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過去一年裡 那些搶不到座位的講座

過去一年裡 那些搶不到座位的講座

小編溫馨提示:文末有福利

截至2017年,雅昌講堂已伴隨熱愛藝術的朋友們走過了第11個年頭,回顧過去一年裡,我們和全國60多家藝術機構進行合作,通過梳理藝術史為大家講述來自世界各地的故事,通過盤點文化遺產讓大家了解中國文物的歷史,通過收藏鑒賞為大家開啟藝術品投資之門,通過介紹當代藝術向大家展示藝術圈的當下與潮流……

GIF

知識改變的不只是命運,還有審美與修養。熱愛藝術的人越來越多,預約講座就變的越來越困難,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細數一下,2017年里那幾場人氣爆棚的講座。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中國兵馬俑展覽

聽許傑介紹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歷史、收藏及展覽

(複製鏈接,即可查閱:

http://video.artron.net/20170408/n915496.html)

主題關鍵詞:「出走海外」的文物

許傑(左)在講座現場

那些國外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你了解多少呢?陝西歷史博物館在2017年2月24日舉辦了一場關於「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的講座,主講人是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傑,也是美國歷史上擔任大型藝術博物館館長的首位華裔人士。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2013年兵馬俑專題展

講座中,許傑介紹了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所收藏的兵馬俑和陝西博物館的淵源,並講述了周王東征方鼎、小臣艅銅犀尊等文物的與眾不同,許傑說「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的文物當中,中國文物最精彩,量也最多,中國文物當中青銅器是大特色。其中周公東征鼎和全世界僅有一件以犀牛為造型的上代晚期小臣艅銅犀尊為代表。」

青銅藏品代表:商代晚期小臣艅銅犀尊

這一場生動的講座增進了聽眾對於亞洲藝術的了解與欣賞,用歷史文化交流的方式為中國觀眾和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搭起了一座獨特的文化橋樑。

范迪安對話阿爾弗雷德·帕克芒:中法當代藝術的傳播之維

(複製鏈接,即可查閱:

http://video.artron.net/20170529/n933693.html)

主題關鍵詞:中法文化交流與傳播

2017年5月24日,中央美院畢業季活動恰逢中法文化之春,央美美術館舉辦了一場范迪安院長與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前館長阿爾弗雷德·帕克芒的對話,就中法文化與藝術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傳播」力量進行深入探討。

范迪安在講座現場

阿爾弗雷德·帕克芒在講座現場

范迪安認為「我們現在已經處在一個傳播的世界。今天發生在世界各個角落的事情,我們幾乎在同一個時間都可以分享到。這也讓我思考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今天的觀眾需要什麼樣的交互的空間?觀眾用什麼樣的方式接近藝術、走進藝術空間?」。阿爾弗雷德·帕克芒認為「法國在藝術的國際傳播上找到了一種平衡,一方面是國家的大力推動,包括公立的博物館、文物部、外交部的推動,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一些私立機構的努力。」

講座現場

范迪安在講座現場還談到了兩人長達20年的友情,兩人有著相似的經歷、有很多共同的話題,還在加強中法兩國藝術文化傳播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兩人對談中碰撞出的當代藝術火花也給2017年的畢業季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聽魯虹講述中國當代藝術三十年

(複製鏈接,即可查閱:

http://video.artron.net/20180108/n980299.html)

主題關鍵詞:批評家眼中的當代藝術家

2017年5月25日,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邀請著名策展人、批評家、武漢合美術館執行館長魯虹帶來了一場名為《中國當代藝術三十年》的講座,梳理了整個中國當代藝術史。

《人鳥》(油畫)劉小東 1990年

《1990系列之三》(油畫)

方力鈞 1993年

魯虹談到新生代繪畫時說「劉小東是裡面的靈魂人物,這一批人的出現標誌著60後登上了中國當代藝術的舞台。這一批人跟王廣義、張曉剛不一樣,他們沒有上山下鄉,沒有像50年代那麼深刻,他們更多關注自己身邊的事,涉及更多的是:無聊、無賴、冷淡、空虛這樣的一些話題。而方力鈞和他們又不同,在強大壓力面前,他既不願意順從,但又不能反抗,所以採用了一種調侃、潑皮的態度。所以我把他放在潑皮藝術里。」

魯虹在講座現場

在講座中,魯虹以一個批評家的眼光,向觀眾介紹他所認識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和他們的故事,在他的講述里,這些熟悉又陌生的藝術家一個個鮮活了起來,和他們所經歷的時代一起,走入了普通大眾的視野。

「80後」大師雲集上海談美術教育的發展之路

(複製鏈接,即可查閱:

http://video.artron.net/20170731/n943582.html)

主題關鍵詞:美術教育「大家」談

2017年6月23日上午,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的學術品牌「上美講堂」在上海大學圖書館報告廳正式開幕,靳尚誼、全山石、詹建俊、邵大箴、常沙娜、陳漢民、陳家泠親臨現場,方增先、齊康、陳佩秋特意為本次節目錄製了視頻。十位當代中國美術教育領域頂級權威人士從不同的角度,對新中國美術教育進行了全面的解讀和思考。

