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書法教程篆書的書寫要領與筆畫規律。是以聖人 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 不為而成。

書法教程篆書的書寫要領與筆畫規律。是以聖人 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 不為而成。

原標題:書法教程篆書的書寫要領與筆畫規律。是以聖人 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 不為而成。


書法教程篆書的書寫要領與筆畫規律


內容簡介: 掌握小篆的基本筆法,是學好篆書最關鍵的基本功。小篆的基本筆法應當用「中鋒用筆」來概括。就是說筆的主鋒必須在畫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點是藏頭護尾,力含其中,因為中鋒用筆寫出的筆畫凝練勁挺,圓健美觀,一直被視為書法的主要用筆方法。下面將小篆中常用的幾種筆畫分別予以闡述。


1.橫 的寫法規律:


(1)逆入藏鋒至首端 (2)轉成圓鋒向右行 (3)行至末端轉鋒(4)向左回鋒。



豎的寫法規律:(1)筆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頂點 (2)使筆尖垂直,然後轉鋒向下行筆 (3)行至底點勿頓 (4)輕提鋒穎,順勢提收。





橫彎的寫法規律:(1)逆鋒落筆向左 (2)轉鋒向右行筆 (3)順鋒向下行筆 (4)行筆漸慢,順勢上提收筆




直彎的寫法規律:



上弧的寫法:   小篆的弧筆筆法和前面的橫豎一樣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關鍵是要保持圓勁的勢態,保持筆毫著紙的深淺一致以及適當的速度,注意對稱,兩弧在中間地段銜接,銜接處要寫的自然不留痕迹。




下弧的寫法規律: 下弧要先寫左半弧,後寫右半弧,寫右弧時要注意和左弧的對應,線條要一氣呵成,不要遲疑緩慢,否則線條會柔弱而缺乏力感.




左右外弧寫法: 寫左右外弧時,主要是兩邊弧的起訖處要一致,不要偏倚,要對稱自然,緊湊處而不鬆散,充分體現篆書的婉轉流暢之美。






方弧寫法: 寫方弧時,無論長方或正方的弧形,都要圓轉行筆,化角為弧,四角要對應,接筆處不留痕迹,方圓要和諧。




彎曲弧: 小篆的曲畫變化多,難度大,要視其圓轉程度順勢而寫。最好是一筆完成,一筆完不成,就用兩筆或三筆搭接筆方法加以完成。轉折處注意調整襖筆鋒或略捻動筆管並與手脘的內轉動作相配合,使筆鋒順勢轉過。



搭接筆的技法


篆書的許多筆畫看似一筆完成,實則靠若干搭接筆而寫成的,要使接筆處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筆的盡處無須回鋒,後一筆勢插入,兩筆重合正好將搭接處掩藏於筆畫之中。搭接筆是篆書筆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環,掌握了這一環節,就能使字舒暢婉轉,遒勁自然


筆順是寫好篆書的關鍵之一,合理的筆順有助於字的結構安排,有助於書寫速度的提高。因此,掌握篆書的筆順,對初學者來說,也是入門的一把鑰匙。


篆書的筆順和漢字筆順規則基本相仿,如先橫後豎、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等,這些對初學者來說是不成問題的。重要的是和漢字不同的筆順,而這些不同之處正是篆書筆順的特點,掌握了這些特點,就能把握好篆書的結體,做到勻稱勻衡。


一 先中間後左右 對稱均衡是篆字的特點。對於有中心豎線的篆字,應先寫中間豎筆或中間部位的筆畫,中間定位後,再寫左右對稱的其他筆畫。



對於有中心長弧(一般為撇、捺筆)的篆字,應先從中間長弧寫起,再寫左右對稱的筆畫。



二 先外包后里頭


對於有字框的筆畫,一般應寫出外框的筆畫,隨後再寫框內的部分。這樣可以控制篆字形體的大小,避免整體不一致。


三 先主筆後副筆


對於篆字中有主筆曲畫的字,宜先寫主筆後寫副筆。



四 先副筆後主筆


篆字當中,個別有主筆曲畫並起支撐的作用的字,應先寫副筆後寫主筆,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



