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坦克與中國對陣一次損失19輛,20年後卻吊打600多輛T-55!
今天跟大家聊聊「百夫長」。作為英國在二戰中開發出來的最先進的坦克,「百夫長」雖未能在二戰戰場上一展身手,但在戰後卻被視為全世界第一代主戰坦克的經典之作,成為西方國家在二戰之後服役國家最多的坦克,並在後來的多次局部戰爭中書寫了自己的傳奇故事。
了解二戰裝甲作戰史的軍迷朋友們都知道,英軍在二戰期間是同時裝備了強調機動性的巡洋坦克和專職掩護步兵的步兵坦克這兩種坦克的。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英軍逐漸意識到這種配置並不合理,而且他們已經為自己坦克運用思想的落後在戰場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於是在1943年,在內部幾經商討後,英國陸軍最終還是要求設計一款能夠抵抗德軍88毫米71倍徑反坦克炮攻擊,速度與「彗星」坦克接近的40噸級「重型巡洋坦克」。因為羅·羅公司「流星」發動機的出現,使英國人有信心製造速度超過30千米/小時,即比早期的巡洋坦克更快,又比 「丘吉爾」步兵坦克防護更好的「萬能坦克」。英國戰爭辦公室按照英國參謀部的建議將新式重型巡洋坦克的研製編號定為A41巡洋坦克。
MK.I 巡洋坦克
該部門在彗星坦克上使用的五輪長程懸掛上增加一個負重輪,並把二三輪之間的間距拉大已獲得更大的車身。帶有垂直彈簧圈和側裙板的克里斯蒂懸掛被帶有三個水平方向彈簧的霍斯特曼懸掛所取代,外部的每側都安裝了兩個車輪轉向架。霍斯特曼懸掛未能提供和克里斯蒂系統相同的乘坐質量,但佔用了更少的空間和更易維護。在損壞的情況下,單個懸架和車輪裝置可以更容易的更換。車體還被重新設計,採用了焊接和傾斜裝甲,和備受推崇的17磅炮作為主炮,一門20mm polsten機炮被獨立的安裝在鑄造炮塔的左邊。伴隨著被彗星和克倫威爾所使用的路虎生產的羅爾斯·羅伊斯的流星引擎,這個新的設計將會有有益的表現。
方案開始後不久,人們清楚的認識到原定的40噸以內是不能使其承受88炮的攻擊的。原定的規格是為使A41能夠使用現有的Mark I 和Mark II運輸拖車,這限制了坦克必須控制在40噸以內。陸軍部決定建造新的拖車是明智的,而不是阻礙一個似乎是極好的設計。原定的40噸設計的原型車完成之前,重型版的設計也進展順利。新版本的裝甲相當於最重的步兵坦克,同時改進懸掛和引擎使其擁有比早期巡洋坦克更佳的越野性能。A41是第一個可以做到「Do It All」的英國坦克,主導了一個新的指標——「萬能坦克」。
二戰結束後不久,皇家軍械所就完成了QF20磅坦克炮(84MM)的研製。因為最初配備的20MM的Polsten的效用已受到質疑,它對軍隊來說口徑略大,因此被替換為一個完全在炮塔里的貝薩機槍。新的百夫長MkIII還裝備了全自動垂直穩定系統,使其能精準的在移動中射擊,極大的提高的戰場上的表現。而換裝QF20磅坦克炮的百夫長坦克則被稱為Mk.III型。
在「酋長」主戰坦克完成之前,「百夫長」一直作為英國陸軍在20世紀50至70年代的主力坦克使用,除了本國進行了大量改修而產生的各種型號以外,其出口到以色列、南非等國的「百夫長」也改頭換面,有著各種各樣的名字和衍生型號。從朝鮮到越南、從巴基斯坦到中東,歷次局部戰爭中都有「百夫長」的身影。限於篇幅,本文只介紹其在朝鮮和中東的作戰歷程。
Mk.13型是英國陸軍裝備的最後一種百夫長改修型號
不成功的首次實戰——「百夫長」在朝鮮
百夫長的首次實戰是在朝鮮戰場上。
1950年6月25日,以120輛左右的t34-85作為先鋒部隊,朝鮮率先對韓國開火,一路勢如破竹,打的南韓軍隊屁滾尿流,直到麥克阿瑟導演了那出精彩的仁川登陸後,南韓部隊才跟在美軍屁股後邊開始反擊。在由美軍牽頭組成的聯合國軍中,英國表現最為積極。英國先是將香港的一個步兵旅及一些本土部隊投入朝鮮戰場,而本土部隊中就包括了裝備有百夫長坦克的第8國王皇家愛爾蘭驃騎兵團,該團下轄有3個裝備百夫長Mk.3的坦克中隊,於1950年11月4日運抵釜山,並配屬第29步兵旅作為裝甲支援。第8驃騎兵團隨即被火車運送到寒冷的北方前線,並在志願軍宣布入朝後的幾周時間裡抵達朝鮮首都平壤。
但他們低估了朝鮮的冬季。在大部分的零下環境中,坦克兵們必須將他們的百夫長停放在稻草席上以免履帶冰凍在泥土裡,而後者一旦發生,就意味著坦克徹底失去行動能力,坦克在試圖脫身的過程中往往會燒毀離合器。在這種極端情況下,牽引線纜和拉杆有時會折斷,潤滑油可能會凝固,汽油機會熄火,水滴進燃油管路導致管路堵塞。坦克每30min就需要啟動一次,以防止變速箱和其他主要元器件凍住。
