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殷商文化的顯著特點——「神本」的執著
所謂「神本」,即國家政治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都以鬼神為中心,「天命觀」決定一切。這是殷商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
商族人是一個非常迷信的部族,其迷信鬼神、相信天命的程度超過任何一個其他部族。夏族人不如他們,周族人也不如他們。他們迷信鬼神、相信天命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的地步,懷有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天真無邪」。除神以外,其他任何人和事都不會左右商族人的行為。
商族人的始祖名契(音謝)。傳說契是因其母簡狄吞吃玄鳥(燕子)蛋懷孕後生的他。這個傳說表明,商族很可能是一個以玄鳥為圖騰的部族。同時表明,在契之前商族尚處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從契開始,商族進入父系氏族社會階段。
另外還有一個傳說,稱契是五帝之一的帝嚳(音酷)之子。傳說契曾因佐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為司徒,掌管教化,封於藺,賜姓子氏。這個傳說不僅表明商族是與夏族一樣古老的部族,而且從契被任命為司徒掌教化來看,商族人迷信鬼神是有悠久傳統的。因為原始時代的「教化」,除了用鬼神愚弄部民外,不會有其他什麼內容。契之所以被任命到這個職務上,是因為商族人擅長鬼神迷信的各種祭祀和儀式活動。
契母簡狄吞吃玄鳥卵而孕的傳說,一直是商族人迷信「天命」的一個思想源泉。商族人不僅大肆宣揚「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殷受天命」等迷信思想,讓別的部族安心接受他們的統治,而且他們自己也堅信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在重「天命」的同時,商族人對自己已經亡故的祖先也十分崇敬。在殷人的觀念中,「天帝」(或稱「上帝」)的地位在諸神中是最高的,自然界所有的神靈都歸他驅遣,人間的一切也都由他主宰。歷代商王活著的時候是代表「上帝」在人間行使統治權力的最高君主,是「下帝」或「王帝」,死後則升天進入祖廟,成為「克配上帝」的「先王先公」,繼續干預人間的事物。這樣,中國文化在殷商時代完成了「祖先崇拜」與「上帝崇拜」的結合。
將祖先崇拜與上帝崇拜相結合,具有深刻的政治內涵。從此以後,違背王命,不僅獲罪於天,而且為列祖列宗所不容,這樣就使得神更加直接地為政治統治服務。它成為殷商神權政治,「神本」文化高度發達的重要標誌。這種觀點對以後歷朝歷代都有影響。
商王經常假託神意來壓服自己的臣民。比如商湯欲討伐夏桀時,他的基地亳(今河南濮陽)的臣民對此並不感興趣,嘖有煩言,於是商湯氣急敗壞在戰前誓師大會上宣布:「不是我膽敢發動戰亂,而是因為夏國犯下許多罪行,天帝命令我去討伐它。我畏懼上帝,不敢不去討伐。如果你們能夠輔助我,完成上天對夏國的懲罰,我一定重重地賞賜你們!假如你們不服從我的誓言,我一定將你們連同你們的妻子兒女一併處死,絕對不會有任何赦免。「受到這樣一番驚嚇,眾人不得不跟隨他出戰,在條鳴(今問南封丘東)與夏軍決戰。最終,夏桀戰敗南逃,死在南巢(今安徽壽縣東南)。商湯乘勝西進,佔領夏朝的統治中心,滅亡夏朝,建立商王朝。
商朝第二十任國君盤庚為了商族的強大打算將都城遷徙到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小屯村)時,也曾假借天命進行脅迫。當時遷都的阻力很大,貴族們貪圖安逸,不願意遷徙。在他們的影響和鼓動下,庶民也不願意搬遷。為此,盤庚一連下了三道命令,反覆告誡群臣,自己的先王曾與他們的祖先同心協力過,現在他們的祖先正與先王一道接受著祭祀。希望群臣不要只顧自己安樂,輕視王命,煽動庶民,以免受到神的懲罰。他說:「我迎來天帝延續你們的生命,並不是要威脅你們,而是要幫助你們,養育你們,但如果有人不走正道,狂妄放肆,欺詐行惡,胡作非為,我就要滅絕他的家族,不會讓他的後代在新都繼續繁衍。」反對遷都的人全都害怕了,老老實實跟著盤庚遷徙到了新都,從此商王朝開始強大起來。一直到商朝滅亡,一共273年,商王朝再沒有遷過國都。正因為如此,盤庚成為與商族的始祖契、商王朝的建立者湯一樣,受後世商族人必須祭祀的先祖。
