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因為人類的努力,南極洲的臭氧空洞正在消失

因為人類的努力,南極洲的臭氧空洞正在消失

因為人類的努力,南極洲的臭氧空洞正在消失
NASA/GSFC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戈達德空間航天中心(GSFC)的分析數據,科學家們首次找到了確鑿的證據,表明正是由於我們人類的努力,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正在逐漸癒合。


每年九月份,在太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下,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就會出現臭氧分解的惡性循環。

循環涉及氯和溴,主要來自含氯的人造化學物質氯氟烴(CFCs),它們在大氣的對流層中是非常穩定的,可以停留很長時間,如CF2C12在對流層中壽命長達120年左右。因此,這類物質可以擴散到大氣的各個部位,但是到了平流層後,就會在太陽的紫外輻射下發生光化反應,釋放出活性很強的遊離氯原子或溴原子,參與導致臭氧損耗的一系列化學反應。1996年全球禁止在工業上使用這些物質。


過去對臭氧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洞的尺寸上,現在GSFC團隊實際檢測出了臭氧空洞內的各種化學成分。


研究人員使用Aura衛星上的微波探測器(MLS),通過檢測反應過後出現的鹽酸含量來分析破壞臭氧的氯元素含量。


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氯含量每年下降約0.8%,南極冬季的臭氧損耗量比2005年下降了20%。

GSFC的主要作者、大氣科學家Susan Strahan在一份新聞稿中說:「我們非常清楚地看到,來自CFCs的氯元素在臭氧空洞中的含量正在減少,因此,被分解的臭氧也在減少。」


相關論文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雜誌上。


1985年,人們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兩年後,一些國家簽署了《關於減少使用造成臭氧空洞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隨後,該議定書中又增加了修正案,全面取代氯氟烴的生產。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發現的氯元素減少,可以歸功於這一國際禁令。


Strahan說:「(減少20%)非常接近我們的模型預測的結果。這讓我們相信,MLS數據顯示9月中旬以來臭氧消耗的減少是由於人類不再大規模使用氯氟化合物所致。」


彌合臭氧空洞,或許可以看作是階段性的勝利。但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的整場戰役,還遠未看到勝利的曙光。

該研究的合作者之一,GSFC大氣科學家Anne Douglass說:「氟氯化合物的生存周期從50年到100年,所以它們在大氣中久久不衰。就臭氧層而言,我們可以期待到2060年或2080年,它們能夠填充那處空洞,當然也有可能,那時依然會留有一個小洞。」


儘管如此,關於臭氧層空洞的最新發現提醒人們,我們所作出的重大決策,足以改變我們的環境形勢。


氣候變化似乎是一個過於龐大而難以處理的問題,但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減少生產各類氟氯化合物的簡單措施,成功地阻遏了南極洲的臭氧消耗,那麼誰敢說我們的潛力極限在哪裡呢。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沒品小視頻:成長歲月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