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許嵩:從入世到出世再到入世(一)

許嵩:從入世到出世再到入世(一)

「不喜歡被稱為歌手。X手,帶著強烈職業求生的意味。寫手。畫手。大力水手。」

2011年,海蝶唱片公司經過不斷的努力後終於簽下了獨立音樂人:許嵩。對於許嵩來說,已經進行了五年獨立音樂製作的他終於從一個人走向了團隊,也終於從網路這個大幕之後走向了台前。然而當很多人羨慕著並且以為從此他的音樂中「作詞」、「作曲」、「編曲」後緊跟的名字會由許嵩改為其他人的時候,許嵩卻做了個讓人出乎意料的決定:依舊一人獨攬詞曲和製作,這不僅讓人覺得意外也同時讓人敬佩。

簽入了唱片公司就意味著某種程度的商業化,許嵩似乎從此「入世」沾染了俗氣。然而在2013年,許嵩並沒有發行專輯,而是做了件似乎與音樂人這個身份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出版了自己的首冊攝影集《海上靈光》。

種種跡象表明許嵩的身上還保留著文人獨有的詩性和超脫之意,這種超脫之意於2014年在明面上達到了頂峰——許嵩發布了自己的第五張專輯《不如吃茶去》。那兩年的他對待演藝工作依然保持著若即若離的狀態,他選擇了四處旅行、學習茶道、練習攝影,在這種愜意的心境之下,他把對生活的感悟融入自己的音樂,幾乎全部為中國風的這張專輯顯得有些曲高和寡,那時的許嵩似乎又變得不食人間煙火,也顯得與熱熱鬧鬧的娛樂圈那麼格格不入。

然而許嵩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他會給你呈現什麼滋味。2015年至2017年期間,許嵩陸陸續續為電視劇、電影、動漫、遊戲量身打造歌曲。2016年發行專輯《青年晚報》,更是於次年開了自己首場正式的演唱會。許嵩開始做起大部分歌手在做的那些事,他似乎變得沒那麼與眾不同。但他似乎又始終都與眾不同。

許嵩,1986年5月14日出生於安徽合肥,幼年的許嵩安靜可愛,家境良好,因為父親曾是文工團的揚琴演奏者,故而在小時候就接觸到了音樂,那時的他是這樣的:

還是這樣的:

然而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後來的許嵩對計算機和軟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入音樂領域幾乎算得上對計算機熱愛所產生的一個副產品。那時的許嵩從小立志開發出一個像Windows一樣牛的電腦操作系統,高一時曾憑藉優良的電腦技術獲得過「迅飛」杯全國網頁設計大賽安徽區第一名。2005年5月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用來聊QQ的電腦竟然可以用來唱歌,於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開啟了「不務正業」之路。同年6月下載一種名叫cooledit(Adobe Audition的前身,主要用來進行音頻編輯)的軟體,購買了15元一個的耳麥,開始嘗試翻唱。

我常想如果許嵩的人生中沒有這個「小插曲」,現在的他可能只是成為了一名業餘寫寫文章的程序員並且可能無法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然而上天看到了他在音樂上的堅持與才華,這才讓我們有幸見到了現在的許嵩並且被他的音樂驚艷了耳朵。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對計算機的熟悉和熱愛在許嵩後來獨立音樂製作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我電腦水平一直還可以,如果沒有這些技能,我也沒辦法在網上創作出那麼多歌曲。」我相信他說的是事實,畢竟錄音、編曲、混音都與電子設備密切相關。其實小編個人曾在大學期間自學過一段時間的編曲,發現編曲工作除了對樂理有很高的要求外,對編曲軟體的熟悉和操作方面的要求同樣非常重要。很多有名的編曲軟體都是外國人開發的,因為功能太過豐富與強大而且受眾相對不那麼廣泛,很多時候很難找到完全漢化的軟體資源,像我曾經用過的「FL studio」就是這樣,尤其是加裝的一些比較冷門的插件,更是很少有專業人士進行漢化並開放資源,遇到這種情況甚至還需要加強英語的學習,而且學習的內容還是冷僻的專業名詞。剛才說的這些才僅僅是編曲製作所存在的一些難題,許嵩做的比這要多要難也要偉大多了,因為他幾乎是一個人完成了音樂製作的整個過程的全部工作。所以我很能理解獨立製作音樂的困難,也因此對許嵩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除了電腦操作方面上的得心應手,許嵩的文學功底也是異常深厚。曾在《萌芽》、《兒童文學》、《少年文藝》等刊物上發表了大大小小作品20餘篇。高二時,他曾寫過一篇《把傷痕當酒窩》的作文,「當時只是興趣所至,就發到了個人主頁上。」許嵩如是說。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這篇文字後來竟被當年某省高考語文模擬試卷作為閱讀理解的試題。

