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看嗎?一個「孝」字,讓多少人汗顏?
父親
父親
筷子兄弟
00:00/00:00
人這一生最重要的是生命,而生命是父母給的;人這一生最孱弱的是幼兒時期,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拉扯大;父母一生辛勞,只為把兒女養大。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他們省吃儉用卻把積攢的一切都給了孩子。當孩子長大成人了,而父母卻老了。面對辛辛苦苦為自己操勞了一輩子的父母,每一個做子女的,應該怎樣做呢?
有的人認為:給了父母錢就算是孝順父母了;有的人認為管父母吃住就是盡了孝道了。這真的算是「孝」嗎?有一次子游問孔子:「子女用豐厚的生活來奉養父母,能不能算是盡孝呢?」孔子反問道:「這和養狗養馬有什麼區別呢?」孔子的意思很明確:不尊敬父母,只管父母吃住,和養狗養馬一樣,是算不上孝的。只有尊敬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孝敬父母呢?《弟子規》中給我們列舉了一個標準:「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有事情呼喚自己的時候,不要慢吞吞的,要立刻答應。父母吩咐我們做的事情,不能拖拖拉拉,應當馬上去完成。
三國時期,有一位叫王裒(póu)的人,非常孝順。他的父親叫王儀,在朝廷里當官。有一次晉文帝帶兵打了敗仗。文帝要大家分析損失慘重的原因。沒有人敢說話,唯獨王儀直言:這次戰役的責任完全歸於元帥。文帝一怒之下就把王儀處死了。王裒面臨父親的冤屈而死,非常難過。因此他終身不再面向西坐,以表示不為晉朝之臣。王裒自幼飽讀詩書,他的學問、品行非常好,朝廷多次徵召他出來為官,可是王裒面對金錢名利的誘惑,都不為所動。
王裒對母親非常孝順。只要是母親的事情就親力親為,體貼入微。母親膽子小,最怕打雷。所以每當遇到風雨交加、雷聲隆隆的時候,王裒就陪在母親身邊。握著母親的手,絕不離開半步。等到母親過世後,他非常的悲痛。每逢陰天打雷,王裒就會飛奔到母親的墳邊,去陪伴地下的母親。並且他哀泣著說:「孩兒就在此地,母親不要害怕。」
有一次,王裒依在一棵柏樹前哭泣,他的眼淚涔涔而下,滴落到柏樹上面,柏樹因感召到王裒的孝心,竟也枯萎了。 王裒一生以教書為業。每當他讀到課文「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時,他就非常的難過,難過到沒有辦法繼續教授學生。他的學生擔心老師哀傷過度,所以就把《蓼莪》這一篇給廢止了。
可見一個人的孝心孝行,不但可以影響到後人,甚至可以感動到天地萬物。我們看到這樣的孝行是不是也深受感動呢?王裒是孝道中的賢者,他的孝行我們很難做得到,這也是正常的。但是父母從小把我們拉扯長大,辛勤的照顧我們。孩子生病,最著急擔心的就是父母;孩子出門,最牽掛自己的人也是父母;父母回家,第一眼搜尋的就是孩子……父母的心時時刻刻都牽掛在孩子身上。想一想父母對我們的愛,和父母對我們的照顧相比,我們對父母都做了哪一些呢?
很多時候我們有時間去打遊戲,卻沒時間給父母打一個電話;有的時候我們花幾千元錢請朋友吃飯,卻不捨得給父母花幾百塊錢買一件衣服;有的時候我們跑到幾千里之外去參加同學會,卻沒有時間回家陪陪父母;我們煩了可以朝父母大吼大叫;可是父母難過了向誰傾訴呢?我們沒錢了,可以向父母伸手要,父母沒錢了向我們要過嗎?回家的時候我們拿父母的東西理直氣壯,父母來兒女家的時候用我們的東西都是畏手畏腳。和父母當年對我們的照顧相比,我們對父母到底做了些什麼呢?
歲月無情,時光催人老。當我們長大成人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已經變得年老體弱。就是為了撫養我們長大成人,他們過早的累彎了腰,面對一生為自己操勞的人,捫心自問,我們盡到做子女的孝心了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他們終歸有一個會離開我們而去。所以說,親愛的朋友們,盡孝應儘早。從現在做起,請記住這幾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乾訸書苑 每日不同
周一 易經 周二儒家
周三 道家 周四 兒童蒙學
周五 詩詞天地
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分享和轉發,
堅持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執著的人生態度。
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本訂閱號所有音頻及文字(除另有標註外)均為墨風老師原創,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
TAG:乾訸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