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疝氣不想做手術?中醫自愈有哪些方法?

寶寶疝氣不想做手術?中醫自愈有哪些方法?

寶寶如果疝氣不想做手術怎麼辦?今天和大家分享下中醫自愈的方法。

上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過中醫的終極大招是通過艾灸、推拿、中藥的方式來激發人體的自愈力,通過自愈力將缺口長死。如果缺口長好就自己痊癒就不需要做手術了。

按照中醫的說法:為什麼會產生疝氣是因為氣虛,所以他的自愈能力不夠強,那個位置不能夠自己長死。另外一個是因為體內的寒濕比較重。

氣虛寒濕重整個臟器就會往下墜,所以會凸出形成疝氣。如果說氣旺而且把他的寒濕氣排出去之後,氣是往上走的,整個臟器是往上提的,提起來之後疝環口的位置不容易凸出,而且通過自愈的方式讓這個部位的組織、細胞、肌肉和血管等迅速地癒合。

所以中醫的方法主要是補氣和祛寒濕。中醫各流派可以達到補氣祛寒濕這兩個效果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艾灸、敷貼、推拿、食療。

下面先說一下艾灸的方法,艾灸熏烤穴位法治療疝氣基本有幾個搭配組合比較常見。首先是命門穴和會陰穴,命門穴是指寶寶肚臍繞一周,正對肚臍眼後背的位置,命門穴是補陽氣的。

命門穴配會陰穴,每天早上灸命門穴9分鐘,晚上灸會陰穴9分鐘(男寶寶灸會陰穴時需要大人用手護住蛋蛋),基本上堅持一個禮拜會看到效果。(注意:艾灸這個方法有的寶寶容易上火,所以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艾灸。如果第二天寶寶有上火的癥狀可以隔一天艾灸一次,縮短艾灸的時間,每天灸個1-2分鐘,靈活把握。)

另外一個搭配穴位是命門穴配身柱穴,身柱穴在後背上背的位置,身柱穴有助於生長發育,可以加快缺口位置的癒合。這個搭配組合每天分別艾灸五分鐘,堅持一個禮拜會看到效果。

艾灸期間如果配合疝氣帶,會加快癒合。讓腫塊盡量更少地掉出來,就會出現腫塊在一周內掉出來的次數越來越少,腫塊逐步變小,慢慢地消失沒有了,腹膜癒合長好,就自動修復了。

還有一個搭配組合穴位是關元穴和氣海穴,也可以治療疝氣。

接下來再講一下敷貼的方法,有一些老中醫是通過神闕穴給葯敷貼,神闕穴就是肚臍的位置,是腹壁薄處,然後用老中醫的藥方敷貼在肚臍的位置,其實也是溫潤腹部,祛寒濕提陽氣。

疝氣主要是因為寒濕引起的,所以疝氣寶寶最好不要給他吃涼性或者涼的食物,水果最好蒸熟了再給他吃。

不同中醫治療方案和用藥不同,中醫會開一些藥方,這裡面不管藥方如何搭配,原理都是一樣的,都是補氣祛寒濕。

食療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疝氣。像小茴香、橘核、荔枝核,山楂(連著籽,籽部分有效)。

帶籽山楂煮水放白糖,每天喝幾次。小茴香炒熱,用布袋包上敷貼腹部關元穴和氣海穴,每天敷貼半個小時,堅持敷貼1-3個月。

按照上面的方法,基本上就能讓疝氣少掉到不掉,然後自己長好了。

關於疝氣帶,在這裡順帶提一下。在臨床上有很多寶寶在佩戴疝氣帶的過程中,疝氣是自己長好的。

疝氣帶的原理就是壓住疝環口或者肚臍,不讓臟器從缺口凸出來,這樣就能給缺口創造了不斷自愈慢慢長好的時間。但是西醫裡面不主張用疝氣帶,因為西醫怕疝氣帶壓迫移位會增加手術的難度。

疝氣帶在西醫理論里是比較矛盾的;而中醫是主張提氣祛寒濕同時配合使用疝氣帶,讓它儘快把缺口長死,同時創造更快自愈的時間。所以這是兩種理論和方法,需要家長去權衡到底用不用疝氣帶。

孩子處於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幾歲內疝氣自愈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但是需要配合中醫的方法去嘗試,如果說中醫的方法全試過不好用,最後再去做最壞的打算去做手術,我認為目前這是最好的方法。

給大家分析中醫體系。其實中醫艾灸、敷貼、推拿等方法寶寶最無痛苦,出效果的過程是先減少腫塊掉出次數,腫塊掉出逐步變小,到最後不掉下來,腹壁自愈自己長好。中醫靠補氣祛寒濕讓臟腑不墜。如果中醫各方法治不好再考慮全麻開刀手術。西醫寶寶疝氣手術一般是微創手術居多,採取疝環口高位結紮的方式需要全麻,術後至少恢復一到三個月,雖然絕大部分能治好,但也有一定複發率。所以需要家長抉擇為寶寶選擇最適合自身情況的方式治療。

相關閱讀導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楊洋身著大牌現身機場國際范十足,眼神無辜像乖寶寶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