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片袈裟護身,諸羅剎不敢害

一片袈裟護身,諸羅剎不敢害

「又善男子!過去有國名般遮羅,王號勝軍,統領彼國。時彼有一大邱壙所,名朅藍婆,甚可怖畏,葯叉羅剎多住其中,若有人見,心驚毛豎。時國有人罪應合死,王勅典獄縛其五處,送朅藍婆大邱壙所,令諸惡鬼食噉其身,罪人聞已,為護命故,即剃鬚發,求覓袈裟,遇得一片,自系其頸,時典獄者如王所勅,縛其五處送邱壙中,諸人還已。」

「過去有國名般遮羅」,這是印度十六個大國之一,叫般遮羅國。這個國王,號勝軍,他是這個國的國王,統領這個國家。這個國家有一個地方名朅藍婆,翻成中文就是大邱壙。什麼叫大丘壙呢?大邱壙就是墳冢,也就是人死了之後,丟到沒有地主的地方,也叫亂墳,誰都可以葬的。而且是荒野,人煙稀少。「大邱壙所」,就是朅藍婆。「甚可怖畏」,那個地方非常可怕,人是不到那個地方去的。羅剎、葯叉,都會到那個地方去,都在那個地方居住。假使有人看見那個地方,到那處所,心裡會害怕,汗毛都豎起來了,「心驚毛豎」。

這個時候,這個般遮羅國,勝軍王,有人犯了罪,這個罪應當處死,那國王就告訴執法者、典獄,把他系縛五處,兩手兩腳,把兩手綁開,兩腳拿繩子穿上,把脖上穿上,這叫五處。就把他捆綁起來,送到這個大壙所,也就是朅藍婆的大壙所,讓這些惡鬼把他吃了,就算了,不要殺害他。因為這個國王,他不殺害眾生,就把這個罪人丟到那壙野,施給鬼神。

這個罪人,他聽見了國王把他送到這個地方,大概是聽到袈裟的殊勝,他就把頭髮剃了,化身為沙門,「求覓袈裟」,想找一件袈裟也沒有找到,只得了一片,一片的袈裟,就只有一條袈裟,或者朽爛的袈裟。得到這麼的一片袈裟,把它繫到脖頸,那個典獄者就把他送到邱壙的地方。

這些人都回去了,到了夜間,這壙野地方的鬼神,白天是不會來的。鬼神是畏避太陽的,陰氣是敵不住太陽的陽氣。雖然我們怕鬼,其實鬼也怕人,特別是我們佛弟子,自己看不見自己的光明,鬼神看見他,但是他沒有信三寶,也沒有護法神加持,他身上的熱能、火力、陽氣,那鬼神是懼怕的。鬼怕人,人也怕鬼,人聽到鬼就害怕,其實鬼怕人。你沒作虧心事,哪怕鬼敲門,你作了,有事才害怕。而且正人君子不怕鬼,什麼都不怕,你的心不正就怕。作了好多虧心事,對不起人的事,你心裡就有鬼,你怕那鬼,是你心裡的鬼,就是這個涵義。

「至於夜分,有大羅剎母,名刀劍眼,與五千眷屬來入冢間。罪人遙見,身心驚悚。時羅剎母見有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鬚髮,片赤袈裟系其頸下,即便右繞,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言:

人可自安慰 我終不害汝 見剃髮染衣 令我憶念佛

時羅剎子白其母曰:

母我為饑渴 甚逼切身心 願聽食此人 息苦身心樂

時羅剎母便告子言:

被殑伽沙佛 解脫幢相衣 於此起噁心 定墮無間獄

時羅剎子與諸眷屬,右繞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曰:

懺悔染衣人 我寧於父母 造身語意惡 於汝終無害」

到了夜分,鬼神就來了。「有大羅剎母,名刀劍眼,與五千眷屬來入冢間」,就到了這大壙野墳地。罪人遙見身心驚悚,嚇壞了。這個羅剎母見了有一個「被縛五處,剃除鬚髮」,還有一片赤袈裟纏在頸子下面,她很恭敬,即便右繞三匝,就像我們到佛殿里似的,右繞三匝。在大陸上,我們每逢進殿的時候,大殿一定是通的,一定許你繞的,不像我們這個殿,你從後頭是繞過不去的。把殿佛像設到中間,圍繞塔,一到塔里,塔的四邊都繞繞三圈,或者七圈,你的福田就無量了。繞後,才能頂禮。進了門,第一個動作,就是圍塔圍繞三圈,繞塔而經行,這是佛的制度。所以這個羅剎母,她就隨著這個一片袈裟人,繞了三圈,繞完了之後,「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說偈讚頌。

