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承德這兩棵樹,居然結婚了!

承德這兩棵樹,居然結婚了!

無論工作生活在哪裡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故鄉的樹

紮根在城裡的衚衕口鄉下的小村頭

每當閑暇時從遠方回望

就會看見樹下彷彿站著我們

兒時的玩伴兒、青蔥的同鄉

遠行的兄弟、年邁的爹娘

……

而心中的那棵樹

也就一點點的長成了故鄉的模樣

好了不煽情了

下面開始說樹

話說在不久前,由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十佳最美古樹」評選結果揭曉,在我省100株最美古樹的基礎上,通過群眾投票評選出的我省最具觀賞價值、文化價值和生態價值的「十佳最美古樹」,我市兩棵古樹榜上有名,分別為豐寧滿族自治縣九龍松和平泉市九龍蟠楊。

九龍松

九龍松位於豐寧縣城西北方向15公里處的五道營鄉,據專家考證,此樹栽植於北宋中期,歷經六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九龍松高9.1米,圍2.8米,枝幹最長達13米。從其外觀看,它有九條粗大的枝幹,盤旋交織在一起,九條枝幹,枝頭好似龍頭,樹身彎彎猶如龍身,樹皮呈塊狀,好似龍鱗,九條枝幹條條像龍,飛騰而起,故被稱為九龍松,有天下第一奇松的美譽。

傳說當年康熙出巡塞外,狩獵木蘭圍場,聞說古北口外的鮑丘水境有一棵奇松,便欣然前往。到此後一見此樹木長勢之奇,嘆為觀止,提筆親題了「九龍松」三個字,並令當地工匠刻了一塊匾掛在廟宇之上,還留下五百御林軍來保護此松。這五百御林軍經過世代繁衍生息和當地百姓通婚,逐漸定居,到現在為止形成了九龍松周圍毗鄰的五個村落。其下面三個村落分別為頭道營、二道營、三道營,上面的兩個村落分別為四道營和五道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當地百姓流傳著這樣幾句口頭禪:「到了豐寧城,必到四道營;看看九龍松,幹啥都成功;勝景如此美,看了不後悔;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樹下留個影,鶴壽又松齡;樹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摸摸九龍松,越活越年輕」。

九龍蟠楊

九龍蟠楊樹位於平泉遼河源國家森林公園,屬小葉楊,樹齡已達千年,樹冠佔地750平方米,九條側干虯曲旋轉,形態各異,猶如群龍嬉戲,被稱為「天下奇樹」。

古楊盤根錯節,一根兩干,九條主枝或上揚、或平伸、或俯探,猶如九龍騰飛,故取名九龍蟠楊。樹陰遮地2畝多,主幹需3個成年人才能環抱,冠幅達750平方米。據當地人稱,猶為奇特的是,春末夏初時節,東西遙望,恰似中國版圖,令人驚嘆。

說傳,遼開泰九年(公元1020年),聖宗耶律隆緒與皇后蕭氏來馬盂山打獵,見一隻八角梅花鹿在一棵楊樹上磨角,皇帝張弓搭箭欲射,皇后不忍殺戮這個小生靈,搶先拉弓虛發,小鹿聞風而逃,皇帝心領神會,與皇后相視而笑。自此那隻八角梅花鹿曾駐足過的楊樹開始繁茂起來。

怎麼樣

能在100棵古樹中脫穎而出

入選「十佳最美古樹」

這兩棵奇樹果然是名不虛傳吧

GIF

九龍松和九龍蟠楊神奇

還有比這更神奇的

請接著往下看

隆化有一棵會走的樹

在隆化縣山灣鄉小扎扒溝村,有棵柳樹,200多年的時間裡,在一條河溝的兩岸不斷「來回行走」,至今已離開原來的生長地150多米。如今,它不僅沒有因為挪動而死亡,而且生機勃勃,仍以每年約0.38米的速度,不知疲倦地向前走著。

這棵被當地人稱作「雙龍神樹」的古柳,位於小扎扒溝村西溝內,遠遠望去,如兩條卧龍般盤踞在那裡。

這棵樹原長在南山窯溝門的山坡上,早年遇洪水被衝到溝膛,掛到一堆萬年蒿上,被淤泥埋住了根,從此以後就斜躺在河邊,被淤泥帶著在河裡爬著長。在生長過程中,樹的前端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垂,著地後生根,其背部又長出新枝條,原樹榦則逐漸腐爛消失。因為不斷更新,出現了俯生現象,在植物趨光和趨水性的作用下,這棵樹就圍繞河溝「走」了起來。

圍場有兩棵樹結婚啦

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下伙房鄉沙巴爾汰村萬泉溝西坡,有兩棵被稱為「夫妻樹」的古柏樹,碩大的樹冠如巨傘遮天蔽日,粗壯的軀幹高達30 余米,成為當地一道奇特的風景。

