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古宙,地獄還是天堂?
每日一言
喜歡一個人,就是沒做錯什麼,也想跟他說句對不起。
本文授權轉自微信公眾號:
阿什卡國際油氣軟體(ID:ESSCAGROUP)
如果在宇宙里找一樣最奇怪的東西,那就是人類。
人類信仰、文化、認知千差萬別,卻不約而同地對天空充滿憧憬。相信在那裡,有一個更美好的所在,那就是天堂(中國人叫天宮)。
1968年,阿波羅8號繞月旅行時,博爾曼在10億人面前玩起了直播,他的關鍵詞是「廣袤」、「寂寥」、「望而卻步」。後來,宇航員們看見一顆藍色星球冉冉升起,那就是地球。
宇航員們被她的美麗所震撼,也被她的溫柔所感動。
真的上了天,人類才發現,所謂天堂,其實一直在我們腳下。
而天上,隨處可見地獄般的存在。
不過,如果穿越到44.5億年前,他們看到的不會是那個天堂般的家園,而是比月球更令人望而生畏的煉獄。
那是一粒灰不溜秋、紅不拉幾的球。你看到的顏色,是外層氣體的顏色。
在翻滾的臟雲中,會閃出一些光,亮白的是閃電,亮黃、亮紅的是岩漿。
是的,那時的地球,岩漿翻滾,污霾蔽日。
那是因為,剛剛形成的地球熾熱暴烈:放射性元素釋放的熱量是如今的5倍,可以說是一個超大的核反應堆;物質剛被壓縮成地球的熱量尚未散盡;小行星亂飛亂撞,巨大的動能轉化為熱能…
這裡,是地球的冥古宙。整個地球處於熔融狀態,十分活潑不可愛。
元素在火乳交融中,慢慢分層。分層規則很簡單:重的向下,輕的向上。
所以,偏重的鐵和鎳沉向中心,形成一個以鐵為主的地核;輕一些的硅酸鹽圍繞地核,形成了地幔;更輕的硅酸鹽就浮在最上面,後來冷卻,成了地殼。
啥叫硅酸鹽呢?硅、氧這倆壞小子,喜歡亂撩鋁、鐵、鈣、鎂、鉀、鈉等各種姑娘,這些姑娘與硅和氧的化合物,統稱某女郎,哦不,硅酸鹽。
這個分層的過程相當長。有多長呢?18厘米?不,幾十億年。到現在也還在繼續。因為,地球是活的,內部不停地在流變。
如今,地球內部是這樣的:
地核半徑3480公里,分兩層。
外核厚1742公里,含80%的鐵,混雜著鎳、硅、硫等。內核基本全是鐵。
內核是固態。為啥最火最熱,反而是固態呢?據分析,可能是身為核心,壓力太大所致。
內外地核之間,有一個過渡帶,大概厚400公里。
地幔厚2800公里,主要配料是非常粘稠的硅酸鹽。有多粘稠呢?你用手指一捅,手指就沒了。
這是由於高溫,導致硅酸鹽不能老老實實地保持像石頭那樣的固態,而溫度又沒高到讓它完全熔化成液態。所以,就搞成了這樣一個尷尬的存在。
地幔也分兩層。包著地核的是下地幔,厚1920公里;外面裹著上地幔,厚950公里。
上地幔里,有一部分熔融物質,也就是岩漿。
最外面,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殼了,平均厚17公里。可以說相當薄了。
目前,人類用的礦物、材料、食物等所有資源,都取自這層薄薄的殼…的外層。
整個地球的溫度,是外冷內熱,逐漸過渡。地核溫度最高,外核4000—6100℃,內核6300—7000℃。
說到溫度,順便提一句:雖然萬物顏色各異,但不管什麼東西,溫度高到可以發光時,它的顏色就由溫度決定。
一些圖片為了表示地核的高溫,把它弄成亮紅或者亮黃色,其實,這個顏色只是岩漿的溫度,也就是700-1200℃的顏色。
所以,真實的地球剖面應該是這樣的:
說到這裡,咱倆情不自禁產生了一個疑問:
人類目前最深的井只鑽到12262米,還不太直,連地殼都沒鑽透,怎麼能知道地幔、地殼的結構和配方呢?
那得從一場災難說起。
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里氏7.8級,死亡幾千人。
在克羅埃西亞,有個氣象學、地震學家,叫莫霍洛維奇。他聽說這場災難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觀測地震、利國利民。於是他建了一些地震台,用來測地震波。
1909年,盼望已久的,對不起,避之不及的地震果然就在克羅埃西亞發生了。他拿到地震波數據,算來算去,發現:地震波在地下大概54公里處,速度突然猛增。這說明,地震波遇到一個邊界,從岩石進入另一種物質。
等等,剛才不是說,地殼厚度17公里嗎?54公里是什麼鬼?
