災。今天,蔡英文在政治上大權獨攬,踐踏民主紅線,又將兩岸由和平帶向衝突;兩相對照,誰高誰低,民眾會看不出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台灣網 的精彩文章:

賴清德參選2020台灣地區領導人?台當局「行政院」:應該沒這打算

TAG:中國台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