這對夫妻樹齡已經330多歲了,雖然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依然濃郁青翠、充滿生機,這大概就是因為愛情吧。

據說,公元1681 年,清帝康熙為鍛煉軍隊,在遠離京師數百里的塞外設置了木蘭圍場。當時的八旗駐防兵在這裡栽植了幾十棵古柏,經曆數百年風雨,才留下這兩顆夫妻樹。

塞罕壩一棵樹引來一片林海

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紅松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內蒙古克什克騰旗接壤的草原上,有一棵飽經風霜的落葉松獨立於茫茫曠野之中,這就是聞名遐邇的「一棵松」。

1961年11月,為解決沙漠南侵、探尋建林場植樹治沙的可行性,在冰天雪地的壩上,一隊人馬輾轉而行,苦尋三天之後,在塞罕壩東北方向發現了一棵落葉松。加上在亮兵台、石廟子等地發現被火燒過的樹根,經反覆論證,他們斷定,落葉松,在這裡可以成活。

如今幾十年過去,經過一代又一代造林人的艱辛努力,塞罕壩上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機械林場,成為「河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功勛樹」一棵松,也已經成了塞罕壩的象徵。

霧靈山有棵滄桑松

在興隆縣的霧靈山上,有一棵奇特的大樹——蒼桑松。

滄桑松生長於清東陵「後龍風水禁地」,1914年解禁的時候已經有兩米多粗,

後被侵華日軍放火燒毀,只剩下了一截樹樁。所幸的是一場大雨使當時樹樁上的一個小小的側枝躲過一劫,並長成了現在的參天大樹。

滄桑松經歷了霧靈山的封禁解禁、侵華日軍的三光政策一直到今天,是一棵名副其實的滄桑樹。它與那些至今未能復活已經腐朽的樹樁一起,見證了日本侵略者醜惡兇殘,見證了霧靈山兒女的英勇不屈。提醒我們勿忘國恥,發奮向前!

寬城有個古栗樹群

寬城滿族自治縣孟子嶺鄉石柱子村有一個古栗樹群,在一小片區域里就集中了14棵古栗樹,樹齡最長的已經有300多年,樹榦需要兩人合抱才行。這些大栗樹每棵每年可以收穫栗子50公斤左右,比一般的栗子樹結果要多很多。

灤平五道營子古榆樹

灤平縣虎什哈鎮五道營子鄉孟營子村的村頭,有一棵古榆樹。樹高25米,根部直徑1.9米,樹冠覆蓋面積達230多平方米,樹齡480多年。

古榆樹樹榦直立,樹皮灰黑色,粗糙,長滿不規則縱裂。幾大主枝連生在一起,有的向上,有的平卧,有的下垂,錯落有致向四面八方伸展開來,成了村裡的一道標誌風景。古榆樹現已經被灤平縣文物局定為重點保護古樹。

興隆有一棵山楂樹王

興隆縣六道河鎮思家嶺村,有一棵山楂樹。樹榦粗壯,需兩人方能合圍,十幾根粗大的樹枝挺拔向上撐起巨大的樹冠,遮天蔽日,密不透光,據說至少有350歲了。

思家嶺,是古時興隆通往京津內地的要塞,不論是關里還是關外的行人都會在這裡駐足,遙望家鄉的方向,那種感覺大概也像這山楂的滋味,酸酸甜甜吧?

隆化茅荊壩千年奇松

隆化縣茅荊壩鄉梨樹營村,有一塊神奇的將軍石,更神奇的是石將軍的頭頂上有棵像盔櫻的松樹,據說有兩千多歲了。當年大宋使遼名臣也都對此樹紛紛稱奇,王安石作《古松》、蘇頌作《和谿山偃松》詩,都讚美了這棵松樹。

棒槌山上的古桑樹

棒槌山的中部有一棵桑樹,名蒙桑(也稱崖桑)。古桑高約3米,與磬錘峰相親相愛已經三百多年了。

現在古桑依然年年開花結果,年年落下白色的桑椹。由於它的神秘奇特,人們賦予了它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

2017年美麗河北·十佳最美古樹

邯鄲市涉縣固新鎮2500歲古槐樹

石家莊市靈壽縣車谷坨山茶樹

唐山市灤縣青龍山銀杏

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九龍松

承德市平泉縣九龍蟠楊

保定市阜平周家河古柏

秦皇島市海港區石門寨銀杏

邢台市邢台縣前南峪板栗王

滄州市河間姚天宮村棗樹

衡水市棗強縣一棵松

樹高千尺落葉歸根

無論身在何方

總會有來自故鄉的風

掠過我們的記憶之樹

搖動我們的心

……

編輯:百伶

註:我們尊重作者原創,以上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家熱河 的精彩文章:

TAG:老家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