殷商的統治者不僅經常假借天命發布王命,而且將政治生活、社會生活中的一切,都與鬼神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殷商時,大到國家政治制度,小到個人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要占卜問神。像對外發動戰爭,與敵對部族媾和,追捕逃亡奴隸等等,都必須舉行大規模占卜祭祀活動。甚至有些讓今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舉行規模龐大的占卜祭祀活動。如有一次商王出現耳鳴,竟舉行了一個用158隻羊作祭品的占卜祭祀活動。殷商時,大規模的祭祀活動往往需用牲畜上千頭,甚至用人來祭祀。
商王不僅迷信上天和祖先,而且認為自然界中的山川河嶽都有神靈,都能降福於人世,因此他們對上天鬼神的祭祀活動幾乎天天舉行,凡事都要通過占卜來禱告祈求。占,就是占卦。卜,就是問事。占卜活動由專門的神職人員負責,如巫、史、祝、 卜等。由於他們是能與鬼神進行溝通的人,所以在殷商王朝國家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不僅代表鬼神,指導國家政治和商王的行動,而且他們的知識也高於一般人,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權威,因此他們所說的話無人敢不信服。同時他們還擁有相當大的權力。比如,商湯死後,輔政的伊尹(傳說名叫摯,尹是官名)曾將殷商第二任國君、商湯之子太甲流放了三年,後來太甲表示悔悟,才被迎回就位。伊尹便是一個巫。
在占卜祭祀前,巫、史、祝、卜等神職人員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準備好龜甲或牛的肩胛骨,先把它們鋸開,刮削平整,然後在背面鑽孔鑿眼。占卜祭祀時,用火在背面的鑽孔上燒灼,使正面出現裂紋,叫做「¨匕」,他們就是通過L》匕來判斷所謂的吉凶的。完事以後,再由他們將占卜禍福、判斷吉凶的情況用青銅刀簡單地刻在上面,收藏起來,這就是甲骨卜辭,亦稱甲骨文。
殷商的甲骨文隨著商王朝的滅亡很快就被人們淡忘了。近世的時候,河南安陽西北小屯村的農民在田裡經常挖出一些甲骨,最初他們把甲骨當成是中藥「龍骨」賣給藥店,後來發現這些「龍骨」上刻有文字,就賣給了古董商人。古董商人將這些甲骨販賣到北京、天津等城市,被一些官僚和知識分子買到。到1899年,終於有人認出上面刻的字是商朝的文字,甲骨是商朝的遺物。於是引起許多人對甲骨文的重視,一門專門研究甲骨文的新興學科——甲骨學就此產生。
經過學者們的研究和科學的鑒定,發現龜甲大多是腹甲,少數是背甲。骨則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也有極少數是肋骨和其他動物的骨頭,還有人的頭蓋骨。甲骨上的文字除了用青銅刀刻上的以外,還有用毛筆寫上的。內容除了卜辭外,極少數是其他記事文字。迄今一共出土了10多萬片。就目前所知,甲骨文的單字已有近5000個,但能認識的還不到一半。甲骨文已經是一種具有嚴密規律的文字,從文字結構上看,除了象形字外,還有形聲字和假借字,所以它肯定不是最原始的文字。由於到目前為止尚沒有發現比甲骨文更原始的文字,所以它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文字,同時商王朝也就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有文字可考的朝代。
鬼神之所以在殷商的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除了商族人非常迷信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生產力低下造成的。其次是因為商族人脫離原始社會不久,原始的自然崇拜思想還極為濃厚,加之他們痴迷鬼神的獨特文化傳統,使得鬼神在他們的頭腦中具有超乎我們想像的崇高地位。以後歷代王朝雖然都深信鬼神,比如對「君權神授」篤信不疑,但再沒有人像商族人這樣,再沒有一個王朝像殷商王朝這樣,信神為真達到這種程度,所以中國文化並不是宗教文化,其迷信色彩不如西方基督教文化那樣濃厚。而殷商的神本文化則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特例。
TAG:占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