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學霸都去哪了?來紅島了!
名校學霸紅島紮根記
每年這個季節,都是畢業生忙於實習、確定工作單位的關鍵時期,準備開啟新的人生征程。那些名校口含金鑰匙畢業的學子,一樣面臨著人生的選擇。留在國外?擠進北上廣深?還是選擇一片新的沃土?在最需要你的地方,發揮知識和技術的優勢,為未來創新。晚報《科創周刊》記者深入青島高新區,採訪了兩位前來紮根的名校畢業生,通過他們的成長之路,感受青島對人才的渴望與重視,或許將開啟您新的人生舞台。
2015年夏天,清華大學生物學博士孔令營和紐約大學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宋曉龍來到青島高新區報到,在這裡開啟了他們的職業生涯。像孔令營、宋曉龍這樣的優秀人才在青島高新區還有很多,青島高新區所創造的高新技術發展的寬鬆環境,為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近年來,青島高新區圍繞「體現高端定位,率先走在前列」發展要求,深入推進「人才特區」建設,不斷優化人才環境,面向全球吸引集聚各類人才,並以此帶動起大批高端科技項目快速發展,成為強勁的經濟發展引擎。
宋曉龍
膠州市理科第一名
清華大學自動化專業本科
紐約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
現任職青島高新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孔令營
清華大學生物學博士
現任職青島高新區生物醫藥事業部
離開北上廣投奔高新區
儘管就業壓力一年大過一年,但是對於清華大學的博士們來說,仍然可以手握著眾多「金飯碗」任意挑選。孔令營在畢業時也面臨著諸多大好機遇,生物學的就業方向大多是生物企業、科研院所或者高校,而對於博士們來說,繼續從事科研工作則是最順其自然的選擇。有科研院所向孔令營伸出了橄欖枝,但在他看來,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是自己更感興趣的事情,比起在實驗室里不斷取得研發新突破,他更樂於看到科研成果進行商業化運用。恰逢青島高新區到清華進行專場招聘,孔令營與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聊了聊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當他得知青島高新區需要專業的生物醫藥人才負責相關產業招商時,孔令營想,這不正是自己一直想從事的生物醫藥產業化方面的工作嗎?雙方一拍即合,經過筆試、面試後,孔令營成為高新區生物醫藥事業部的一名工作人員。
在入職青島高新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之前,宋曉龍則一直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2007年,宋曉龍以膠州市理科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自動化專業學習。大學畢業後,宋曉龍進入紐約大學計算機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時,宋曉龍收到了美國電商亞馬遜的錄用通知,不出意外的話,宋曉龍將在美國成為一名程序員,拿著高薪,過上舒適的生活。在職業選擇的重要關頭,宋曉龍選擇了回國。在宋曉龍看來,回國是一種必然,他時常想起在清華時老師說過的一句話,「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而作為家中唯一的孩子,他希望能離父母更近一些。沒有選擇軟體企業集中的北上廣,就業的第一站便是家鄉青島。對於個人職業發展,宋曉龍也有著自己的想法,他時常想起在清華讀書時老師的教導:「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他相信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宋曉龍報考了高新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並且被順利錄取,正式開啟自己的職業生涯。
走出實驗室直面大市場
走上工作崗位的孔令營發現,科技產業化的難度並不亞於在實驗室里攻克科研難題。剛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孔令營時常會感到迷茫,想要從自己熟悉的學術思維轉換到產業化整體思維並不容易。從前只是單純地在實驗室中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從事招商工作後,孔令營才發現,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是一項龐大複雜的工作,作為一名招商人員,孔令營需要考慮大到土地、稅收、選址小到企業註冊、員工住宿等問題。隨著青島高新區在全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多,不少企業找上門來希望能落戶,孔令營和同事們需要甄別哪些符合高新區的產業發展規劃。孔令營業深深地感受到,科研成果的產業化並非易事。寫作曾經讓孔令營感到略微迷茫,在校期間,他接觸過大量的學術論文,然而走上工作崗位後,運用更多的是公文寫作,孔令營不得不從頭學起,研究起公文寫作的規律,讓自己的工作更加高效。
來自計算機專業的宋曉龍則開始了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領域的「從零開始」。他和同事一起走上街頭執法,不放過任何一個監管盲區。此前一直與編程打交道的他開始學習食品安全領域的各項法律法規,只有這樣才能在執法的時候做到合理和公正。
學以致用收穫成就感
