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竹刻:讓曾經的國禮「活」起來
竹刻,是從實用竹器工藝中脫胎出來的一種集觀賞、實用於一體的傳統雕刻藝術。在舊時稱為寶慶的湖南邵陽,是中國竹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靠著漫山遍野的楠竹,成就了現在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寶慶竹刻。
12月13日,由湖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主辦的湖南省第六屆網路文化節在長沙開幕。大公網湖南作為項目協辦單位之一,已於即日開展「經典湖湘 共覽傳承——2017湖南非遺匯」活動。近日,大公網湖南記者一行來到邵陽,近距離感受竹刻文化的獨特魅力。
悠久歷史雕琢竹刻技藝
據了解,寶慶竹刻源自古代的手工竹木雕刻技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曾經是達官貴人和文人雅士競相收藏的珍品,還被宮廷定為貢品和外交禮品;並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1950年,政務院特定8件寶慶翻簧竹刻工藝品,作為毛澤東主席出訪蘇聯向斯大林祝壽的「國禮」……
上世紀80年代後,寶慶竹刻趨於沉寂,竹刻企業也紛紛倒閉,竹刻技藝瀕臨失傳。2006年,寶慶竹刻成了「非遺」,被列入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近年來,當地政府不斷給予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大力傳承與發展寶慶竹刻,讓其名聲得以重振。
竹刻研究所的非遺作品展覽
一生只做「非遺」傳承
在邵陽市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校的寶慶竹刻研究所,大公網湖南記者一行見到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寶慶竹刻傳承人張宗凡,聽他說起關於非遺的那些事。
據大公網湖南記者了解,張宗凡是寶慶竹刻項目第一個國家非遺傳承人曾劍潭的徒弟。他說,自己小時候就很喜歡木雕之類的,後來機緣巧合下接觸到了竹藝,慢慢地對這個有了濃厚的興趣。在學習的時間裡,師傅曾劍潭對他的影響很大。
張宗凡表示,跟竹藝打交道到現在已經有27年了。幾十年來,他用自己的全部精力發展「寶慶竹刻」,已成為生命中的一種精神寄託。為使這門手藝不被丟失,繼續不斷流傳,張宗凡把竹刻技術彙集在一起寫成一本記憶書,並將於明年一月正式出版。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達到保護寶慶竹刻製作技藝的目的,讓這樣獨特的古老技術得以傳承,讓更多的人了解它,感受它的魅力。
竹刻研究所的非遺作品展覽
特殊教學讓非遺「活」起來
採訪過程中,大公網湖南記者了解到,張宗凡個人出資與邵陽市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校合作開辦了寶慶竹刻培訓基地。在基地里,他的學生比較特別,都是聾啞人。而對於張宗凡來說,要教這些孩子,付出的精力要多得多。因為竹刻作為一種藝術品、工藝品,本身需要基本功,要繪畫,要書法,要會很多東西。張宗凡只能從書法、繪畫入門,一點一點地教,再教他們雕工,進行示範,接觸多了他們慢慢地也就會了。
「我之所以到這裡來,是因為我的兒子是個殘疾人,他生下來是個腦癱,生活不能自理,到五歲的時候還不能站,後來經過手術治療慢慢的可以走路了,也讀了幾年的書。我覺得作為一個殘疾人精神壓力負擔很重,一家人付出的精力和心血,的確是常人難以想像的。正是這樣的感同身受,所以我就考慮到這裡來教學生,能解決一個家庭就成功一個。」張宗凡說,殘疾人就業渠道非常窄,去外面找工作很困難。而通過學習竹刻,掌握了一門手藝,生活起碼有了保障,減輕了家裡人的一些負擔,同時還能讓寶慶竹刻技藝傳承下去。
同時,張宗凡也表示,由於是個體手工業,不能將產品企業化,市場相對來說還比較狹小。他指出,希望可以推進工匠扶貧,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寶慶竹刻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技藝,可以實體企業化,與世界接軌,走「一帶一路」,往國外銷售;也能回歸大眾,讓非遺走到實處,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以多種形態「活」在當下,走進人們的現代生活,以此得到更好地傳承和弘揚。
「
歡迎賜稿與福利合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
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關註:大公網湖南
」
[ 記者:羅飛 來源:大公網湖南]
2018港湘農產品採購對接會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
01-13
【我眼中的非遺】新華聯銅官窯:重塑千年陶都 築夢「一帶一路」
01-13
TAG:大公網湖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