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破楚國,秦國為何必須救楚國,獲得什麼報酬?
春秋戰國時代,沒有任何一個諸侯,可以一己之力抵擋其他大諸侯合縱連橫。遠交和近攻,是相輔相成的手段。
秦國在春秋時代,先是與晉國結為秦晉之好,後又與楚國結為秦楚之好,兩段尋找朋友的過程,秦國也受益匪淺。
秦晉之好,是秦穆公時期,從晉惠公斷斷續續的十多年,到晉文公短暫的幾年,又到晉襄公反反覆復的幾年,結盟時間總計不到三十年。
秦晉之好的過程中,晉國利用秦國,討伐東周的叛亂,得到東周河內肥沃的土地。在秦國沒有背後動兵的情況下,又從衛國等諸侯搶到不少土地。
而秦國在晉國的眼皮底下,佔據河西。後來又在晉國不干預的情況下,征服許多西戎部落。
總的來看秦晉之好雖然短暫,也算是各取所需,各自都有回報。
自崤之戰以後,秦晉之好實際上已經破裂,秦晉在河西各據一半土地,地緣衝突凸顯,秦晉之間再回到原來甜蜜的時光,哪怕是短暫的,都已經不可能了。
對秦國而言,尋找一個新的戰略夥伴,來牽制晉國,將是勢在必行,刻不容緩的。
秦康公後期,為了突破晉國的封鎖,秦國與晉國最大的敵人楚國,開始結盟。
秦楚之間最早的交往,是在秦穆公時代。當時在商密俘獲楚國申縣和息縣的縣令,斗克和屈禦寇。或許是不打不相識,秦穆公吝惜二人的才幹,在好言勸慰為秦國效力失敗之後,釋放了斗克與屈禦寇二人。
所以秦楚之間,並沒有什麼解不開的仇怨,甚至還有一些交情,而且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晉國,結盟自然就水到渠成。
公元前611年,楚國入侵庸國,當時楚國邀請秦國和巴國一起出兵。
圖-楚國滅庸國
歷史悠久的庸國,哪能抵擋三個諸侯圍攻之勢,這次徹底滅亡。隨後楚國全據庸國舊地,也就是東漢中(又稱上庸),秦巴兩個諸侯,為楚國做了嫁衣。
這次出兵秦國雖然沒有得到什麼實惠,但是從這一次的出兵中,秦國同樣對西漢中產生了想法。既然楚國能佔領東漢中,秦國為什麼不能佔有西漢中呢?(這是秦國後來堅決南下漢中的原因之一)
過了幾年,秦國與楚國同時出兵,秦軍渡過黃河,在晉國中條山下的焦、陝等地發動戰爭;楚國則在鄭國挑起爭端,挑釁晉國。
這兩場戰爭,晉國中軍將趙盾採取的是各個擊破,先破楚後擊秦的方略,化解了晉國的危機。
此後的上百年,秦楚聯盟,長則十餘年,短則三五年,都要聯合出兵,同時襲擊晉國。秦楚宗室之間,也在這一百年間多次聯姻,秦楚血脈相連,秦楚之好成為春秋時期一段佳話。
秦國與楚國強強聯手,給晉國造成很大麻煩,楚莊王一度稱霸中原,成為春秋時代第三位稱霸中原的霸主。
晉國人才輩出,自然不甘秦楚聯盟這樣強大下去。晉國在楚國的背後,扶持了一個諸侯吳國。
晉人將三十輛戰車帶到吳國,連同戰車上的御者和戎右都送給吳國。晉人教吳人造戰車,教吳人作戰陣法和技巧,訓練吳國士兵。
晉國在吳國的投入巨大,人才、物資、技術,吳人要什麼給什麼,而吳人僅貢獻出幾批西施般的東南美女,幾乎是0成本。
吳國經過七、八十年的發展,國土面積大增,軍事實力已不可同日而語,強大到什麼地步呢?恐怕除了吳國人自己,天下沒有一個人能相信,吳軍竟然攻破南天霸楚國的都城郢都!(吳楚之間的戰爭,請參閱本系列作品《楚國》的篇章)
吳軍攻佔郢都,天下震驚,秦國朝野更是炸開了鍋。
一位大臣臉色陰沉道:「秦在西,楚在南,都為晉國所阻,形勢相當,若楚國敗亡,秦國危矣!」
另一人臉上氣血淤滯,手舞足蹈道:「唇亡而齒寒,楚國若亡了,下一個就是秦國!」
秦國的公卿大臣,性格都很直率,毫不忌諱秦哀公的感受,將心中所想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
公卿大夫們你一言我一語,有的痛陳利害,有的請秦哀公即刻出兵,有的更是自告奮勇擔當主將,一開始有秩序地輪流說,後來各說各的,秦國朝堂上亂作一團。
坐在玉庭之上的秦哀公,即位已經三十年整,看著眼前這些年輕人吵吵鬧鬧,秦哀公不動聲色,他在思索著另外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秦國以何理由出兵助楚,幫助楚國復國是個好理由,但是楚人並未邀請秦國出兵,秦國如果貿然出兵,難免師出無名。
第二個問題,秦軍若動兵,究竟該如何打這一仗,進兵路線又如何?