在熟悉了工作中的流程和各項政策後,孔令營慢慢適應了新的環境,並且找到了學以致用後的成就感。作為一名生物學博士,孔令營發現,自己的生物學背景在工作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由於對專業較為了解,自己能從專業的角度評估項目的意義,並且為領導提出專業的參考意見,而憑藉著對產業政策、高新區當地投資環境的了解,在招商中又可以對企業有針對性地提出落戶建議。由於專業背景的相似,招商中又無形中拉近了與企業的距離。孔令營告訴記者,隨著對工作了解得更深入,越來越慶幸自己當時選擇了高新區,現在所從事的工作就是當時所預設的職業發展規劃,招商是科研成果產業化鏈條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每當又為部門提供了一條合理化建議,又為企業提供了專業的服務時,都感覺非常自豪。近年來,多家全國知名葯企相繼落戶高新區,孔令營見證了多家知名企業在高新區的發展。
畢業於計算機專業的宋曉龍也沒有擱置自己的專業,儘管看起來有些專業不對口,但高新區自帶的高新技術屬性讓宋曉龍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新天地。恰逢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信息化建設,食葯監高新分局領導依託高新區優勢,嘗試搭建全方位的食葯監管智慧平台,作為一個在基層食品藥品監督執法崗位工作過的「過來人」,他為整套系統設計了更貼合實際的工作架構,而作為一個計算機專業研究生,他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軟體開發人員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建議。高新分局的智慧監管平台整合了日常監管、監督抽檢、應急保障、企業自檢、執法辦案,將高新區轄區內1000餘家食品藥品經營企業全部納入平台,聯網進行監管。宋曉龍告訴記者,這下把學校學到的知識全用上了。在高新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會議室內,記者體驗了這套監督管理系統,執法人員只需要在手機上下載一個APP軟體,發現異常情況時將信息上傳到系統內,系統即可實現快速反應。此外,這套系統還可以實時監控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發展進度,讓龐大、複雜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更加有效率,盡量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未來,宋曉龍還計劃著在這套系統內引入大數據技術,通過大數據分析讓機器能給出更多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時間一晃來到了2018年,無論是孔令營還是宋曉龍,工作上都開始進入上升期,但對於他們來說更為重要的是,在高新區這個大舞台上,他們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道路,伴隨著高新區的快速發展,他們的職業發展方向也在朝著預設的道路繼續前進。
解碼高新區人才戰略
每年設立億元專項資金
多渠道廣納英才
青島高新區為廣納天下英才,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多種方式構建引才渠道。舉辦中國「互聯網+」高峰論壇、第17屆「藍洽會」、IEEE國際智能製造高端論壇、北美人才創業大賽路演等活動。其中,通過連續兩年舉辦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引來了美、德、英、韓等石墨烯領域大腕齊聚園區共謀發展。同時,大力延伸海外引才觸角,在創新要素最集中的美國矽谷設立人才服務站,每年組團參加北美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定期赴歐美等海外區域開展宣傳推介,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到「人才特區」創新創業?
出台扶持創業政策
人才引進來,還要留得下用得了。為給高端人才構建良好創新創業環境,青島高新區建立「人才特區」政策體系,每年設立億元專項資金,按照評價認定「特區人才項目」層次給予100萬元-5000萬元不等創業扶持資金支持,並在辦公用房、購房安家等方面建立18項優惠政策。同時,緊跟中央實施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出台專項扶持政策,給予來區創業和本土培育「千人計劃」專家100萬元資金支持,提供免租辦公場所和專家公寓。目前,已對66個高端人才項目進行重點培育,投入專項資金1.6億元。青島高新區的「人才特區」經驗做法還榮獲2016年全國基層人才工作最佳創新案例獎。
打造創新創業樂土
隨著政策體系日趨完善,青島高新區逐漸將工作重點轉向優化環境,注重以人文情懷感召和軟環境打造上。率先優化政務環境,簡化行政審批手續,推行「一口受理」、「三證合一」等系列改革創新舉措,掃清人才發展和項目入駐過程中體制障礙。努力完善金融扶持體系,建設青島基金谷,發起設立4支億元產業基金,組建5億元的中小企業融資平台。著力優化人居環境,打造藝術公園,開設咖啡館、藝術館、24小時書店等休閑商務空間,投資建設奧體中心、科技館、休閑度假城等公共服務項目,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和人居環境。
恪守精準專業,打造「人才無憂」服務品牌。成立專業人才服務公司,構建起「1個大廳+N個服務站」的人才服務網路。運用「互聯網+人才」服務模式,建設集需求定製、人才發布等功能於一體的人才信息共享平台。開通「紅島人才」微信公眾平台,編製《人才綜合服務手冊》,為人才創業、工作、生活搭建信息服務和溝通交流平台。完善人才公寓服務保障,投入1000餘套拎包入住式的人才公寓,為「千人計劃」專家等高端人才提供免租公寓。建設人才公寓服務中心,按照酒店式標準,在代辦、生活、居家、休閑、出行、商務等六個方面為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務。
