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carmagazine有13個理由說自動駕駛沒準備好?

carmagazine有13個理由說自動駕駛沒準備好?

文章說自動駕駛技術、大數據和交互科技都在推動著更安全、環保的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然而,我們並沒有做好迎接這個時代的萬全準備。

1、駕駛快感怎麼辦?

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人,並不熱愛汽車。他們關注減少污染、降低擁堵和減少事故,卻並不關注駕駛樂趣。

2017年6月,英國《金融時報》舉辦的「汽車未來峰會」中出現的最高頻的辭彙是「清潔能源」、「汽車互聯」和「汽車共享」。只有最後上台的邁凱倫CEO提到了駕駛樂趣,他說:「我不希望未來是一個完全自動駕駛的時代。我更願意是這樣的:我們下載阿隆索在F1賽道上的跑圈指令,先讓汽車自己跑出完美的一圈,然後我們學習這種駕駛方式,最後自己新技能get。」

這樣利用新技術,帥不帥?

2、周圍環境難以預測

日產汽車矽谷研發中心總監Maarten Sierhuis說:「推理和學習並不是簡單的能力。對機器來說,區分站立的人和路燈桿並不容易,更難的是得預測目標接下來的行為,而它要達到的是預測所有目標。」

人欠缺機器的大規模計算能力,而機器缺少的是人的抽象能力。例如,人能輕易認齣卡通的各種類型的貓,但對機器來說,這個有點難啊。

3、天要下雨,人跟技術都阻止不了

自動駕駛高度依賴各種感測器,而感測器並非總是好的,在極端天氣下更甚。糟糕的天氣影響車載廣播的效果;有倒車影像的用戶很清楚,下雨或感測器髒了,影響畫面效果。

賓士戰略副總裁Wilko Stark說:「自動駕駛受天氣狀況的影響很大。下大雪時,它也許就不能工作了。」

4、道路體系需要重建

今天的公路源自幾千年前的馬車時代,是以駕駛者的判斷能力為基礎展開的。自動駕駛試驗區域的道路鋪設成網格系統,比如在英國Milton Keynes,但是非常非常少。大多數城市的交通體系是雜亂無章的停車和擁堵不堪的路況。

5、導航體系不夠完美

汽車互聯依靠GPS、雷達、激光雷達和各種感測器,以獲知自己與其他車輛的相對位置。如果汽車上有人掌控方向盤,就算有小問題也無傷大雅,但如果沒有駕駛員,這些系統就必須做到完美無缺。

這就需要全球範圍內標準化協議。比如,單行道、火車軌道、不能行車的道路及各種交規等。

6、隱私被利用怎麼辦

大數據是以個體隱私喪失為代價的。汽車交互涉及大量的數據,掌握數據的機構如果販賣數據,將比個人信息被販賣更加危險。

品誠梅森律師事務所德國法律總監Stephan Appt說:「個人數據需要保護,技術數據需要分享。但兩種數據可以轉化,所以大家會永遠面對數據泄露的危險。」

而維持汽車互聯,必須實時分享車速、位置,而得到這些信息的有汽車廠商、GPS運營商、通信服務商和公路管理部門等。信息歸屬及使用,必須立法保護。

7、續航里程焦慮症尚存

人們擔心純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在歐洲,福特和幾家德國汽車公司合作建設了大量的超級充電站,但還是不能消除人們的擔心。

英國電動汽車充電站服務公司POD Point的專家Erik Fairbairn說:「不能用老思維看待新科技。大部分純電動車在使用前都是充滿電的,卻沒有在用汽油車前先加滿油。調查顯示,人們過分關心在行車路線上充電的可能性,實際上卻很少使用它們。」

8、電池可不是樹上長出來的

製造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需要的資源在全球範圍內分布不均。比如鋰,主要分布在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中國及美國,假如這些國家不想出售怎麼辦?

9、新興的總是更貴的

現有主機廠須傳統產品線和新能源兩手都要抓;交通管理部門需要考慮建設更多符合自動駕駛的公路,鋪設大量充電樁。這意味著大量的投入。然後就是更高的過路費,甚至擁堵費。

但是,自動駕駛的車內廣告將是很大的商機。

10、城市bigger than bigger

人口會湧向城市,而這些被湧入的城市往往已經非常擁堵。法規可以促使汽車更環保,但由環保汽車組成的交通不會自動變順暢。這需要汽車廠商、城市規劃者和公共交通體系互相合作。例如,西伯利亞的交通肯定不和紐約一個樣。

11、經銷商怎麼活

自動駕駛時代,買車會很傻。大家更傾向租車或免費搭乘。汽車電子安全輔助系統也將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的數量,汽車維修保養的需求會大幅降低。那會不會導致汽車經銷商抱團抵制?

12、我們還要買東西呢

網購,上門服務是新的生活方式。人們開始不僅關心自己如何開車,還需要其他人的車輛準時到達。自動駕駛考慮過么?考慮過人們的購物和消遣了嗎?

13、汽車共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汽車大多數時間都是空閑的,汽車共享前景動人。它有兩種途徑,一是匹配駕駛員和乘客,也就是順風車;二是匹配車輛和無車的駕駛員,也就是汽車租賃。

Waze導航App的Fej Shmuelevitz說:「Waze知道駕駛員在哪兒,知道他們的行車路線,了解基礎設施。要解決的難題是同時了解搭乘者和駕駛者到底想怎麼出行,並匹配它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洪浩 的精彩文章:

TAG:王洪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