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半個書房走進來

半個書房走進來

文/于振邦

因今年計劃要完成兩部學術著作,倍感「書到用時方恨少」,我便經常出沒於學校圖書館和一些書城,實地為自己補給更多的養分。於是,書城自然也就成了我「臨時抱佛腳」地去壓榨精品、匯智提純的「半個書房」。但往往是在晚上當書城響起最後的關門音樂時,我才會依依不捨地「落荒而逃」。

時間一長,我就和書城的服務員們熟悉起來了。剛一開始的時候,她們有兩個還急促促地往外趕我;到後來,就慢慢變成了客氣的「提醒」;再後來,乾脆就微笑著說:「於老師,今天怎麼又這麼晚啊?」

「呵呵,真不好意思啊!我老是這樣......」我不知所措地苦笑著,又一次地感受到了臉上略微的「燙」。

其實這樣的尷尬,不單單是在青島和在黃島發生過,早前在濟南,在北京,在上海,乃至在國外,也時常會有。記得上小學時,我和幾個小夥伴兒就經常到「一中」旁邊的「書房」里去抄好看的精華故事和流行的歌曲詞譜。

那個時候,課外的教育資源實在是有限得很,當我們的「下策」被書店的服務人員得知,她們擔心我們搞破壞,就嚴令禁止我們帶筆進店抄書。我們幾個小孩兒只好謀劃著如何高效率地「配合」,偷偷地實現一個又一個的「小小夢想」。

記憶的翅膀,可以載著我們飛到幾十年前的童年時光,也讓生活於「思迥異、行不同」的「自媒體時代」的我們,在留戀之中,更加地懷念那樣一個相對純凈的閱讀空間和身處時情時景的心態體感。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第一次看到美國作家加布瑞埃拉·澤文的這句話,是2015年在曲阜師範大學(曲阜校區)的校園書店裡。記得那一天午後,我靜靜地沉浸在一方狹小的知識樂園裡面,用心地感受生命時段中如陽光般溫暖的美好和尋覓到質樸純真後的無限遼闊。

後來,當我在黃島書城「似曾相識」地讀到這句出現在「寫給全世界真正愛書者」的《島上書店》一書中的智識雋語時,立刻被字裡行間迸發出的無限暖意所籠罩:那間極富有維多利亞風情的小屋,那塊懸掛在門廊上的褪色招牌,那些給人以「起死回生」的勇氣以及諸多匯智擷英的句段言語,無一不令人動容。

在我看來,如果說書籍是知識的海洋,書城就好比是我們的「半個書房」;如果說書籍是人類忠誠的朋友,書城就好比是我們溫馨四溢的靜雅殿堂。當然,藏精納良的書城,它也是我們每個人在行進的過程中不斷掇拾英華、「脫孤」向上和「活到老、學到老」的魔力「磁場」。

走進「半個書房」,用心地捧讀,才會拾獲芳華。而一些身在「書房之內」,心卻在「書房之外」的人們,往往認識不到,正是因為裡邊有著睿智閃爍的靈光和精神激勵的力量,用心閱讀者才可以在人生中最為黯淡的角落裡,抓取到一幀鮮月篩下的點點光影;也才可以於某個低落的黃昏中,咂摸到輕靈和厚重激揚起的陣陣芬芳。而過於「注重形式」的人們,即使是身處精美之室,想必也難覓「真、善、美」之書香。反而,那些自詡的博覽群書和不自知的急功近利,會越發明顯地傾倒出自身的裸俗和淺薄,而惡性循環地成為暴露無疑的謬解和沉痾......

古人亦有言:「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車馬多如簇,書中自有顏如玉......」意思大概是:讀書「立功」是當時個人騰達的一條絕佳路徑,待到功成名就之後,方可獲取財富和美好。

當然,對於這些近似有些「落入俗套」的追求,在今天看來也是不可否認的「客觀存在」,只是仍有太多的人過分曲解了其中深意,妄想拿好似「無罪有過」的書本來裝點門面,用「刻意美化」自身陋俗的所謂「書房」去自欺欺人。

去自己的那「半個書房」看看吧!也用一點點光,溫暖那一顆顆真正求知若渴的心,自化陋弊而達己達人。但請不要和「原來的我」一樣,讓臉上那麼得「發燙」......

于振邦,大學英語教師,國家一級企業培訓師,國學文化愛好者。撰寫專著兩部,獲批專利兩項,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

本期參與編輯

主編:靜 秋

排版:靜 秋

校稿:裴 珊

複審:劉培蕊

發布:劉培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在黃島 的精彩文章:

一首歌一世情

TAG:家在黃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