17公里是平均厚度。總的來講,海洋比較薄,平均不到萬米;大陸比較厚,平均大概40公里。高山、高原地區更厚,最高可達70千米。
莫霍洛維奇測的地方,就是54公里。地殼和地幔邊界,是老莫代表人類首次發現的,所以這個邊界就叫莫霍面。
從此,人類知道了:地殼下面的東西不一樣。但究竟有啥不一樣?不知道。
不知道不要緊。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離知道不遠了。
莫霍面的發現,勾起了更多人的好奇心。裝備控、數據控紛紛登場。
美國人伍德的地震儀風靡全球,地震監測蓬勃發展,後來竟然出現Transform這樣的微地震監測技術,監測數據越來越可靠。
被希特勒搞得受不了,跑到美國的古登堡,沾了這些地震技術的光。他拿到全球的地震數據,發現一個規律:地震波在地球上有陰影帶。不管是橫波,還是縱波,都有自己的陰影帶——也就是到不了的地方。
啥意思呢?如果地球的材質都一樣,那麼,地震波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均勻地擴散、減小,但不會突然消失,或者突然變速、轉向。
這很好理解,光也是一種波,手電筒射出光,會隨距離增加而擴散、減弱;從空氣射入水中,就會轉向(偏折)、減速;遇到水裡的一塊冰,就會被反射、折射、投出一個陰影。
那麼,地震波出現陰影,並且突然變速、轉向,一定是遇到了不同的介質。
橫波、縱波的傳播方式不同,所以陰影出現的位置也不同。這樣縱橫結合,古登堡推算出了地球內部的樣子:有個液態地核。
為啥能算出是液態呢?因為橫波不能在液體裡面傳播,而縱波從地幔遇到液態界面,會被折射。
地球不僅有個蛋殼,還有個蛋黃。簡直太神奇了!
1936年,丹麥地球物理學家萊曼女士拿到更豐富的地震數據,算來算去,進一步證明了古登堡的推算:2900公里深處,地幔之下,確實是液態的核。所以地幔和地核的界面,就叫古登堡面。
事情還沒完,細心的萊曼接著往下看,發現5000公里深處,縱波又加速了。
怎麼回事?又遇到固體了唄。於是,人類知道,地球還有個固體的內核。那麼,外麵包的那個液態層,就叫外核。內外核的分界面,當然就叫萊曼面。
地殼、地幔、外核、內核,簡直不能更完美了。
且慢,事情還在繼續。
1992—2012年間,全球寬頻地震台陣積累起了一批豐富的數據。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中國南京大學聯手分析這些數據,發現內核里還有貓膩:地震波在內核中,又發生了突變。
2015年,兩個大學的研究小組在《自然-地球科學》上發表論文:內核里,還有個小內內。
內內核也是固體。八成還是鐵之類的金屬。只是壓力太大,晶體結構可能不一樣。但究竟是什麼樣的晶體,?對不起,不知道。這麼大壓力,人類目前複製不出來。
好吧,地球分層,液體、固體、膠體…可以靠地震波搞定。那麼,各層的成分是啥,又怎麼搞得清呢?
地質學大神威爾遜說,別急,雖然我們連地殼都鑽不進去,但地幔會自己跑出來的。
這麼好的地幔,到哪裡去找呢?
威爾遜說,在地幔中,有些長期固定的活動中心,向地殼外傳遞岩漿、熱量,這些地方,叫熱點(後來摩根解釋,熱點是地幔柱活動的結果)。熱點在地球上並不難找。
比如,在浩瀚的太平洋中,夏威夷海嶺、天皇海嶺,其實是一串串火山鏈。那就是熱點遞變的結果。
想知道地幔的配方,去熱點看看石頭就OK了。大家跑過去一看,主要是橄欖石,還有斜方輝石。由前面說的那些元素合成。
好吧,地幔可以跑出來給我們看,那麼,地核的成分,我們是怎麼知道的?
咳咳,呃…其實是猜的。哎別扔雞蛋呀,也不是瞎猜。
首先,我們可以利用地震數據,結合溫度、壓力等數據,計算地核的密度,推算出,地核的配方是鐵、鎳。
其次,根據隕石的成分,可以推測地球的元素丰度。隕石的綜合含鐵量很高,那麼,地表、地幔沒那麼多鐵,鐵去哪了?根據鑽探取芯、對地幔的分析可知,元素分布,與理論基本相符:重的在下,輕的在上。所以,老鐵去當了核心。
地球的成分,基本變化不會太大了。但它的結構,每天都在變。因為,隨著地球的降溫,地核會越來越大,地殼會越來越厚。總有一天,它會變成一個冰冷的大石球。不過,這個速度是相當緩慢的。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的我們不用擔心。
好像跑題了,我們聊回冥古宙。
冥古宙也不都是那麼暴烈。因為,地球有水。
但是,水只有可以保持液態時,才能讓星球變得溫柔美麗。
而讓水保持液態,溫度和壓強範圍非常狹窄:1個大氣壓下的0—100℃。而在暴虐的宇宙,溫度可以從-273℃到1000000000℃。保持0—100℃,只能是個奇蹟。
地球在形成時,確實吸積了一些水。那些墜落在地球上的彗星、小行星等小天體,也帶來了一些水。
然而,在地球的暴烈期,地表沒有水的立錐之地。因為水怕燙。一燙,它就會變成氣態。
那時,大氣層主要是甲烷、硫化氫、二氧化碳等等,翻滾著厚重的塵霾。
所以,水只能在天空和臟霾混在一起飄呀飄。要麼,被壓在地下煎熬翻滾,等待機會噴涌而出,和臟霾混在一起飄呀飄。
飄在空中,溫度下降,就會和臟霾一起結成水滴,落回地面,然後又被燙得跳回天空…
這場大雨,在整個地球下了幾百萬年,或許是上千萬年。
這成百上千萬年,天上陰霾密布,空中電閃雷鳴、酸雨滂沱,地面水火蒸騰。
終於,地表溫度降到了100℃以下,水可以流成溪,淌成河,蓄成湖,匯成海。大海溶解了很多二氧化碳。
天空,漸漸變藍。
45.7—40億年前,漫長的冥古宙,在人們印象中,是一個暗黑風的存在。
但是,在44億年前,地球就開始在水精靈的安撫下,慢慢逆襲成太陽系最美的星球。
然而,歲月靜好,註定是一場夢。
-END-
新書推薦
TAG:瘋狂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