早年許嵩還常在博客上分享一些生活點滴和感悟,犀利透徹率真的文字和充滿哲理的思考使他的博客的訪問量和轉載量都非常高。摘錄了一些他當年的語錄大家體會一下:

「很多時候,過去,總是顯得美好的原因是,我們追加了太多華麗的片段進去。」

「我滿意於自己依舊那麼的不會做人。對喜歡的人笑臉相待。對厭煩的人敷衍了事。」

「把看似簡單的事物想複雜點。把看似複雜的事物想簡單點。」

有時候也會寫一些極具諷刺意味的文字:

「都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迫切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觀點得到認同。骨子裡的不自信揣著濃濃的功利心,蒸騰出一碗膩歪歪的心靈毒藥。」

「人跟人真是不一樣的,不僅僅是指紋。」

「對敵人也要充滿愛,所以把他們稱作狗。」

偶爾來一些幽默的自嘲或者牢騷:

「想閉上眼睛。不去看一些事情。安靜的做一些音樂,記錄一些事。可能這就叫做鼠目寸光。」

「1986年我的寫作事業達到頂峰。」提示:許嵩出生於1986年。

「不喜歡被稱為歌手。X手,帶著強烈職業求生的意味。寫手。畫手。大力水手。」

不可否認,如果許嵩沒有對人生的和人性深刻的認識與洞察,如果沒有率真真實的自我,後來的許嵩也寫不出《別咬我》、《毀人不倦》、《敬酒不吃》、《全球變冷》、《違章動物》這些極具深意並且個性十足的作品。如果許嵩沒有對文學知識深厚的積累和對文字卓越的駕馭能力,他也寫不出《廬州月》、《清明雨上》、《千百度》、《宿敵》、《半城煙沙》等令人驚艷的中國風作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許嵩更像個文人而非藝人。

除了上述提到的文學功底和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許嵩在音樂上的成功與自己在音樂上辛苦的付出與堅持更是密切相關。許嵩大學的專業是衛生管理,在外人眼裡幾乎不可能將「醫學生」和「音樂人」聯想在一起,而許嵩為了讓這個不可能成為現實亦是付出了常人所難以想像的努力。由於非科班出身,為了製作音樂,許嵩需要補充大量的樂理知識和製作技能,大部分都是找來資源自學,比如作曲教程、和聲教程,進行了學習後才開始嘗試歌曲改編。而且錄歌、編輯、混音也是一個人慢慢摸索完成。因為先天條件並不是那麼好,早期發聲的方法也不是那麼科學,錄歌完全是憑著一股子任性的堅持和熱愛在進行著,長久的錄歌任務使許嵩的咽部異常脆弱,幾乎每次錄製完作品就會咽部發炎或者發燒。許嵩剛開始的錄音設備僅有一個話筒加上電子合成器,錄歌全部是在卧室進行,這導致部分作品效果並不理想,噪音清晰可辨,但是粗糙中卻透著用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斷的努力,終於誕生一些原創曲目,這些作品被他以「Vae」這個藝名陸陸續續傳上網路。

為了這些被許嵩自己戲稱為「幼質品」的音樂,他在曠課無數後終於「榮獲」老師反感。但終於漸入佳境,慢慢寫出了一些比較受到認可的作品。2006年,一首名為《飛蛾》的單曲在新浪網發布後引發轟動,首日下載量就突破7萬次,「Vae」這個名字開始傳遍網路。同年受聯想集團邀請,參加聯想「粉時尚」手機發布會,並創作「粉時尚」手機主題音樂《粉色信箋》。2007年5月加入安徽省音樂家協會。2008年為搜狐公司的網遊巨作《劍仙》製作並演唱主題曲《南山憶》,一時間風靡仙俠類遊戲圈。許嵩因為對「中國風」音樂的駕馭能力和類似周杰倫的演唱風格,被稱為「周杰倫的接班人」。一時聲名鵲起。

這個時期的許嵩從網路上的籍籍無名慢慢打拚出屬於自己的一片領域,開始從一個音樂門外漢慢慢向專業音樂人靠近,開始從幕後走向了台前。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幾何 的精彩文章:

誅仙:青山依舊在(三)

TAG:文藝幾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