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廁上《參考》︱持續一生的青春期,你準備好了嗎?

廁上《參考》︱持續一生的青春期,你準備好了嗎?

前陣子聽到一期非常有共鳴的《羅胖精選》,講的是「社交比較陷阱」。什麼是「社交比較陷阱」呢?通俗的說,就是咱們在生活中,總是忍不住和別人比事兒。而之所以有共鳴,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深陷其中。拿我自己來說,今天看到有朋友奔向詩和遠方,心裡免不了會為眼前的苟且感到懊惱;明天看到有朋友結婚生子,而自己的對象依然遙遙無期,又會產生挫敗感。

於是,我們迷茫、無助、且焦慮,尤其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需要通過別人的評價,來加深對自我的認識的。而這個席捲全人類的病症像極了我們曾經歷過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少年為什麼特別愛跟別人比較呢?從生理上說,在人的大腦中,有一組神經元叫伏隔核,這組神經元和大腦里的社交獎賞活動密切相關。伏隔核在青少年時期非常活躍。當青少年感覺到自己受到關注,從同伴那裡得到了肯定的評價,或者彼此認同時,大腦里負責社交獎勵的區域就會釋放出多巴胺,這會讓他們感到更快樂。

麗貝卡·韋伯在《今日心理學》里說,社交媒體創造了持續一生的青春期(Social media has created this lifelong adolescence)。

按照以往,過了青春期,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在成年之後,對自我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和別人作比較這個事情,造成的影響應該是越來越低的。

但是,社交媒體提供了一種非常簡單的比較方式,人們隨時都可以接觸到別人的信息,只要打開社交媒體,分分鐘,不,是秒秒鐘就可以知道別人最近的各種好成績、好消息,從不停止。而這些消息的不斷刺激,就會讓人忍不住要和別人比較。

比如說,當你剛和男朋友吵完架,結果在朋友圈就看到了有人在秀恩愛的時候;當你剛被解僱,就看到別人在曬自己剛剛換了一份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的時候,我們明知道我們不應該拿自己去和別人這樣比,但這肯定會讓我們感到很失落,對不?

而更可怕的是,這麼多的信息,人家並不是針對你而發的,況且現在誰不刷朋友圈,誰不刷微博呢?

可是,要怎麼辦呢?簡單粗暴把讓你感覺不好的朋友信息屏蔽掉?又或者把微信和微博這些社交應用全都卸載了,過起與世隔絕生活?

這顯然不符合現狀更非良策。

麗貝卡·韋伯說:保護自己、不陷入比較最好的辦法是,你要對自己有一個穩定的認知,你認可自己的身份,尊重自己的生活,有堅定的信念,和那些真正認可你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對自己有穩定認知的意思,其實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認識自己」。你知道你是誰,你在做什麼,你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你就不會依賴於外界的評價,即使別人對你沒什麼評價,你也能以自己為傲。

另外,適當的「社交比較」其實是有好處的,因為它可以激發你的動力,讓你更努力。就像哪怕是小孩子,如果他們和比自己成績好的同學去比較的話,他們就會更努力,考出更高的分數。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不斷刺激你,讓你自己和自己比。當你將目光放在自身的提高上,就會像是一個快樂的跑步者,每次跑步都和上一次的成績比,而不是總和那些跑得比你更快的人比。

所以說,社交媒體雖然創造了我們持續一生的青春期,讓我們經常患得又患失,不僅生產各種沮喪的情緒,而且嚴重的還會質疑起自己的人生選擇。但是,它也成為了我們自我評估的方式,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擅長的方面。

這是一件最壞的事情,也是一件最好的事情。你準備好了嗎?

(彙編自《羅輯思維》)

END

有了「洗之朗」,盡享「廁上時光」:

坐下有溫暖,起身是爽朗;

開方便之門,解後股之憂;

靜坐獨享美文,清閑放飛遐想。

有一種爽,叫說不出的爽

專業來自專註

22年,我們只做智能馬桶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洗之朗 的精彩文章:

廁上《參考》︱冬天手冷腳冷,最簡單的解決辦法是什麼?

TAG:洗之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