五 靈活運用


對於筆畫較為複雜的篆字,筆畫要求並不過分強求一致,只要順手,可以靈活運用,做到分布均勻就可。










掌握篆書的結構是寫好篆書的重要環節。小篆在《說文解字》中有9353字,現在常用的的也有3至4千字。每個字都各自構造,各有形態。要想在一幅作品中協調一致,達到統一,就要對字的結構進行分析。根據前人關於書法結體布白的論述,結合篆字構造以及自己的親身體會,可將篆書分為幾種結構類型來闡述。供初學者參酌,在聯繫中準確把握。


一、獨體結構

字有獨體和合體之分。獨體結構的字沒有偏旁,獨立而自成體勢。篆字的獨體結構一般分直勢和曲勢兩種。直勢形正,而骨涵其中,要不偏不倚,嚴整端穩;曲勢和婉而字形美觀,要掌握好重心,穩而得勢。


直勢



曲勢



二、向背接構


篆字中有內抱和外抱之分。弓之背向外,弦向內者,指內抱,謂之「相向」;背向內,弦向外,指外抱,謂之「相背」。兩者各有體勢,不可等而視同。相向者雖向內抱,但兩部分皆有獨存之勢;相背者雖向外分,但兩部分皆存聯絡之形。


相向



相背


三、相讓結構


有的篆字由於自身的特點,兩部分的字都朝向一個方向,安排不好,極易歪斜。這就要求對字作出相對的提升左側或提升右側的安排,彼此相讓,以達到和諧統一。


相左



相右



四、附麗結構


有的篆字存在有主有次的情況,也就是說字的一部分附於另一部分,兩者不可偏離。這類字一般是以曲附正,字的正勢要寫得端莊凝練,而旁附的另一部分要寫得多姿多態,這樣才會靜中有動,風神飄逸。


二 向背接構

篆字中有內抱和外抱之分。弓之背向外,弦向內者,指內抱,謂之「相向」;背向內,弦向外,指外抱,謂之「相背」。兩者各有體勢,不可等而視同。相向者雖向內抱,但兩部分皆有獨存之勢;相背者雖向外分,但兩部分皆存聯絡之形。


相向



相背



三 相讓結構


有的篆字由於自身的特點,兩部分的字都朝向一個方向,安排不好,極易歪斜。這就要求對字作出相對的提升左側或提升右側的安排,彼此相讓,以達到和諧統一。


相左



相右



四 附麗結構


有的篆字存在有主有次的情況,也就是說字的一部分附於另一部分,兩者不可偏離。這類字一般是以曲附正,字的正勢要寫得端莊凝練,而旁附的另一部分要寫得多姿多態,這樣才會靜中有動,風神飄逸。


小篆的結構練習(二)


五 天覆結構


這類字屬上重下輕者,狀如頂戴,欲得其勢,應注意上下對準,不可偏倚,更不可頭重尾輕。


六 地載結構


這類字多半是上輕下重者,狀如生長之草木。承上部分要聳起,地載之筆要托住。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幅作品中,地載結構的字最下面一畫要略高於有垂腳篆字的底線。



七 排疊結構


字的左右為排,上下為疊。稱排的字,書寫時要有收有放,寬狹得所,自成體勢;稱疊的字要消納停勻,蹙縮得當,連接緊密。






八 包裹結構


包裹結構都有圍包著的體勢。上包下、右包左的字宜闊,要圍中有缺,有舒展秀勁之氣;下包上、左包右和四包圍的字宜收,使外圍而不死,有靜穆之感;使內布置爽然,內外有呼應之勢。


上包下



右包左



下包上



左包右



四包圍



「字之間架,如人之骨相,務使長短相稱,骨肉調勻,左右整齊,前後舒泰」。(陸維釗《書法述要》)篆字結構千變萬化,必須善於隨形布置、隨體附形,絲毫馬虎不得,布置得當,才能使字字生動有趣,整篇血脈貫通。


根據一本字帖去闡釋篆書的技法,所列字例因其字數的有限(其中筆順特點、包裹結構個別字例是筆者加上去的),不一定很有針對性,難免存在附會之弊。初學者可擇其技法要領反覆臨摹,做到精熟後,再從王福庵的其他作品中去體會運用,汲取真髓,自然水到渠成。






