「人可自安慰,我終不害汝」。不要害怕,你自己可安安穩穩的,我因為見了你,「見剃髮染衣,令我憶念佛。」我就想起佛,你不要害怕,我不會傷害你的。但是他的兒子,他的五千眷屬就不同了。羅剎子就跟媽媽說,「白母言」,母親!「我為饑渴」,我現在又渴又餓。飢就是餓,渴就是想飲水。「甚逼切身心」,我的身心很不安。「願聽食此人,息苦身心樂」,你可以允許我把他吃了。

羅剎母就告訴他兒子說,「羅剎母便告子言:被殑伽沙佛,解脫幢相衣,於此起噁心,定墮無間獄。」你可不能生起這個念,這是恆河沙諸佛的解脫衣,幢相衣是法幢,很殊勝的。於此相生起噁心,「定墮無間獄」,你一定要墮無間獄的,不要生起這個心。羅剎子跟這些眷屬一聽到羅剎母這樣說,他們都學羅剎母,就圍著這個人右繞三匝,而「尊敬頂禮合掌恭敬說頌曰:懺悔染衣人,我寧於父母,造身語意惡,於汝終無害。」說你放心,我們不會害你的,假使說對我父母的話不聽,乃至於抵觸我父母都可以,但是對你,我們不敢傷害你。為什麼呢?你穿的是懺悔的染衣人,你是懺悔者,求道者,佛弟子!

「爾時復有大羅剎母,名驢騾齒,亦有五千眷屬圍繞,來入冢間。時羅剎母亦見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鬚髮,片赤袈裟系其頸下,即便右繞,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曰:

人於我勿怖 汝頸所系服 是仙幢相衣 我頂禮供養

時羅剎子白其母曰:

人血肉甘美 願母聽我食 增長身心力勇猛無所畏

時羅剎母便告子曰:

人天等妙樂 由恭敬出家 故供養染衣 當獲無量樂

時羅剎子與諸眷屬,右繞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曰:

我今恭敬禮 剃髮染衣人 願常於未來 見佛深生信」

除了羅剎母的名字,跟前面的不一樣,其它的都是相同的,都是重複的。還有讚歎的偈子,略微的有點出入。

「人於我勿怖,汝頸所系服,是仙幢相衣,我頂禮供養。」羅剎母看見這個犯罪的人,他頸上有一片袈裟,所以就對他說,你不要害怕,不要恐怖,我是恭敬你頸項上所系的袈裟服。這袈裟服是諸大仙,也就是諸佛,是法幢相的衣,我是頂禮供養的,也就是憶念佛的意思。

羅剎母是這樣子,羅剎子也是想請求他母親允許吃這個人。「人血肉甘美,願母聽我食,增長身心力,勇猛無所畏。」這個羅剎母的兒子就向他的母親要求說,人的血和肉是很甘美的,這是就鬼來說的。「願母聽我食」,這個「食」,就是吃,希望你聽我,准許我吃他,吃了之後增長我的身心力量,我就不害怕,勇猛無所畏。

那個鬼子母就告訴他說:「人天等妙樂,由恭敬出家,故供養染衣,當獲無量樂。」人天之所以能夠得到人天的福報,享受種種微妙的快樂,這是由於恭敬出家人,所以供養這個穿袈裟的人,可以獲得無量的快樂,因此你不能吃他。

經過羅剎鬼子母這麼一說,那羅剎子,還有他的五千眷屬,也右繞這個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曰:我今恭敬禮,剃髮染衣人,願常於未來,見佛深生信。」這就是他發的願。這個鬼子跟這些眷屬發願說,我現在恭敬這個剃髮染衣的,願未來的時候,我再轉世的時候得遇見佛,見佛的時候能生起清凈的信心,脫離苦海,不再輪轉。

「爾時復有大羅剎母,名鬇鬡發,亦有五千眷屬圍繞,來入冢間。時羅剎母亦見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鬚髮,片赤袈裟系其頸下,即便右繞,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言:

大仙幢相衣 智者應贊奉 若能修供養 必斷諸有縛

時羅剎子白其母曰:

