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明代」江北人才第一「你不知道的故事

關於明代」江北人才第一「你不知道的故事

明代「江北人才第一」

張瑄,江浦古鎮湯泉人,明正統七年(1442年)進士,後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史載他清正廉潔,愛民如子,吏部考核,其治績「恆居天下第一」。

1

治績「恆居天下第一」

他居官五十年,官至刑部尚書,政績卓著,是江浦立縣以來為官最高的人。《明史》記載了張瑄不信鬼神、主動賑災、平定叛亂等主要事迹,是明代的一位功臣,也是浦邑名宦中著墨最多之人。

馬家店張瑄墓今景

《明史》中有張瑄的傳記,稱他為官剛正嚴明,愛民如子,在朝廷和民間都享有極好的口碑,頗受百姓愛戴。他在江西吉安知府任上,積極破除當地迷信巫術。然而當老百姓遇到災荒時,他勇於擔當。「歲大飢,陳牒上官,不侯報,輒發廩振貸。」在沒有得到上級批示的情況下,他便開倉放糧給老百姓。

「俗尚巫,迎神無休日。瑄遇諸途,設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為祟,請復之。瑄怒,不許,疾亦愈。」張瑄不信鬼神,事實也證明了他的決斷。

在廣東任職期間,他勤政務實,修建糧倉62座,修陂塘、圩岸4600餘處,並增築廣州城。張瑄卸任時,受到百姓苦苦挽留,父老為其立碑記功德。

「韓雍平賊,錄瑄轉餉勞,賜銀幣,給俸如初。瑄按行所部,督建預備倉六十二,修陂塘圩岸四千六百,增築廣州新會諸城垣一十二。民德暄,惟恐其去。既轉左布政使,會滿九載,當赴京,軍民相率乞留。巡撫陳濂等為之請,乃仍故任。」

吏部每次考核官員,張瑄治績「恆居天下第一」,也就是說,他是政績最傑出的官員。

張瑄博涉經史,學問宏富,一生著作頗豐,有《張瑄奏議》八卷、《觀庵集》十五卷、《關洛紀巡錄》十七卷、《凝清集》、《香泉稿》、《南征錄》一卷、《張氏至寶集》一卷。他還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畫家。

張瑄也寫雜詩,有《五禽言詩寺》。其一雲:「喚起喚起,黑甜不及黃奶美。五更莫恨雞聲速,日出高人睡方足。人子孝,不色難,雞鳴起,來問安,先盥洗。」「喚起」亦鳥鳴聲,鳥自呼其名。前人詩中有「喚起窗全曙,催歸日未西」之句。這「喚起」、「催歸」,就是二種禽鳥名。此詩以「喚起」起興,勸人莫貪睡,要早起問安於父母,也算別緻。

當時的江浦人如此讚頌他:「吾邑(指江浦)之人才,必以今都憲張公(指張瑄)為第一」;「吾邑之人才為江北第一,而公為吾邑之第一。」

明萬曆七年《江浦縣》有關張瑄史料

對於自己的性格,張瑄在給他的劉夫人作墓誌時有所提及,「瑄性嚴急,諸子小有過失,必撻教之」。(《明南京刑部張尚書妻夫人劉氏墓志銘》)這樣直性子的人,在明代的官場上是容易遭人算計的。張瑄奉調入京五六年後,又出任南京刑部侍郎。因為任職年限長,後又進職尚書一職。在成化二十年,他被言官彈劾,理由是天災人禍要由有關官員負責,這個人就是張瑄。「星變,被劾,帝弗問。居三年,給事御史復劾之,遂落職。孝宗立,復官,致仕。」皇帝先是沒有理睬這個彈劾,過了三年,張瑄又因此事被彈劾而丟了官。可是老皇帝死後,新皇帝又給他復職,最終張瑄正常退休。

2

伉儷情深,「虛右」待葬

張瑄先後有夫人吳氏、潘氏、劉氏,側室查氏、史氏、魏氏、楊氏。吳氏、潘氏早亡,亦祔葬金字沖祖塋地。劉氏名智,字妙智,22歲時被迎娶為張瑄繼室。其時,張瑄的潘夫人喪亡未久,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年紀很小,張瑄父親張俊又感染風疾,劉氏入張門後,撫養張瑄的子女如同己出,「人莫不稱孝賢」。張瑄在江西吉安、廣東等地做官,劉氏均隨行,兩人感情極其深厚。

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八月初五日,劉氏病卒,享年五十八歲。劉氏亡後,張瑄以其事迹奏聞朝廷,獲明憲宗「優禮」,「賜葬與祭」,由南京工部營造墓葬。張瑄認為,江浦舊塋「地隘難開拓」,而應天(南京)之江南「亦鄉郡也」,於次年三月初九擇地「江寧縣安德鄉唐家山」葬劉氏,還一併從金字沖遷來了吳氏與潘氏的墓。

不僅如此,他還「忍淚」親自為劉氏撰寫長篇墓志銘。其銘文如泣如訴,極為感人。他還說,劉氏先葬墓內之左,空出其右以待自己將來合葬。二人伉儷情深,於此可見一斑。

十一年後的弘治七年(1494年)九月二十四日,張瑄亦離世,享年七十八歲。弘治九年六月初九日,張瑄諸子「啟劉夫人之壙合葬」其父。

張瑄墓志銘

張瑄墓位於雨花台區鐵心橋街道馬家山,著名考古學家朱偰早在1920年代就關注此墓。由於張瑄是高級官員,他的墓前設置有3件石刻,一件石馬、一件石趺、一件龜趺,於上世紀90年代後期被移至白馬公園保留。張瑄墓於2009年進行了考古發掘工作,目前已經被列入文物保護項目。

3

張尚書故宅遺迹

張瑄退休後曾在家鄉湯泉養老,後來又在南京城西烏龍潭置宅,後將湯泉老宅送給僧人成了寺廟。這座廟就是千佛庵。「千佛晚照」「尚書故宅」均是清代湯泉八景,這兩個景緻邏輯上講應該是一座建築物。「千佛晚照」原位於湯泉小學,早已湮沒無存。而「尚書故宅」則位於現湯泉黃家巷,張氏後人說這就是張氏宗祠。這個宗祠原來是按故宅的模樣重建的,但是考之現在建築的原貌,張氏宗祠是民國建築物,或者尚書故宅原地就在這裡,而建築物則多次翻建,以至沒了明代建築的影子。

「我的先祖還是一位清官。」張瑄的十七代孫張廣鑄說,從《明史》等史料可以看出,張瑄清正廉明,他的最高官職是掌管司法和刑獄的南京刑部尚書,地位非常顯赫。去世時,張瑄卻沒有多少財物留下,只是給子孫傳下淡泊明志、勤儉清廉的家訓,以及畢生收集的萬卷藏書。

張瑄無論為政還是居家,都堪稱古往今來從政者的楷模,是一位值得人們銘記和效仿的浦邑先賢。

END

圖文來源:《浦口文韻》,作者:袁銘、符瑩;網路

編輯:不二君

文化浦口原創,轉載要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浦口 的精彩文章:

TAG:文化浦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