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殺不只有老球鞋還有老Logo!現在的鞋子不好看就是因為少了它!
Logo、徽標、標識,一個小巧的圖案起到了推廣和識別的作用。最初只是起到輔助作用,我們通過這些各有特異的Logo分辨品牌、了解科技、認識明星,久而久之它們擁有了自己的故事。
–以「Logo」之名–
Nike Air Max系列有可能擁有種類最繁多的Logo,從1987年至今的30年歷史中,幾乎每個不同的Max Air科技都曾經擁有自己的徽標,甚至某些鞋款還擁有自己獨立的印記。本季Nike帶來的「Big Logo」的配色系列,首波發售共包括三款鞋型,分別是Nike Air Max 90、Nike Air Max 95和Nike Air Max Plus,三款鞋的共同特點是採用全新的無縫式鞋面,並將醒目的Logo繪製在鞋身側面,不過同屬這一系列的三個Logo,分別表達了不同含義。
–獨家標誌–
醒目的「Big Logo」採用了經典的"Infrared」配色,濃烈的射線紅裝飾鞋面,是毫無疑問的視線中心。這個寫有」AIR MAX「字樣的Logo原本出現在Nike Air Max 90後跟兩側的支撐片上,以硬橡膠材質打造,既起到點睛作用也起到穩固支撐的作用。這個Logo本身的含義是代表Nike Air Max系列,兩個單詞橫向排列,並以字體粗細區分,這個Logo設計在之後的Nike Air Max系列鞋款中很少出現,僅僅在Nike Air Max 94的鞋舌上有過類似的圖案。
–經典血統–
Nike Air Max 95 「Big Logo」此次採用了低調的灰色鞋面,將配色的核心同樣落在了鞋身側面的」air max「Logo上。這個」air max「Logo使用了Nike代表性的熒光色與白色組合,並且將兩個單詞中的」r「和」m「進行結合。這個Logo最初出現在Nike Air Max 95的鞋舌上,以刺繡的形式製作,既是裝飾也明確了Nike Air Max家族的血統。小寫體的」air max「Logo可以說是Nike Air Max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員,在此後Nike Air Max 97、98等經典鞋款中均有出現。
–人氣徽標–
鞋身側面使用了」Tn AIR」Logo,這個Logo代表了它所使用的Tuned Air技術,它的出現加強了Max Air緩震技術的穩定性,在此之後也被應用在1999年的Nike Air Tuned Max和其他品類鞋款上。從1998年的」Tn AIR」Logo開始,Nike製作了一整套有著同類設計語言的Logo,一直在新千年初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成為了紮根人心的一代經典記憶。
–氣墊五兄弟–
與Nike Air Max Plus所用」Tn AIR」Logo同系列的共有五款,分別是前面提到的」Tn AIR」,還有「Zm AIR」,「Mx AIR」、」Tl AIR」和」Lo AIR」,不同之處則在於它們從外部輪廓的不同形狀和內部背景的不同色彩,儘管只是簡單的差異卻很好的進行了科技區分。除去之前講過的」Tn AIR」之外,其餘依次分別代表「Zoom Air」、「Max Air」、「Total Air」和僅在極少數步行鞋上使用(例如NikeWalk系列),相對廉價的內置氣墊「Lo Air(具體名稱不祥)」。這五款Logo是Nike初次成系統的對科技徽標進行設計,成為了一代科技歷程上的重要見證,但今天都已經不再使用。
–聯名「第六人」–
2017年8月,Nike與奈及利亞裔英籍說唱藝術家Skepta合作推出了一款Nike Air Max 97 SK,他從自己的攢錢買過第一雙鞋Nike Air Tuned Max中提煉了配色,將漂亮的古銅色設為基調。最為有趣的是,在鞋墊上出現了一個「Sk AIR」的Logo,這個Logo並非代表某一種氣墊技術,而是為了向Nike Air Tuned Max所使用的」Tn AIR」技術和Logo致敬,卻也由此創造出了這個Logo系列中的第六款,也是最別具一格的一款。
有關科技的Logo無疑是最繁複的,但也經歷了從圖形化到字元化的演變,或許是因為鞋款設計越發簡潔的原因,留給這些Logo施展拳腳的地方已經不多了。
–去徽標化–