老子《道德經》知天下:是以聖人 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 不為而成。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戶」,即門戶。「牖」(音友),即窗戶。「窺」者,視也。凡夫走出戶外,方可知門外之事;打開窗戶,才能看見窗外之物。但其所知所見者,僅是顯態所顯現之事物。天下之事至廣,天道之理至妙,隱態微觀世界實存的一切,常人難以肉眼凡識可見可知。但天下確有大智慧之真知者,能不出戶而見天下事,不窺窗可知萬事理。此真見者,見之於性,此真知者,知之於理。明心見性之人,世道之變遷,人心之更易,天下之事無不洞悉於方寸,未有不可知者,微妙之天道未有不可見者。此便是「聖人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之義。   


聖人不出戶,能知天下事,皆是窮一己之理,即能知天下之理;以物我同源之心,而感知天下人之心;以己性之圓明,而明知天下之萬性。聖人通天地之理,心中裝著天下,與天下萬物息息相通。天下之吉凶消長,萬物之生髮變化,萬事之屈伸往來,時空進退之千頭萬緒,陰陽交替之順逆存亡,聖人皆能感而遂通。既能知其所以,又能知其所以然。故能「不出戶知天下」。   


天道與人道同,天人一貫,天人相通,修己身之命,即能契合天道之命。所以聖人不出戶而能知天下。人性清凈,天氣自正;人心多欲,天氣即濁。吉凶利害,皆由心生。天之道,即聖人之性。天道內外無間,動靜如一,普化萬物而無心,順應萬物而無情。天道之用,動有風雲雷雨;聖人之性,與天同體,雖動有喜怒哀樂,而性之本體卻寂然未動。   


天道在人,就是正性;明心見性,即是人之天道。性即理,理即道,性、理、道三者為一,謂之「天道」。天之道不外乎一性,天下事不外乎一理。以此而知,「不知」中自有真知;以此而見,「不見」中自有真見,何須出戶窺窗去知見?   


聖人之心包容宇宙,虛若太空。聖人慧性之光,普照天下萬物,猶似宇空大明鏡,天下萬事在這個大明鏡中,歷歷在目,真假瞭然。此正如《西遊記》中,真假孫悟空在佛祖慧光的明鑒下,各顯原形。又如孫悟空雖一個跟斗可翻十萬八千里,但卻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由此可知聖人「不窺窗知天道」,是其真性之明鑒慧知,是佛道金光之朗照無遺。故對天下之事,無所不知,無所不明,此並非虛妄。只是有待世人以現代科學的高科技手段去驗證罷了。   


天地之間,不過陰陽動靜而已。陰陽動靜之變化,不過是無極太極之理的生髮而已。是故無極為混沌一炁之始,太極為造化之樞紐,萬物生髮之根本。聖人抱一而涵三,觀空習定,身不出門戶,足不履塵市,於陋屋獨居,一步不移,似乎孤寂。但神定則慧生,雖不行卻勝於行,雖不知而遠勝於知,此即慧明慧知也。   


凡人以眼見為實,聖人則以不見為真,故終日乾乾,於不聞不睹之地,息慮存機;只有內知,而無外見,似乎杳冥(yǎomíng),而無極中則有生。雖不見而彌張,雖無名而愈著。至於天下人物之紛繁,變化莫測之玄妙,皆是無為之道之所為。所謂盡性之妙,正在於此。能盡其性,故能知世人之所不能知,能見凡人之所不可見。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兩句中的「其」,是泛指顯態世界的常人。天下之事雖眾,天道之理雖微,但皆不出於心,本不須出戶而求之於外。世人在凡俗中,雖終日出外索求,所求皆是外見外知,皆為皮毛華表,難知見事物之核心本質。即使遠行萬里,亦未曾走出有形世界的物器之外。雖去遠求,心中無眾妙之門,其出愈遠,其心愈迷;其妄知愈多,真知愈少。故曰「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彌」者,是更加之意。出外而求天地之道,求其形也。天地不可以形去知,而可以理求通。「人心含天理,天理在人心。」求知天地之道,即使走遍天下,詢問天地之機,廣求天下群賢,求教天命之理,雖也可有所知,但遠不如求諸己。不求自心,而求外人,不求索於內,而求索於外,縱有所知,但相比較而言,都是捨近求遠,舍多得少。若知理在此,何必出戶遠求?   