此人身血肉 國王之所賚 願聽我飲噉 得力承事母

時羅剎母便告子言:

如是染衣人 非汝所應食 於此起惡者 當成大苦器

時羅剎子,與諸眷屬,右繞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曰:

汝是大仙種 堪為良福田 故我修供養 願絕諸有縛」

「大仙」是指著佛說的。佛的這件衣,像寶幢一樣的,豎立這種相,這是什麼意思呢?是離苦得樂的。有智能的人應讚歎供養恭敬。若能夠修供養者,他就能斷一切縛,這個縛有很多,若說出來就是二十五縛,三界二十五有,都可以束縛你,乃至於我們說煩惱,八萬四千煩惱,這都是束縛你的,要有斷煩惱的意思。誰若能夠對於出家眾能供養,一定能斷這個結使、斷煩惱。羅剎子也是向他媽媽要求吃這個人。「此人身血肉」,他身上所具足的血和肉,「國王之所齎」,是國王賜給我們吃的,把他擱到這兒。

「願聽我飲噉」,就是要求母親聽我,把他吃了。「得力承事母」,我身心健康,有力量,我好孝敬您。羅剎母便告訴她的兒子說:「如是染衣人,非汝所應食,於此起惡者,當成大苦器。」剃髮染衣的是你不應該吃的,不但不應該吃,你要是對於這個生起惡念,生起噁心,你會變成受苦的。器是器皿,器皿是盛物的,這個器皿是盛苦的。法器就是盛法的,這是形容詞。

「時羅剎子與諸眷屬」,也是聽羅剎母的話。「右繞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曰:汝是大仙種,堪為良福田,故我修供養,願絕諸有縛。」「願絕諸有縛」跟「必斷諸有縛」,都是一樣的,每個偈頌都是一樣的意思,只是詞句略微改變一下。

其實這些頌,只說明一個問題,對待出家染衣,是尊重那件衣,並不是那個人,羅剎都是有神通的,他知道這個人是犯罪份子,但是他披上這件衣,就不能傷害他的命,傷他的命就是毀滅佛的幢相,是這樣的一個涵義。

「爾時復有大羅剎母,名刀劍口,亦有五千眷屬圍繞,來入冢間。時羅剎母亦見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鬚髮,片赤袈裟系其頸下,即便右繞,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言:

汝今被法衣 必趣涅槃樂 故我不害汝 恐諸佛所呵

時羅剎子白其母曰:

我常吸精氣 飲噉人血肉 願聽食此人 令色力充盛

時羅剎母便告子言:

若害著袈裟 剃除鬚髮者 必墮無間獄 久受大苦器

時羅剎子與諸眷屬,右繞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曰:

我等怖地獄 故不害汝命 當解放汝身 願脫地獄苦」

赤色是紅顏色的,但是佛在世的時候,他的衣都是染壞色衣,不是正紅,像喇嘛所穿的衣服,都是紫紅,黃的也不是正黃。到中國來了之後,我們穿的衣服變成了正紅、正黃。這是因為當時的國王,也就是剎帝王,他要這樣作的,尊重他的意思,僧人都改了。但是我們出家人穿這個服裝,方袍圓領,這是漢朝一般人穿的。

還有,我們的寺廟叫寺,那是漢朝官府的名字,那是辦公的地點,政府的衙門。那時候,國外來的、印度來的都到鴻盧寺,等於是外交部招待所一樣的,那裡有很多房舍要招待他們。因此,建這個廟也不叫寺廟,也不叫僧伽藍,就叫寺。寺,本來是漢朝的鴻盧寺,政府的各廳、各院,都叫寺,知道這個意思就可以了。我們現在的情形跟經文的涵義,有點差異。這個赤袈裟,就是紅顏色的袈裟。袈裟衣,翻為解脫服,穿了這件衣服就解脫了。

但現在解脫不了,穿上衣的還是沒有解脫,就好像我們前面講,很多破戒比丘,佛還聽許讓你供養,還要維護他,不準傷害他。這是什麼意思呢?他也能給人看見比丘的形相,給人作福田的意思。現在,有時候連壞比丘也看不到了。末法在一萬年以後,這些佛法僧三寶的相狀沒有了。大陸上曾有三十多年的時間都沒有了。