第三個問題,如果取勝,幫助楚國復國,秦國自身能夠獲得什麼額外的好處呢?
秦哀公畢竟比朝堂上這些卿大夫多活了些歲數,見識也更廣一些,想的更遠。
秦國朝堂這樣鬧騰了幾天,迎來了一個人,一個從楚國逃來的大夫包胥。
包胥從郢都出發,一路向北到南陽,本來要到南陽般救兵,可是他發現南陽的宛也落入吳軍手中,不得已轉向西北,沿著丹水而上,從藍田進入秦國境內。
這一路包胥沒有任何交通工具,憑一雙腿,硬是跑了一千多里路,足下步步流血,他撕下衣裳裹足,一刻都沒有耽誤。到了藍田,秦國守將安排他坐車前往雍都,包胥這才得到幾天休息。
包胥事先拒絕更換新衣,依然穿著殘破的衣袍,用布條裹著雙足,步履艱難地走入雍都秦國大殿。
到達玉庭之前,包胥雙腿跪地,哭訴道:「吳人貪如大豬,毒如長蛇,今侵略我國。我王失守社稷,正逃於草莽之間,特命下臣,告急於上國。請君上念在甥舅之情,代為興兵解困。」
此時的秦哀公,正是逃亡中的楚昭王之外祖父,外甥有難,不救是不可能的,何況秦楚之好不是一天兩天了。
不料秦哀公卻出人意表道:「秦國在西陲,兵微將寡,自保不暇,安能救援楚國?」
秦哀公事先通知公卿大臣,用欲擒故縱的方法,來取得自己所要的東西。看秦哀公的意思,根本就不管楚國亡國之事,包胥大吃一驚,這是怎麼回事?
包胥繼續哭道:「楚、秦結盟上百年,今次吳若滅楚,將來還會對付秦國。君上這次如果救援楚國,對秦國也有好處。若秦國失去楚國這個盟友,唇亡齒寒,如何獨立去對付晉國?」
可是秦哀公依然沒有救援楚國的意思,道:「大夫暫時往驛館安頓下來,容寡人與群臣再做商議。」
包胥確實是個難得的忠臣,又哭道:「我王尚且流亡在外,我做臣子的豈能安頓下來!」
秦哀公想不到,包胥就在大殿中嚎嚎大哭,聲嘶力竭。秦哀公只好自己退朝,文武百官走的一個不剩,就剩一個繼續哭泣的包胥。
包胥嚎哭不止,宮女送來飯菜他大嚼大咽,吃完了繼續嚎。到了晚上,包胥不脫衣冠不休息,繼續嚎哭,眼淚哭沒了就乾哭乾嚎。
秦哀公第二天沒有上朝,令百官也不用上朝,因為包胥還在那乾嚎,嚎得聲音嘶啞。
秦哀公到底打得什麼注意呢,要讓包胥活活哭死嗎?他的外甥有難他怎能不救?楚國要亡了秦國難道不會被晉國攆著揍?
第三天、第四天,包胥晝夜不停嚎哭,秦哀公只好另避地方上朝。
包胥連哭七天七夜,到第八天清晨,秦國東部的斥候趕回雍都,向秦哀公上奏了一件大事。
原來包胥還沒有來秦國之前,秦哀公便派使臣去聯絡外甥楚昭王。使臣在隨國遇上了楚昭王,表明了秦國為楚國復國的決心,只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楚國拿什麼回報秦國,雙方僵持了幾天才談妥。
談判的條款簡明扼要,是楚國將商於之地獻給秦國,秦國則出兵幫助楚國復國。
商於之地不小,處於秦、楚、晉三國的交界上。商於之地西北,就是秦國的關中,東南是楚國的南陽,東北是晉國的上洛,位置自是非常重要。
若楚國讓出這裡,將不再對關中構成直接威脅,反而秦國得了商於之地,有機會順丹水而下,進入楚國的南陽,秦楚之間地緣的優劣牽制關係,將一舉扭轉過來。
既然談判成功了,包胥自然不用再哭,秦哀公命大將子薄、子虎率兵車五百乘,總兵力三萬七千五百,由包胥帶路,前往救楚。
秦國大軍浩浩蕩蕩,沿丹水上游而下,經過楚國商於之地,進入南陽盆地,再進漢水,一路向南。
秦國的對手吳國,是什麼情況呢?
