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不要說粗俗的話

不要說粗俗的話

作者介紹

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邪惡、狡詐、虛偽的語言,污穢、下流的詞句以及粗俗的說話態度,一定要戒除。現在有些人很會罵人,一說起話來,都是一些不好的語言,甚至帶有「市井氣」——就是帶有負面心態,比較粗鄙,不文明。

文明的語言很能體現一個人的教養和修為,所以我們要觀察自己的語言。同時也要注意,不要接近壞人,所謂「寧可終歲不讀書,不可一日近小人」,一輩子不讀書,人不一定變壞,但一接近壞人就會染上惡習。比如,一個小孩子或不太成熟的人,可能平時一直挺好的,突然哪天跟一個壞人上街,回來就開始說髒話,狀態也不一樣了。

所以,老師家長平時要給孩子良好的教導,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好的、值得學的語言,什麼是不好的、要捨棄的語言。當然,大人們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語言。

現在有一種說法,叫「語言暴力」,比如老師對學生說「你太笨了」「真沒出息」……這類語言是有傷害性的,有研究認為,其傷害性有甚於體罰。身體的傷痛很快就好了,但心理的創傷,也許一輩子都無法平復。

2005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在對三十所學校的三百一十五名學生做過調查後,公布了一份《教師語言暴力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有百分之四十八的小學生、百分之三十六的初中生和百分之十八的高中生遭受過老師的語言暴力。

把語言變成暴力,一方面對學生有傷害,另一方面也說明有些老師的素質不高。老師的職責是傳遞知識,並通過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一個可以模仿的典範。但因為傳統教育的缺失,有些老師自身的行為,不僅沒有讓學生們生起敬意,還給他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在寺院里也一樣,做法師、輔導員的也要注意,大家選你們當法師、輔導員,是因為你們有智慧、有德行,希望從你們的傳授中得到佛法的利益和啟發。所以,這時候我們一定要留心自己的語言。凡夫有脾氣是正常的,但想到自己的身份,即使是為了管理,一時特彆氣憤,也不要說那種侮辱人的語言,說過的要懺悔。

有人認為,不這麼說就不起作用。但實際的情況是,國內外很多資深教育工作者都認為,這種帶有情緒的暴力性語言,通常起到的是反作用,不僅會傷害學生,也會傷害老師自己。老師事後也會後悔的。

再說,師生天天在一起,就算不是針對自己,老師經常說的那些難聽、刻薄的話,學生們也很容易就記住了。等以後他們當了老師,或在社會上有了一定位置,當他所能影響到的那些人不聽話的時候,老師們今天留給他的這些「教言」,很可能就派上用場了。

所以,老師也好,法師也好,如果我們真的為學生考慮,與其說一些刺激性語言,以求得快速效果,不如在我們和學生之間,在課堂上,營造一種溫暖平和的氣氛。「良言一句三冬暖」,你的善意,學生們是看得到的;你的鼓勵,學生們也會當作目標去努力。所以,我們要常常說一些悅耳、利他的語言。

我們要學會克制自己。家人、同事之間也一樣,有情緒是正常的,但不一定要發脾氣;如果一定要發,也不要什麼挖苦、尖酸刻薄的話都不管不顧地說出來。要知道,「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但話一出口,就無法收回,就算後悔,傷害也已經造成了。要剋制,不要使用暴力語言。自我剋制是比較難,但你剋制了,既保護了對方,也保護了自己。

《親友書》里講到三種語言:第一種是稱心的語言,如蜂蜜。比如,不論講佛法還是世間的道理,你的表達和用語完全契合對方的心意,讓他聽了直接進到心裡去,甚至幾天當中都有一種清涼、甘美的回味,一想起來就覺得受用、舒適和快樂。第二種是真實的語言,如鮮花。第三種是顛倒的語言,如糞便。這種語言不僅是骯髒的,令人聽而生厭,有些誹謗上師、僧眾的語言,還是給自己帶來無窮罪業的因緣。所以作者強調,在這三種語言當中,要說前兩種,捨棄最後一種。

怎麼捨棄呢?偉大的修行者勒索巴格西說:「如果這世上有人肯聽我的話,我建議你將嘴巴鎖上,然後把鑰匙交給別人,除了吃飯打開外,平時就緊鎖著好了。」

我經常看見有些道友胸前掛一個大大的「禁語」牌,有人跟他說話,他就點頭、搖頭、微笑,這樣挺好。不過我們也要知道,修行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的事,要長期觀察自心、調整心的走向才有意義。

有的人羨慕別人閉關,閉關是很好,但我覺得,短時間的修行誰都做得到,不用羨慕,只有那種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都在正知正念的觀照中,把生命融入修行的人,才值得隨喜。

剛接觸佛法的人都很精進,往往兩三天不睡覺,怕浪費時間。這種心態我剛來的時候也有,但不是長久之計。我們要長期修行,只有長時間地運用佛法以及世間這類教言約束自己,才可以看到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中華 的精彩文章:

擁有不如用有

TAG:夢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