聖人深明天地之道不在其形,故不以形去求形;知道名不在顯跡,故不外見;知成不在有為,故常無為。天下之大,萬事之多,天道之微,其理之常,本不須遠求,一切道理都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皆在自心中。一事當前,在方寸之地,為私與為公,凡心與道心,只此一瞬之間,真與假即立竿見影。   


奈何今之世人,循於耳目識心偏見,構囿見聞之蔽,只去向外向遠處搜尋,不向本性中自悟。不知「知」非外來,「見」非遠至,見見成成,小而細入微塵,大而包容三界,無不在我本心之中。此即「性中含天地」之理。學道者何須枉耗精神,認假棄真,舍近而求遠,舍內而求外呢?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聖人善觀天下,而不以物形觀天下,而以一身觀天下,以一理觀天下。一理者,宇宙之本源也,無所不通,無所不貫。以我之一理,觀於天下,便是萬物相同之理,何須勞形訪於天下?何須遠涉去搜尋?妙理自然吻合,心之真知自然圓照。聖人通曉宇宙真理,得天人合一之體,與萬物共體共性,故能與天地之理一通百通,與天下萬事萬物感而遂通。觀天不上天,觀地不入淵,便能知天地中的一切。此皆是以性悟之,以心知之,故無所不通;以小知大,察內知外,無所不貫。這便是聖人之「不行而知」。   


「不行而知」,即上文「不出戶,知天下」之義。   


所謂「不見而名」,古之聖人不以天地之形觀天道,而以一心觀天道,以一性觀天道。「一性」者,天之稟也,萬物皆全息性地稟受於宇宙本源,俱含「一炁含三」之三元(源)和「一元四素」的象數理炁基礎物質。故人性中無物不有,無物不在。以性觀天道,眼前便是大千法界,性中之理便是乾坤,何勞身形去訪外?何須博古又通今?一切有無之真名,自然顯露;心上圓明之「道眼」,自然洞見;我之真見,不必睜眼,即可自然妙具。此便是「不見而名」之義。   


「不見而名」,就是上文所言「不窺牖,可見天道」之義。此「名」字,只是一個符號而已,如某人某事某物之代號,皆可指名而稱。所謂「不為而成」,聖人雖不行而知,不見而名,豈非僅知之而已,而是知而有成,見而有成。既知其成,既見其成,性與天道,渾然一體;理與天下,同然一用。不容矯揉造作,不用有為人力,自然而然,無為而為,自然而成。天地人物,有無虛實,俱在此「成」字之中。譬如「繼之者善,成之者性」,就是「成」字之義。「繼」者,言其氣也;「善」者,言其理也。萬物未成之始,先受之此氣,便是「繼」。氣未受之前,先得此理,便是「善」。萬物稟受此氣而成,便是「成」。萬物既成,此理此善便是「性」。是以謂之「成」。   


文中所言的「不為而成」,譬如陰陽成其象,天之道立。剛柔成其質,地之道成。仁義成其德,人之道備。天之成,成其氣;地之成,成其形;人之成,成其德。天地人之氣、形、德,皆是一理而已。此理在天為道,在人為性。   


玄靈修真學根據道家「一炁含三」、「一炁化三清」理論,結合現代科學的研究,提出質元(源)、物元(源)、體元(源)的「三元(源)」學說。「三元(源)」理論認為:宇宙萬物的孕育、形成、發展與變化,無論順變或逆變,都不能離開三元(源)。三元(源)是天地之本,萬物之源,是「三生萬物」的理論基礎,是人類認識宇宙萬物的核心理論之一。   