從另一巨頭adidas陣營的Logo演進中,我們能夠明顯看出這種從圖形化到字元化的演變過程。1997年adidas與其他品牌聯合,攜手帶來了「天足」技術「Feet you wear」,Logo是一個抽象的卡通人臉圖案,同時它也是足底壓力圖的一種變形,完美契合了「天足」技術的功能原理,是圖形化Logo的完美代表。2000年後,adidas推出了一項結構緩震科技「a3」,它所使用的Logo結合了「a3」字元和技術本身的形態。現在我們最熟悉的adidas當家技術無疑是BOOST,然而在「天足」技術終止營業後的十幾年,Logo已經變得可有可無,BOOST今天所使用的Logo僅僅是這個單詞的小寫體字元,配以專有的字體,而呈現在鞋款上的時候不過增加一些顏色的變換而已,可以說是現今字元化Logo的代表。
–維持舊貌–
曾經的另一大科技怪獸Reebok,擅長以圖形和字元進行結合。例如在八十年代相繼誕生的亮相科技Reebok Hexalite和Reebok Pump,前者將蜂巢的圖案與「HEXALITE」進行結合,既準確又形象,後者則是將球型圖案與「pump」字樣進行結合,模仿了當時這項科技的充氣按鈕,並且其中的球型圖案還會根據運動的不同發售變化,或是籃球、或是網球等等,風趣十足又一目了然。如今Reebok的研發能力已經大不如前,新生的科技幾乎全部採用了字元式的Logo,造型相當平淡,不過從前的Hexalite和Reebok Pump Logo卻也沒有改變,科技幾經更迭,它們卻維持著原來的樣貌。
另一占很大比重的是個人Logo,幾乎每位簽約球員都擁有個人Logo,而從這些Logo的用心程度中也能看出品牌對他的倚重程度。
–剪影鼻祖–
說起個人Logo,最成功的無疑是屬於邁克爾·喬丹的Jump Man,這個Logo首次出現於1989年登場的Air Jordan 3,他的靈感來自邁克爾·喬丹在1984年奧運會前拍攝的宣傳照,繼而由汀克·海特菲爾德在前任設計師遺留的基礎上創造而成。沒想到1997年Jordan Brand從Nike大家族中脫穎而出,成立了獨立的產品線,並作為整個品牌Logo使用,如今價值數十億美元,影響力更是遍及全球。相似的剪影Logo還有德維恩·維德,凱文·加內特,雷阿倫等眾多球星使用過。「喬丹接班人」科比·布萊恩特的第一個Logo,同樣採用了剪影的形式,這個Logo最早出現在adidas The Kobe 2的身上,那個時候的科比還留著爆炸頭,Logo以他側臉剪影的樣式呈現,是「8」號時期的重要標誌。然而這個Logo並沒有陪伴他太久,在轉投Nike之後品牌為他設計了新的個人標誌,這就涉及到了個人Logo的另一種形式——「抽象符號」。
–抽象主義–
同樣經典的抽象Logo還有屬於德里克·羅斯的玫瑰,這個Logo的靈感源於他的名字「Rose」,中間由字母「D」和他的號碼「1」組成,而周遭則圍繞著三個花瓣。羅斯自己曾經解讀過這個Logo,「D」代表他自己,「1」代表他的母親,是他所想保護的人,而三個花瓣分別代表著他的三個兄弟,是保護他們和支持這個家庭的重要力量。羅斯轉會紐約時期曾經身披「25」號的球衣,但他和品牌都沒有因此更換過Logo。
–字元藝術–
勒布朗·詹姆斯在進入聯盟時披掛」23」號戰袍,Nike也由此為他設計了著名的「鳥標」,由他名字的簡寫「LBJ」和號碼「23」組成,並在其中融入了皇冠的細節,代表他的綽號「小皇帝」。在轉會至邁阿密熱火之後,他將自己的號碼改為「6」號,他的身份也從「小皇帝」成長為真正的「King James」,新的Logo以皇冠為主要設計細節,下方融入「L」和「J」。幾年後他重返家鄉,也重新披掛「23」號,但熟悉的標誌並未一起回歸。不過隨著Nike LEBRON系列的復刻,「鳥標」也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線。
除去簽名鞋款和個人Logo,很多團隊鞋款也擁有自己的徽標,而且往往擁有獨立徽標的系列也會擁有更長的壽命,至少代表了品牌努力打造這個系列的決心。
–分時「旅行」–
Predator系列的Logo由兩部分促成,分別是下方的「PREDATOR」字樣,以專有的字體進行設計,上方的「鷹眼」則凌厲而兇猛,這兩部分都非常具有辨識度,所以也經常會分開使用。在這個系列20周年後曾經短暫的停產過一段時間,但隨著回歸的呼聲不斷提高,我們終於見到了Predator 18,在鞋跟後方能夠看到經典的「PREDATOR」字樣,相信「鷹眼」何時能夠回歸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三大派系–