1951年4月,志願軍對聯合國軍發動了第五次戰役,戰鬥中,我志願軍第63軍成功地將英軍第29步兵旅一部包圍,嚇得英軍趕緊派出一個中隊的百夫長(19輛)和一輛霞飛坦克前往支援,但是朝鮮的山地地形對車身寬大的百夫長極為不友好,一些狹窄的山路往往不便百夫長的通行。而志願軍戰士則依託有利地形接近英軍坦克,首先用迫擊炮敲掉打頭的一輛「霞飛」,剩下的百夫長們則一邊後撤一邊開炮還擊,戰鬥中,該百夫長中隊的指揮官奧姆羅德上尉被手雷炸傷,狼狽地掩護著他們的步兵完成了撤退,在之後的兩天里,這些百夫長坦克數次發起衝鋒意圖撕開志願軍的防線救援友軍但都被志願軍打了回去,最終29旅決定放棄被包圍的格洛斯特營,該營被志願軍全殲。
挽回名譽——「贖罪日戰爭」中的「百夫長」
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中,以色列追隨英法入侵埃及,作為回報,英國同意將「百夫長」賣給以色列。但以軍士兵發現,為歐洲戰場而設計的「百夫長」在中東地區表現的並不算太適應,其冷卻系統和空氣濾清器經常出現故障,且坦克油耗較高,作戰行程較短,因此「百夫長」在以軍服役初期的出勤率並不高。
正在進行全面改造工作的以軍「百夫長」坦克
由於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阿拉伯國家吃了大虧,因此以色列在打算引進更先進的「酋長」主戰坦克的同時,阿拉伯國家以從英國銀行提走所有外匯儲備為威脅,逼迫英國停止了與以色列在「酋長」坦克研製上的合作。於是以軍只得儘可能對手頭的「百夫長」Mk.III進行各種適應性改裝和現代化升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精神在以色列的其他坦克裝甲車輛上都有體現。
以軍首先將原本Mk.III裝備的20磅炮換成了L7型105毫米炮,達到了Mk.V型的標準,同時還給「百夫長」增加了大量額外防護裝甲,大幅提升其生存性能。由於英法放棄了與以色列的軍貿往來,以色列轉向求助美國,在美國的幫助下,以軍的「百夫長」全部換裝更為可靠且省油的美製AVDS-1790-2A風冷柴油機,使」百夫長「的最高時速達到50km/h,最大行程為500公里。這些經過大改的「百夫長」被以軍稱為「肖特-卡爾」主戰坦克。
「肖特-卡爾」主戰坦克
1973年10月,「贖罪日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埃及和敘利亞組成的阿拉伯聯軍進攻以色列佔領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在戈蘭高地之戰中,由百夫長改造而來的「肖特·卡爾」坦克依託以軍戰前構築的完善的防禦陣地體系,憑藉其優秀的俯角優勢和精確的火炮,在防禦戰中成功阻擋了由600餘輛T-55和T-62組成的敘軍裝甲集群的衝擊,以軍往往在2000米距離上就摧毀了負責幫助敘軍坦克的裝甲工程車和架橋車,而衝擊到反坦克壕附近的敘軍坦克又無法越過壕溝,被以軍坦克挨個點名。其中,以軍第七裝甲旅第77營的一輛「肖特-卡爾」成功擊中敘軍第七步兵師師長奧馬爾·阿布拉什准將乘坐的坦克並將其擊斃,成為了戈蘭高地之戰的重要轉折點。
在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戈蘭高地之戰中,以色列軍隊裝備的「肖特·卡爾」坦克(英國「百夫長」坦克的以色列改進版)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俯角優勢,在與埃敘聯軍的蘇系坦克對戰時佔據了上風。
作為贖罪日戰爭重要功臣的「百夫長」如今依舊在以軍中發揮餘熱,以其底盤改造而成的52噸重的「納格馬科恩」重型裝甲運兵車在2006年的黎巴嫩戰爭中表現出色,被以軍稱為「移動碉堡」。
南非陸軍裝備的「號角」1B主戰坦克,「號角」系列坦克都是在「百夫長」系列坦克的基礎上進行現代化改進而來的,其裝備南非特許生產的英國L7型105毫米火炮,搭配先進的火控系統足以對付非洲大陸上常見的蘇制T-55系列坦克,目前依然是南非陸軍的主力坦克。
TAG:布衣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