「雙向驅動」促發展
目前,青島高新區已累計引進6名發達國家院士、22名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55名,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數量居全市第一。國家傑出青年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萬人計劃等國家級人才120餘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61人,自主培養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0人,其中工程科技創新類海外留學回國人才佔全市入選總數1/4。青島市拔尖人才5人。自主培養青島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17人,其中創業領軍人才10人,創新領軍人才7人。諾力達、融智生物、奧克生物共3家企業獲評青島市院士專家工作站。海外歸國人才700餘人,高層次人才總量接近5000人,園區人才總量接近5萬人。以「高精尖缺」為重點各類創新型人才隊伍不斷壯大,軟體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逐漸形成,「人才特區」帶動了區域創新活力充分釋放,創業活力競相迸發,成為全市「藍色、高端、新興」人才集聚中心和新興經濟引擎。
「人才特區」效應增強
區域經濟帶動作用日益突顯。中科系、中船系、大學系等一批科研院所競相落戶,源頭創新效應突出。知識產權、科技交易市場、海洋技術轉移中心等科技服務機構陸續進駐。創新活力得到激發,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自2016年起,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百億,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69%。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6家,創新型企業118家,全年新增發明專利授權42項,實現科技成果轉化164項,申請知識產權193件,擁有有效知識產權145件,技術交易額達到1.32億元。新興產業漸成規模,區域經濟呈高增長態勢。已培育形成軟體信息、醫療醫藥、智能製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當年,新引進重點產業項目398個,總投資656.8億元,累計引進項目846個,總投資2160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重點項目34個,竣工21個,主導產業全部進入國家產業規劃布局。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記者 李沛
記者手記 人才大戰,何以留人?
中國的勞動力人口紅利逼近尾聲,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一代,卻正在開啟前所未有的人才紅利。站在2018年的船頭,一場城市之間、城市群之間的人才爭奪戰,已經硝煙瀰漫。這不僅影響到中國,也將深遠影響到世界的人才格局。
人口是一個巨大的財富,廣東、北京、上海,為什麼能發達?就是因為改革開放時期吸附了全國大量的人口。而且吸附的人口與本土的人口有一個重大的區別,那就是吸附的人口中,年輕人比例遠遠大於本土人口,所以說,移民城市的人口紅利絕對比一個靜止的城市要高。
中國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人才爭奪,從來沒有停止過,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競爭激烈過。尤其是同一區域內的城市,人才的爭奪愈演愈烈。近期,強一線和二線城市開始密集出台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目前,天津、重慶、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鄭州、瀋陽、濟南、西安、南昌、廈門、新疆等16個省市出台了或預告出台相應的政策。要吸引人才,更要讓人才留下來,而主打的政策是「房子、戶口和錢」。
城市求賢,君子擇城。給錢、給房、給戶口很重要,但充其量只是「毛」,留住人才更根本的在於這個地方的綜合發展環境。換句話來說,幹事創業的平台才是留住人才的「皮」。
在一個國家內部,主要決定人口分布的是產業,人跟隨產業走。以IT產業為例,目前形成了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幾個中心,如果一個大學生找工作,在沒有任何政府干預的情況下,極可能去以上四個城市,因為那裡已經形成產業集聚。因此,一個城市吸引人才的關鍵,是產業與人才的良好互動。
上文兩位清華大學和紐約大學的高材生,為何選擇青島高新區,就可以從該區「2311」的戰略中找到答案:實施全域統籌、創新驅動、產業育成「3大戰略」,紮實推進軟體信息產業、醫療醫藥產業、智能製造與新材料產業、互聯網產業、金融業、高端服務業等六大產業的育成工程,實現產城融合,在青島北岸打造一座活力新城。
真正有誠意的留人,是未來的事業,資金、戶口不過是錦上添花。像經營企業一樣經營城市,像企業吸引人才一樣經營城市人力資本。人才飛去的地方,一定是充滿活力的土地。
TAG:青島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