靳尚誼先生(左)、全山石先生(右)

詹建俊先生(左)、邵大箴先生(右)

靳尚誼介紹了早期藝專的教學模式,說「原來在藝專時,沒有創作課,只有構圖課。」全山石先生回顧了學生時代的創作經歷,認為「中國美術教育發展到今天有自身特點,應引以為豪。」詹建俊回憶早期學習經歷,對比第一畫室的傳統古典,第二畫室的前蘇聯風格,認為「第三畫室相對前衛,已傾向現代藝術。」邵大箴則從觀念、當代等方面闡述了藝術創作的重要性,認為「觀念是主題,是思想。」

聽單霽翔院長講如何把故宮文化帶回家

(複製鏈接,即可查閱:

http://video.artron.net/20170901/n954649.html)

主題關鍵詞:故宮文化走入百姓家

2017年8月25日,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內舉辦了一場由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主講的講座《把故宮文化帶回家》。從600年里故宮的變化談起,讓觀眾感受到了世界文化遺產接地氣的非凡魅力。

太和殿照明改善後

APP應用文化展示

講座中,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告訴我們,可以把故宮文化帶回家。單霽翔說「故宮研製的九部APP出品以後,媒體評價說故宮出品必出精品,比如《韓熙載夜宴圖》,我們把這幅古代書畫展開了,立體起來了,220個知識點,每一點進去後都可以閱讀很多知識,我們還進行了現場製作,在裡面可以聽到當年的琴聲,可以看到當年的舞姿。」

寧壽宮珍寶館

端門數字博物館——「數字多寶格」項目

單霽翔還認為「開放的區域再多,接待的觀眾再多,在全球人口中也是很少的一部分,那麼人們要了解故宮文化,就要用新的互聯網數字技術。」故宮現在隨處可見的數字技術,讓觀眾身臨其境的體驗到了中國文化的燦爛與輝煌。

聽吳為山講述百年中國「雕塑與時代」藝術

(複製鏈接,即可查閱:

http://video.artron.net/20180101/n976010.html)

主題關鍵詞:中國百年雕塑史

2017年9月,中國美術館展出了全國迄今以來規模最大、內容最全面的「首屆全國雕塑藝術大展」,結合展覽,中國美術館館長、著名雕塑家吳為山為聽眾們帶來了一場「雕塑與時代」的講座。

吳為山在講座現場

吳為山認為「不同時代的雕塑作品為時代留下精神的坐標,形成文化的軌跡和歷程,它用靜態的語言和體積,來展示這個時代的精神風貌,我們可以從不同時代的雕塑中,感受先人、前輩、老一代的藝術家是如何來塑造時代,同時感受時代是如何來塑造藝術家的,所以說人塑歷史,歷史也在塑人,這雙重的被塑和塑中,產生了雕塑的文化。」

劉開渠《孫中山像》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大型組雕

作者 吳為山

吳為山說「在這裡我們主要的展示的是一百年以來的雕塑,這一百年,是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的一百年,是五千年文明的升華與濃縮。這一百年的雕塑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永遠向前的信心。在雕琢聲不斷地迴響中,我們雕刻了一個民族的歷史。」

聽牛克誠細讀《千里江山圖》

(複製鏈接,即可查閱:

http://video.artron.net/20170901/n954649.html)

主題關鍵詞:宋徽宗想要的千里江山

要問2017年最火的是什麼?答案絕對是 「排隊三小時看圖五分鐘」的《千里江山圖》。這幅青綠山水畫卷穿越千年而經久不衰,與它精湛的技法密不可分。人們對它充滿好奇,不僅僅因為它在中國繪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更有其創作者的神秘性、特殊性等種種疑團和原因牽動著人們一窺究竟。

牛克誠

2017年10月13日,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牛克誠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的講座中對《千里江山圖》進行了專業的解讀,向聽眾生動的展示了宋徽宗想要的那個「千里江山」。

《千里江山圖》局部

在牛克誠的分享中,把《千里江山圖》卷與董源、仇英、王詵、衛賢等繪畫名家的作品進行對比,從筆墨皴法到重色積染,從精銳技藝到繪畫語言的尚欠成熟,逐一對比說明,從藝術史的專業視角細緻解讀這幅經典之作。

《千里江山圖》局部放大細節

牛克誠認為「《千里江山圖》的皴法是中國山水畫發展到北宋時期的技法集合式體現,是後人臨摹的《技法大全》。」而它所留下的眾多疑團也正等待著後人的解讀。宋徽宗時期的千里江山是什麼我們無從知曉,但他想要的那一個「理想國」卻永久的保存在了這幅畫面上。

2017年七場人氣爆棚的講座,給你不一樣的藝術體驗。但除此外,雅昌講堂2017年拍攝的三百餘場講座卻無一不是經典,一天一場也足夠小夥伴們看上一年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雅昌帶你看展覽】儘管皿方罍、辛追和執壺去了《國家寶藏》 這場「春秋戰國文物展」同樣值得你為湘博打call

TAG:雅昌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