所以這刀劍口的鬼子母,也如是。這羅剎母,我們都翻鬼子母,羅剎母有五千眷屬圍繞來入這個冢間。羅剎母見了這個人,縛五處,也是把一片赤袈裟系在頸上,右繞尊重頂禮合掌恭敬。

「汝今被法衣」,這就是修道的法衣。如果我們受了三歸五戒的,五戒許可,需要一個禮懺衣,那也叫法服,這是佛所制定的,但是中間的只有五條,中間沒有橫條,有橫條是表示什麼呢?像田地一樣的,那就是福田,給眾生種福田的。你看見這個衣,你就種福田,如果能夠禮拜,福更大一點,供養的福更大一點。而且只要你眼睛見到這件衣,就種下善根,所以叫法衣。

「汝今被法衣」,不管你是假的也好,真的也好,只要你被了,「必趣涅槃樂」,將來一定證得佛果,涅槃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故我不害汝」,因此我才不會傷害,「恐諸佛所呵」,我要是傷害你,諸佛就呵責我,或者謫罰我,我就受了罪。

「時羅剎子白其母曰:我常吸精氣,飲噉人血肉,願聽食此人,令色力充盛。時羅剎母便告子言:若害著袈裟,剃除鬚髮者」,你要是害出家人,「必墮無間獄,久受大苦器。」那就成了一個盛苦的器皿,長久受這個苦毒。

「時羅剎子與諸眷屬右繞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而說頌曰:我等怖地獄,故不害汝命,當解放汝身,願脫地獄苦。」我們因為怕受地獄苦,恐怖地獄的苦難,所以不會害你的命,不然我們是要吃你的。「當解放汝身,願脫地獄苦。」我把你放了,那麼迴向我自己,將來就再不受地獄苦了。

「時諸羅剎母子眷屬,同起慈心,解此人縛,懺謝慰喻,歡喜放還。此人清旦疾至王所,以如上事具白於王。時勝軍王及諸眷屬聞之驚躍,嘆未曾有,即立條制,頒告國人:自今以後於我國中,有佛弟子,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但剃鬚發,被服袈裟,諸有侵陵,或加害者,當以死罪而刑罰之。由之因緣,眾人慕德,漸漸歸化,王贍部洲,皆共誠心,歸敬三寶。善男子!當觀如是過去羅剎,雖受無暇餓鬼趣身,吸人精氣,飲噉血肉,噁心熾盛,無有慈悲,而見無戒剃除鬚髮,以片袈裟掛其頸者,即便右繞,尊重頂禮,恭敬讚頌,無損害心。」

這包括前面所說的很多羅剎母子及其眷屬,「同起慈心」,這個「同」字就是大家都生起了慈悲心。「解此人縛」,把五處的繩索或者刑具都給他解了。「懺謝慰喻」,同時懺悔、歡喜、慰問他。「歡喜放還」,說你回去吧,就把他放走了,這是夜間的事。

「此人清旦疾至王所」,清旦就是早晨,到了清晨,他還沒有死,他很快速的,疾是迅疾,到了國王的地點,到了王宮裡面。「以如上事具白於王」,把他昨天所遭遇的,羅剎母子沒有害他的事,向國王說。

「時勝軍王及諸眷屬聞之驚躍」。這勝軍王就是制裁他的國王,還有大臣,眷屬,聽到這個人這麼一說,驚奇的不得了。「嘆未曾有」,驚嘆的意思,「即立條制」,要立條規。我們現在就是立了憲法,增加這個條款,召告於天下。「自今以後於我國中有佛弟子,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無戒就是他並未出家,因為要避難,離脫恐怖感,才找了袈裟,沒有找到,只找到了一條,就是那一片袈裟救了他,這是無戒者。單是剃除鬚髮的、被服袈裟的,不許任何人侵害他,陵辱他。如果你侵害他了,或者加害這個剃除鬚髮的、被服袈裟的人,當以死罪而刑罰之。這是勝軍王所訂的法律。

「由之因緣,眾人慕德,漸漸歸化,王贍部洲」,這個勝軍王由於他這樣作,訂了這種法律,就免除了死刑,免除死罪。這可不是對一切人,而是對出家人,要恭敬,要禮拜,要敬禮。因為有這麼一個因緣,其它的國土,或者人民都漸漸仰慕他的道德,漸漸歸化他。這個勝軍王,他這樣作了,所以漸漸的,提高了他的國王勢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出家的條件,你知道嗎?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