Nike曾經對自己旗下的籃球鞋款進行整合,將它們中的絕大部分劃歸為三大類,無論是簽名鞋還是團隊鞋還是獨立的鞋款。Flight、Force和Uptempo分別代表凌空、力量和靈巧,也分別對應三類球員,能飛擅扣的前鋒、制霸禁區的中鋒和自由穿梭的搖擺人,當時三位核心代言人則分別是文斯·卡特、阿馬雷·斯塔德邁爾和托尼·帕克。這三款Logo的出現,代表著首次有品牌將旗下的籃球鞋進行大分類,但一些新生的鞋款已經可以使用多個球場位置的需求,所以幾年後這三個Logo也逐漸消失了。
–迎合潮流–
隨著機能文化大熱的NikeLab ACG系列,今天我們卻已經很少能在它的服飾和鞋款時見到明確的「ACG」Logo了,或者是乾脆沒有,或者是做了簡化的處理,因為它如今更多是潮流文化的一部分,「All Conditions Gear」反而只是補充。事實上這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系列,它的第一款Logo誕生於1989年,幾何中最穩固的三角形代表著這個系列穩定的性能,其後從1994年到2010年Logo又經過了四次變化,而到了2014年以NikeLab ACG之名復刻回歸的時候,NikeLab又為它設計了有史以來最簡潔的Logo。
品牌的Logo可以說是一個品牌的核心,代表了一個品牌的基調,勝利女神和Nike Swoosh的故事已經廣為人知,其他品牌的Logo又有怎樣的含義。
–運動與文化分割–
1972年我們今天熟悉的「三葉草」標誌誕生,很多人都認為它像是一個展開的世界地圖,而實際上「三葉草」的三個「葉片」代表著奧運精神中的更高、更快、更強,因為1972年正值德國慕尼黑奧運會。現在「三葉草」的Logo屬於adidas Originals系列,三個「葉片」也象徵著潮流、品味和文化,可見專業運動的屬性已經被排除在外。
今天我們熟悉的「三道杠」Logo代表著adidas運動表現類的專業產品,「3 Stripes」誕生於1991年,他的作者是傳奇設計師Peter Moore。90年代初期科技競爭激烈,adidas與Nike和Reebok相比有些迷惘,Peter Moore到來後負責了adidas的轉型工作,以「The Best of adidas」之名推出了adidas EQT系列,強調運動表現,並因此重新設計了Logo,將3 Stripes進行科學的反轉和裁切,令整個EQT系列和整個品牌都大獲成功,可以說adidas 3 Stripes Logo是adidas新生的原點。
–社交網路加入–
adidas收購Reebok之後,一直謀求幫助後者進行轉型,找准運動健身的方向後,Reebok迎來了自己全新的Logo,並推出了全新的廣告語「Be More Human」。這個三角形Delta徽標代表著健身從三方面影響人們,身體、心智和社交,尤其是通過社交讓所有人更加開放,成為推動積極社會的一部分。Reebok是老派運動品牌中第一個將社交最為核心含義的,可見時代已經發生變化,運動不再是單純的身體活動,更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Reebok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但我相信它不會是最後一個。
–為潮流而創造–
2015年時ASICS Tiger正式作為ASICS旗下的又一個子品牌獨立,成為ASICS集團繼專業運動的ASICS,復古的Onitsuka Tiger後第三個子品牌。2016年時在原有「ASICS」Logo的基礎上加入「TIGER」後綴,擁有了全新的Logo「ASICS TIGER」。表面上只是加入了一個新的單詞,但實際上卻代表著品牌新方向,將運動表現和潮流生活徹底分開,可以看出整個集團向潮流領域進軍的決心。
從小熟識的哪些Logo中,有一部分沒有繼續使用了,另外一些或許改頭換面,然而它們都是Sneaker文化中的重要組成,每見到一個Logo就會想起相應的故事。你認識的第一個Logo是哪個?你最喜歡的Logo又是哪個?請留言告訴我吧!
TAG:SIZE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