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沒造好,就準備花兩百多億美元買第二艘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沒造好,就準備花兩百多億美元買第二艘

根據《今日印度網》2018年1月15日發布的消息,印度海軍計劃投入250億美元的預算,來採購第2艘國產航母以及57架艦載機。這筆採購費用的數字倒挺吉利,250億美元剛好是二百五。那麼,印度海軍即將投入的這筆錢,應該是多還少呢?

美國是世界上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我們可以用它來作為標杆。美國海軍的最新航母「福特」號造價是128億美元,均攤研發費用之後大約在130億美元出頭。該航母將混編F-35C和F/A-18艦載機,其中F-35C的價格貴不少,為1.21億美元。「福特」號即便是滿配F-35C艦載機,50多架的搭載量算起來也不會超過70億美元。

如果再加上電子戰、直升機和預警機等名目,其總價也大致相當於30億美元。也就是說,即便是全球最先進的航母「福特」號,帶上滿編的艦載機,總體採購費用也會在230多億美元,這個數字比印度海軍的新一艘航母投入還相差了艘「伯克」級驅逐艦的造價。那麼,印度海軍的新航母性能究竟如何呢?

印度海軍的新航母叫「維沙爾」號,是繼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之後的型號,預計在2025年服役。「維沙爾」號航母的方案早在2011年4月份就已經開始研究了,其排水量為6.5萬噸,比我們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和「遼寧」艦要大,總共可以搭載50~55架固定翼艦載機或艦載直升機。之所以採購57架,比最大搭載數量多了2架,可能是用作備份或訓練。

即便是扣除掉「維沙爾」號本艦的研發建造費用,為艦載機計劃投入的預算也顯得奇高。如果我們參照「福特」號航母的標準,這個標準對於建造一艘6.5萬噸的航母來說已經是相當高了,扣除「維沙爾」號130億美元的研發建造費用,那麼用於採購艦載機的錢都還要剩120億美元。這意味著,印度海軍平均每架艦載機的採購價格將達到2億多美元一架。此時時刻,即便是再土豪的海軍,在印度海軍面前也會淚流滿面的。

印度海軍採購艦載機有四個方面的來源,即法國的「陣風」M、美國的F/A-18或F-35C,俄羅斯的米格-29K,以及本國研製的LCA艦載型號。由於米格-29K艦載機出現嚴重的問題,因此印度在新航母艦載機的採購上可能不選擇俄羅斯作為供貨方,剩下後三種方案。LCA艦載型號,遭到海軍的極力抵制,希望也不大。因此,印度新國產航母使用的艦載機有可能從法國和美國購買。

之所以為「維沙爾」號規劃這麼多的預算,應該是基於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經驗。「維克蘭特」號是一艘排水量4萬噸的航母,早在2009年2月28日就已經鋪設龍骨,下水多次到現在仍然完工度不高。該艦的建成期限一度被推遲,預計在2020年全部建造完成,而投入服役的時間則是2023年的事情了。現在這艘航母都還沒有搞利索,就開始準備造第二艘更大的國產航母,而且還有大兩萬多噸,其技術風險顯然會很大。

正是預估到了建造「維沙爾」號航母可能出現的技術風險,以及艦載機將從國外購買,印度海軍才計劃投入這麼多的預算。反正印度海軍被國內軍工企業或國外銷售方當款爺宰也不是第一次的事情,因此對於「維沙爾」號做高標準的投入估計,這也倒算是常理之中。正是應了那句老話,印度海軍已經被坑習慣了。

全文完,謝謝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的空母 的精彩文章:

關島大批量增加戰略轟炸機,均可執行核打擊任務究竟為何

TAG:雲上的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