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被發現就等於被消滅:這位國寶級科學家救了全國潛艇
1月17日,《解放軍報》報道了一批為我軍現代化作出卓越貢獻的戎裝院士,報道稱,2017年12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新增選院士名單揭曉,軍隊8名科技專家榜上有名。文章中報道了一位我工科院院士何琳,在他的支持下,主持完成某專項工程,使某型潛艇雜訊大幅降低,為戰鬥力生成增添了強勁動力。軍事專家張強告訴記者,長期以來我國核潛艇和常規潛艇的降噪技術水平落後於技術發達國家,曾被美國海軍形容為「水下敲鑼打鼓」一樣,再加上我國東海、黃渤海大陸架屬於的平均水深僅為80米左右,我國潛艇進出第一島鏈很容易,被埋伏在沖繩海溝以及西太平洋海盆邊緣上的美日潛艇圍堵,在加上美日在該海域不斷提升和布設被動聲納基陣,讓通過宮古水道和周邊海上通道的艦艇「無所遁形」,再加上我軍早期潛艇的噪音大問題沒有解決,我國在東海海區使用潛艇的效率並不高,東海艦隊沒有裝備核潛艇就是上述原因造成的。
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艇體上出口的「大凹坑」,實際上是巨大的消聲瓦剝落後造成的。
目前,我國北海艦隊俄東海艦隊的常規潛艇,一般通過海底地形以及季節水文情況的不同選擇出航時機,以039B潛艇為例子,該艇完成可以利用小型海溝、大陸架遠古舊河道等有利海底地貌,以及溫躍層等進行隱蔽潛航,由於使用了AIP技術,所以實際上運動距離行動不需要進行上浮充電,以往033和035型潛艇在從我國大沿海基地出發遠航時,常常還沒到沖繩海溝的隱蔽區,就要已經到了一次充電的最大水下續航航程,不得已還要上浮一次,這次上浮可以說基本上是「刀尖上跳舞」,因為其通氣管一旦露出水面,就很容易被反潛巡邏機的雷達發現,而在現代海戰中,「潛艇被發現實際上就等於被消滅」。
所以,如何讓我軍潛艇隱蔽出港、隱蔽潛航到預定水下伏擊區、為何隱蔽航行而不被敵方反潛設備發現就是一個重大問題,也因正因為如此,我國集中力量辦了這幾件大事,第一,發展了全世界最先進的AIP潛艇技術,基本解決了常規潛艇上浮充電問題。第二,下大力氣發展潛艇降噪技術,潛艇降噪說白了,無外乎就是兩個方向,第一個就是潛艇內部降噪問題,第二個是潛艇外部降噪問題,潛艇內部雜訊源主要圍繞著動力源和傳動機構上,比如核反應堆、主機、副機、輔機、電機、減速裝置、泵、空氣壓縮機等,以及管路系統,在運轉過程中,因衝擊、碰撞、摩擦和運動不平衡等原因,產生振動並通過各種途徑將其傳至艇體,引致艇體殼板的彎曲振動,最後以聲波形式傳播,形成機械振動雜訊。這樣潛艇裡面叮叮咣咣,這些雜訊源就會通過傳遞到水中,而被聲納所監聽,現在我們來看看,何琳院士的幾個發明都是圍繞解決內部問題而來的。
一是通過攻克平衡式撓性接管技術一次性解決了潛艇內部管路的振動雜訊問題、第二、研製出我國新一代減震浮筏裝置,一舉將我國潛艇降噪提升到世界級水平,減震浮筏裝置,簡單講就是將核潛艇的反應堆以及主機、副機、輔機、電機、減速裝置、泵、空氣壓縮機以及管路系統等統統放在一個浮筏(「橡膠船一樣的席夢思床」)上面,這些機械的振動都被下面的床給吸收了,所以達到了大幅度降噪的效果,第三是何琳院士主持研製的高效隔振裝置,讓所有產生振動的機械管線、發動機之間裝上一個「抱枕」,讓他們之間不產生雜訊。
通過這三招,加上我們新一代自然循環堆和世界級潛艇外消聲瓦技術,我國最新一代09IIIB型以及09V型核潛艇的雜訊應該達到美軍洛杉磯後期艇和海狼級之間的水平,約為110至115分貝左右,應該說其降噪技術已經應用到我國所有新潛艇上,他「拯救」了全國的潛艇。
TAG:戰略吐槽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