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是儒也是道:從孔子到王陽明

是儒也是道:從孔子到王陽明

文/耳九

儒學和道學就像中國文化的兩座高峰一樣,屹立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永遠不會傾倒。

無論後世儒學與道學之間是如何相互瞧不上,發生過怎麼樣的齟齬(相對於外來的佛教,儒學與道學的關係其實是融洽得多),它們如同太極的陰陽兩面,一個主動,一個主靜;一個講求入世,一個推崇靜修;一個是經世致用,一個是修道成仙。

互相滲透(資料圖)

它們互相糾纏,互相滲透,共同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和心理的方方面面。在很多方面儒學幾乎可以與道學等同,儒學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大量借鑒了道家的宇宙觀、人生態度與修身養性等方面的東西。

到了儒學發展的後期,特別是宋朝以後的儒學,幾乎可以說是儒也是道,難以徹底區分。

孔孟之道

孔子是中國儒學的先祖,從孔子伊始,儒學其實就已經帶有一定的道家成分。「仁」是孔子儒學的核心思想,孔子認為,仁是天地萬物的本性,是與生俱來、超越個體的存在。正是因為「仁」是先天的存在,表現在外面才成為了「禮」。

從先天的本性推演到外部的表現,再從個人推演到國家,這跟道家個人的性命雙修、認為有先天的「道」的存在、延伸到天地萬物就是內在的「德」等,具有非常相似的結構,而且「慈愛」也是道家之「德」很重要的一部分,儒道兩家具有先天的認知上的相似性。

只不過孔子的「仁」並不是平等的,它有親疏遠近,帶著氏族血緣社會的殘痕,而道家的「仁」則是萬物平等的仁愛。

孔子(資料圖)

孟子的儒學之道又與孔子有所區別,他更加強調內在的修養,更加接近道家的範疇。

孟子認為,只有內在的修養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天人合一,達到社會美好和諧的目的,對此孟子有兩個非常著名的觀點,一個叫做「惻隱之心」,一個叫做「吾養浩然之氣」。

孟子把孔子的仁更加提升了一步,認為之所以所謂的「仁愛」是先天存在的,是因為人人都具有「惻隱之心」,看到他人有困難,就會有幫助他們的天然衝動。這樣無論是國主還是君子,或者是普通人,只要保持好「惻隱之心」,那麼就會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這裡的「惻隱之心」就相當於道家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德」與「性」,只要回歸到真我和本性,就能保持純善,從而成為神仙與聖人。

道家「養氣」(資料圖)

而孟子的「吾養浩然之氣」則直接與道家相通,是一種類似於道家「養氣」的神秘說法,孟子認為只要能夠堅持自我學習和秉持本性,就能在體內升起「浩然之氣」,成為充滿仁愛,具有完美人格的聖人。

這種氣是「體之充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這跟道家對於道和人的認識,以及性命雙修中的一些觀念是非常相似的,可以說是儒家中的道家之法。

孔孟之道中由內及外,認為有先天的仁與慈愛存於心中,保持自身的真實本性就能修身治國平天下,這種儒學的結構從一開始就可以說是與道家不謀而合了,只是一個用以治世,一個用以修仙。

董仲舒之道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從溫情脈脈「民為貴,君為輕」的講求慈愛的孔孟之道正式走向了封建倫理統治的王術之道,其他諸子百家除了道家、兵家、法家等一些流派之外,大多消弭在歷史的長河中。

而道家在表面上似乎也與儒家處在一陰一陽、起到補充地位的隱匿狀態,但實際上,道家越來越多地進入了儒家的核心結構中,成為了儒家學說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董仲舒的儒家之道是為了說明君權統治的合理性,「天人合一,君權神授」是他學說的核心觀點。為了達到這一個為封建倫理服務的目的,董仲舒首先借用了道家的宇宙觀,他認為天是最高的存在,天理是超越一切的永恆規則。

董仲舒(資料圖)