聖人「不為而成」,正是成其性也。所以聖人能知天下,能見天道。萬物之理,於此而備。盡己之性,未有不盡人之性者;盡人之性,未有不盡物之性者。三者既盡,萬物之性成矣。萬物之性既成,即聖人之性成也。人能見我之性,則見聖人之性,見聖人之性,則可見天道之不為而成矣。則何須外求?修行者當勉之。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是言大道不離於一身。道就在身中,就在心中,就在性中。人身是一小宇宙,來自宇宙本源,與天下萬物同宗、同炁、同體、同理,皆是大道「一炁含三」、「一元四素」所構成。故人與萬物同其母,與天地萬物同其心,息息相通,相感而應。此即「天人合一」、「人天相應」之理。天下雖大,不離我之一身;天道雖幽微,不離我之一心。心性清靜虛明,則天理顯著;應事處正,則萬事安寧。天下萬物皆備於人身,大道之理皆寓於人心。   


但人心被物所蔽,故舍近而求遠。正如杜牧詩《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hù)》云:「睫(jié)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宋詩紀事》夏元鼎詩云:「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德本於心,向外求之者昧。若能養己之德,修至識心滅而性心活,則道德之體用全成,大道之至理全備,所以能識古今,能通萬物之造化。雖萬變現於面前,明之而不失毫釐。事之成敗始終,知其細微,見其本末;陰陽吉凶消長,莫不天人相應,莫不顯隱同觀。此皆是不出戶,即可知可見之大義。   


聖人能知天下,還有其本體具有生物質元光的重要環節。聖人之形光一體,其光可朗照三界。《法華經·序品》中說:「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無不周遍。」《無量壽經》說:佛「光顏巍巍,如明凈鏡」。   


宇宙中人與萬物,皆含有非肉眼可見的生物質元光,只是量級各有差異而已。人的肉眼只可見所含氣、炁、光的密度較高的物體形象。生物光是氣與炁的質量升華,古時稱為「相光」。此種光並非「常道」之光,而是一種「非常道」之光和「慧光」。修真界稱為「生物質元光」。此種光只有在清靜身心,心歸本源合元神,光明方能顯現。前人所說的「慧觀」,就是在這種高質能光中玄觀。所謂「觀其妙」者,就是於清靜中在光態下顯現其妙。聖人之「知天下」、「見天道」、「不見而名」、「不為而成」,以及所謂「常明」、「復命」,都是在高質量的光能中才能實現。   


聖人知見萬物所用之光,其小無內,小中見真;其大無外,朗照宇宙,無處不可照見。天上地下,身內形外,甚而深至核心。聖人所具之光,能穿越多維空間,能超越三十六時空,直接從本源核心上獲取能源,故能衝破時空屏障,照亮三千大法界。身不遠行即能「知天下」,即是此義。   


世人以眼視物為常,所攜帶的一點靈光長期損耗,不知返觀內照,內天地中失卻光明,故難於真知萬物的本質。今人「不信自然無以明」,甚至嗤笑「聖人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為神話,為不可信之虛言。正如《太上大道玉清經》所說:「凡夫之人,雖解法性,不習真常,但明至理,身在合道,是故道與理乖。譬如有人身坐狹室,心游十方,無所障礙,或說至理,聰辯無滯,離合隨心,此名心得入理,不明身得入道。」此段論述言明了性功修證之所得及其驗證。上乘性命雙修者,則要求盡性了命,從而達到「形神俱妙」,進入隱態慧觀,方可知太上所論並非虛言。   


本章重在言:道以無為為宗,以慎獨為用,無為而無不為,無知而無不知。「無為」並非枯木槁(gǎo)灰,而是一種「萬象皆空,一靈獨照」;又曰「一覺而動,一陽發生」,是為元炁。修真了道,不過煉此性命而已。若無真意,性無所依;若無真炁,命難真造。以真意采真炁,兩者深化為一,即返於太極之初,得丹之一。修真當執兩用中,於無為之中,又要有作有為;於無知之內,又要有知有覺,方不落頑空,不執著有。待到功力深厚,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久之空色兩忘,渾然物化,即與大道同體。   