吳王闔閭是個狠角色,其弒兄奪位,野心勃勃,喜歡冒險,而且有孫武和伍子胥輔佐,強悍無比。閭宿進入楚國都城郢都之後,不但留宿於楚宮,還霸佔楚昭王的眾多夫人和宮女,日日置酒縱樂。
有這樣的國君,下面的將士就更不用說了,郢都城中,幾萬大軍肆意淫亂良家女,強搶財物,盡行禽獸之舉。
秦軍進入楚境之時,吳軍已經佔領郢都半年多,吳軍在楚國南陽的兵力不足,南陽的楚人紛紛配合秦軍反吳,秦軍一路勢如破竹,沒有遭遇太大抵抗。
直到進入漢水流域,秦軍才遇到第一仗。吳軍的領軍人物叫夫概,是吳王闔閭的親弟弟,此人勇悍無比,半年前就是他擔當先鋒大將之職,攻入楚國的。
在此之前,秦、吳從來沒有交鋒過,誰強誰弱,打過才知道。
這場小仗很快結束,吳軍這半年多墮落得很快,為所欲為之下,鬥志和體能都大打折扣,再加上倉促來迎戰,兵力又只有三千人,很快就被秦軍擊敗。
夫概領著殘兵退回郢都,連他自己都不清楚為何,半年前自己還勇冠三軍,現在實在提不起作戰的精神來。
第一場小仗吳軍敗了,倒是不影響大局,不過孫武和伍子胥都認為吳軍應該撤兵。
孫武,就是寫《孫子兵法》的孫武,伍子胥也是猛將,此二人都是吳軍的頂樑柱,他們看問題當然透徹,與秦國這場仗天時地利人和都處於劣勢,本身就註定會失敗。
當然吳軍不乏勇將,比如伯嚭,此時就毛遂自薦,請吳王給他一萬兵,去與秦軍決戰。吳軍大概是習慣了以少勝多,半年前五戰五捷,大破楚軍所帶來的自信猶在,所以伯嚭敢於一萬人去與三萬多秦軍對戰。
第二場戰爭打響,吳軍一萬人去,兩千人回來,這就是戰果。
吳王闔閭的弟弟夫概,也不是等閑之輩,他糊糊塗塗輸了一仗,現在清醒過來。夫概認為吳軍已經沒有戰鬥的慾望了,取而代之的是肉慾橫流。待伯嚭去迎戰的時候,夫概藉機越國在背後騷擾,請命回國鎮壓,領本部兵馬沿著長江回到吳國。
吳軍總計三萬人,其他唐、蔡等諸侯兵力也是三萬,聯軍約為六萬。現在吳軍連輸兩場,夫概又帶著數千人回到了江東,吳軍兵力不足兩萬,唐、蔡等諸侯軍也開始觀望起來。
情勢一下子將吳國的優勢抹平,至少總兵力上秦軍與吳國為首的聯軍拉近了。
但是吳王闔閭帳下有楚國猛將伍子胥,還有齊國兵聖孫武,吳軍有兩萬,再加上唐、蔡等諸侯也有三萬,共計超過五萬大軍。柏舉之戰吳軍曾一舉擊潰楚軍主力二十萬,秦軍若要硬撼吳軍,當屬不智。
接觸吳軍後,秦軍的行軍速度明顯減慢,前方等待他們的是寫《孫子兵法》的孫武,誰能沒有忌憚畏懼之心。
秦軍到達鄧城附近,就地紮營,等待最佳的時機。
楚人除了請秦國支援,也派人到越國,希望越國支援。越國的國君,正是那個越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越王勾踐。
其實每次楚國與吳國交戰,楚國都要知會越國在吳國背後牽制一下,這次也不例外,只是越國一直按兵不動,害怕吳軍主力回師攻打越國。
此前的越國,一直被吳國壓制,憑越國的實力,即使吳國內部空虛,可以趁虛而入,卻不能一戰而下。所謂「三千越甲可吞吳」,雖有所誇大,但也說明越國的人口不多,軍力嚴重不足。
如果說越國在背後的騷擾還不足以令吳國退兵,那麼吳王闔閭的親弟弟夫概在吳國本土稱王,吳王闔閭就再也沒有理由不撤兵。
吳王闔閭留孫武、伍子胥統領幾千人馬留守郢都,自己與伯嚭以舟師順流而下。途中吳國太子派人送來告急信,信中道:「夫概造反稱王,又結連越兵入寇,吳都危在旦夕。」
吳王闔閭立即作出應對之策,令孫武、伍子胥為後隊,即刻撤兵歸國。另外星夜馳歸,沿江傳諭將士:「去夫概來歸者,復其本位,後到者誅。」
隨後不久,吳王闔閭順利殺了夫概,奪回王位。
楚國境內,吳軍撤退之後,秦軍理所當然地接收吳軍留下的城邑。
楚昭王回到郢都,也並未食言,他將商於之地贈送給秦國,商於之地這塊著名的土地,就划到了秦國版圖上。
圖-秦國取得商於之地後疆域
秦國取得商於之地後,這裡成了極為重要的一個戰略地區,秦國如果沿著丹水東進,將給楚國造成很大威懾。
商於之地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在戰國中期,秦孝公為了報答商鞅,將商於之地賜給商鞅作為封地。
秦楚之好一百多年後,秦國獲得了突破,從秦楚之好中受益匪淺。
整個春秋戰國時代,秦楚大多數時間的外交關係都非常好,一直到戰國中期,秦楚之間丹陽、藍田之戰爆發,秦楚之間的盟友關係才告破裂。
丹陽之戰,秦國就是從商於之地進入楚國南陽,在丹陽擊敗楚軍。藍田之戰,楚國反過來從南陽經商於之地,進入關中藍田。
商於之地後來成了秦楚之間的一塊必爭之地,它見證了那個秦楚之好時代的歷史佳話。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