他將在他時代之前的道家,陰陽家的內容與儒家相結合,得出了「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的宇宙觀,這樣道家由氣(道,一)分為陰陽、四時、五行的宇宙觀就被直接借用了,成為了他「天人合一,君權神授」的儒家學說的最重要的基礎部分。

為了得出君權神授的結論,董仲舒進一步發揮道家與陰陽家的概念,將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剋比作「父子母女」之間的人倫關係,將天地四時的變化比作人的「喜怒哀樂」與政體中的「懲罰褒獎」,最後通過對道家宇宙觀、世界觀與儒家人倫觀的對接,徹底確定了人倫與宇宙次序的統一性與一致性,奠定了他的儒學之道中的「三綱五常,君權神授」的概念。

天地之氣(資料圖)

當然董仲舒的儒學之道中,也包含著對君王的一定限制,因為天人是同構的,所以君王要按照天的規則行事,不違農時,在春天要務農,在秋天肅殺的時候要「警百官,誅不法」,不然就會災難頻發,國祚不穩。

同時君王也要有天德,以「好生之德」「仁愛」為本,不能枉殺無辜,要慈愛百姓。總之董仲舒通過吸收道家與陰陽家的內容,來改造和補充儒家思想,確立了儒家在封建體系中絕對的學術地位。

程朱理學與王陽明

程朱理學的發端來自於周敦頤,但它實際上是董仲舒的儒學進一步細化、內化與改造的結果。周敦頤被稱為「宋儒之首」,但他卻是對於道家而言很重要的《太極圖說》的作者,程朱理學也建構在《太極圖說》宇宙觀的基礎上。

周敦頤直接借用了道家「道」的觀念,將其視作世界的本原,然後通過無極到太極構成這個世界的宇宙論,接著通過將道家中的「道」與「德」的關係嫁接到人性論上,認為人承接了道的特性是「性本善」的。

那麼自然而然,儒家的「仁義禮智」「三綱五常」中的種種要求都是合理的,是符合道與人的天性的。程朱理學中還特彆強調「格物致知」,也就是通過對外在具體的事物規則的觀察,從而概括成統一的大道規則。

所以可以說程朱理學的基礎和推演過程,其實都是以道家學說為基礎的。

格物致知(資料圖)

當然本來這種「格物致知」與道家宇宙觀的精神足以推動中國的社會良好發展,但程朱理學在推演的過程中,將「格物致知」與宇宙觀的最後落腳點都放在了儒家倫理學上,最後走向了一個極端,將儒家封建中的所有道德都美化成人的天性,才會得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樣結論,釀成了許多悲劇,這可以說無論是跟黃老之道,還是與原始的孔孟之道,都是有出入的。

到了王陽明的「心學」時代,程朱理學已經受到了很強的衝擊,儒學也從對於外部世界的「格物致知」向內部「人心」的修鍊靠近,從而也更加靠近了道家「性命雙修」的範疇。

王陽明認為世界的真理並不在於外部的「格物致知」,既然人心與宇宙的「道」是相通的,那麼只要研究人心自然也就可以知道天下萬物了。

王陽明(資料圖)

於是他提出了著名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的「四句教」,這四句教你可以看作是儒家的,其實更可以看作是道家的,裡面的「體」可以看作是道家的道,「動」就是人心的情與欲,良知與格物也可以看作是道家修行的初期階段。

王陽明「心學」的概念脫胎自黃老與孔孟,又有自己的發展,最後回到了「此心光明」的境界,可以說是儒道兩家融合的集大成者。

儒道兩家是中國最本土的兩股思想潮流,共同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和思維,其實是不可分割的,越到後期就越難以分別哪些是儒家的思想,哪些是道家的內容。

唯一可以區別的可能就是儒家更加傾向於經世致用,道家更傾向於修仙得道,它們是中國人的兩種人生態度,日月同輝,希望能夠在現代被很好地挖掘延續下去。

(編輯:景卿)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2018年的流行色:道教也時髦了一把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