觀天道可知大道。天雖無言,四時而行;地道不語,萬物而生。這就是天地之道的「無為而為」。前輩云:「無為是天性,有為是天命;無知是元神,有覺是元炁。天地間非二而不化,非一則不神。神而不神,不神則神,此即是得一而兩,神而化之的妙境」。修真者長養虛靜,常守虛靈,則性命長存,而大道可成。切勿偏執於有為與無為之一邊,而入於旁蹊。請各自揣量而行。



文化自信,我的2018:用馬克思的奮鬥人生定義我的2018。


【名人】馬克思


【名言】青春的光輝,理想的鑰匙,生命的意義,乃至人類的生存、發展……全包含在這兩個字之中……奮鬥!只有奮鬥,才能治癒過去的創傷;只有奮鬥,才是我們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馬克思屬於世界有史以來的最偉大思想家之一,就其對當代經濟政治進程的影響而言,馬克思是世界最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的經濟學思想是他偉大思想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創見性和分析批判資本主義經濟之深刻,使他成為世界最偉大的十大經濟學家之一。  


但沒有一個學者像馬克思這樣一生遭受到如此多的磨難而仍舊奮鬥不息。曾三次流亡,遭受疾病、極度貧困以及三個孩子夭折的打擊,甚至基本生活都無法保證,很多日子都要指靠他的朋友恩格斯的接濟,在那個他進行毀滅性批判的資本主義世界,幾乎沒有過什麼輕鬆無憂的日子。但他從未放棄學習、寫作和工人運動。在他的墓碑上刻的是他的名言:以往哲學家的任務是認識世界,而認識世界的目的恰恰是為了改造世界。馬克思自覺地承擔著改造世界的任務,這就註定了他的一生會像普羅米修斯一樣不計個人苦難而頑強奮鬥不息。


志士惜日短,勇者常為新。奮進在向前的路上,時間總是過得太快。然而,光陰飛逝,唯有奮鬥者才能留下深深的印記。回望即將過去的2017,歷史將記住什麼?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各項工作都服從和服務於這個中心。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充分發揮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作用,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國民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過去一年,留下了沉甸甸的年輪。十九大召開,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中國展現全新氣象,我們出發走向一個 新的歷史方位。當經濟快車平穩向前,前三季度7%的增速風景這邊獨好;當民生保障持續改善,又有至少1000萬人擺脫貧困;當我們離世界舞台的中心更近,打開大門迎接來自「一帶一路」、來自金磚國家的客人;當復興號高鐵發車、國產大飛機首飛、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可燃冰開採成功,「中國浪潮」席捲世界……每個人心中都會湧起強烈的自豪感,為這個國家歡呼,為這個時代喝彩,向即將告別我們的2017年致敬!


??一元復始,是新一年的開始,也是新征程的開始。文化自信,我的2018:用馬克思的奮鬥人生定義我的2018。定義這新的一年。2017年金秋的思想光芒,將持續照亮中國前行的征途,「十九大時間」。我們將見證一種思想化為中國大地上最生動的實踐,我們將推動一個時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恢弘氣象。馬克思說:「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十九大精神凝聚著改變中國的力量,我們需要把十九大精神學懂、弄通、做實,把3萬多字報告中的思想理念、戰略部署轉化為工作思路、工作舉措和務實行動,推動新時代的偉大變革。??


文化自信,我的2018:用馬克思的奮鬥人生定義我的2018。我們將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中的時間節點,這是最先抵達的一個。40年前,曙光與塵埃升騰,中國時間的指針重新開始轉動,我們開始了一段激流勇進的行程。新的奮鬥,我們賡續的是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我們需要的是以勇氣、以決心、以智慧,推動「中國號」巨輪在這條道路上繼續破浪前行。在過去5年搭起的四梁八柱上添磚加瓦,將各項任務的時間表逐一落實,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就是對改革開放最好的紀念。


文化自信,我的2018:用馬克思的奮鬥人生定義我的2018。我們將繼續尋找人生出彩的舞台。蓬勃的生活正在我們面前展開,等待我們去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我們的奮鬥,不僅將定義我們的生活,更將定義我們生活的時代。「改革是需要我們共同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文化自信,我的2018:用馬克思的奮鬥人生定義我的2018。築就時代的基石。時序交替,我們有了一個新的歷史方位我們與時偕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先銀國學經典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劉先銀國學經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