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最信任的錦衣衛老大,怎是首鼠兩端的三姓家奴?

崇禎最信任的錦衣衛老大,怎是首鼠兩端的三姓家奴?

向敬之

為難南明通北使團順利進京的老熟人,為崇禎朝的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

錦衣衛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一大發明,最初是為了收集軍政情報而設,建置的目的是針對不法之臣進行特務工作。《明史·刑法志》記載:「胡惟庸、藍玉兩案,株連且四萬。」這就是錦衣衛在明初的最大成績。他們短短几年便為朱元璋解決了兩大侵害皇權的潛伏大佬。

皇帝的絕對權威,得到有效的維護,那麼就要做有力的拱衛。明成祖朱棣篡位成功,將洪武二十年廢除的錦衣衛重新設置,於是錦衣衛成為了侍衛皇帝的專門機構。我們在影視劇,如《錦衣衛》,如《綉春刀》,看到錦衣衛一身飛魚服、一把綉春刀,煞是威風。他們是工作在皇帝身邊的特勤人員。其帶頭大哥指揮使大人,身著蟒袍,腰纏玉帶,直接對皇帝負責的,官職為正三品,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擔任。

《綉春刀》王千源組錦衣衛天團

駱養性的指揮使,是世襲其父駱思恭之位,做了錦衣衛指揮使二代。駱思恭自萬曆十年就在錦衣衛工作,為萬曆朝鮮之役輸送了大量的情報人員,後來在泰昌元年的「移宮案」中,配合東林黨魁、朝廷重臣楊漣、劉一燝和太監王安,護衛皇長子朱由校順利繼位,毀滅了李選侍和李進忠欲挾幼主以令天下的陰謀。

李進忠改名魏忠賢,與熹宗乳母客氏「對食」,夤緣變成了司禮秉筆太監,專擅朝政,在打擊東林一黨時,陷害駱思恭至死,安排親信田爾耕接任錦衣衛指揮使。

田爾耕,為魏忠賢「五彪」之一,專主殺戮,陰險歹毒,短短兩年間便被累加少師兼太子太師,最終被上台的崇禎帝以閹黨主犯處死。

作為忠臣之後,駱養性襲任父職,做了大內高手的帶頭人,無疑是深得崇禎帝的信任和重用。他雖不及田爾耕進位三孤之列,但也被升至左都督,加太子太傅。

本是三品官員,因此升遷加銜,駱養性也是位極人臣,影響朝野。崇禎十四年九月,前首輔周延儒被召還京師,重新組閣,復為首輔,加太子太師,進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他想將駱養性援引入閣,卻遭到了次輔、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吳甡的強烈反對。

二輔為駱養性,爭得面紅耳赤,於是把此事鬧到了崇禎帝那裡。

崇禎有意支持親信駱養性入閣。

吳甡直言不諱:廠衛入閣,弊大於利,駱養性為錦衣衛中人,不能入閣!

曾遭皇帝的另一個親信溫體仁排擠出閣的周延儒,幡然醒悟,隨之附和吳甡。

崇禎無法,便不強求。

然因此事,駱養性既恨吳甡攔路,也怒周延儒不爭。雖然他已是一品大員,扼守禁中,比周延儒、吳甡還容易見到皇帝,甚至周、吳要想一睹天顏也需要他不刁難。但他的工作主要在朝堂之外。閣臣輔政,協助皇帝處理國家軍政要務,負責朝廷用人行政,自然比他一個高配的指揮使要顯赫得多。

時行人司副熊開元因求職光祿寺丞,遭到周延儒搪塞拒絕,因為多次彈劾周延儒排除異己、安插心腹:「輔臣心事明,諸臣流品亦別。陛下若不察,將吏狃情面賄賂,失地喪師,皆得無罪,誰復為陛下捐軀報國者?」(《明史·熊開元傳》)

中層幹部叫板內閣首輔、皇帝救星,很快引發了一次大規模的廷議。

大理寺卿孫晉、兵部侍郎馮元飆等紛紛指責熊開元誣陷朝廷柱國首輔:「首輔多引賢者。首輔退,賢者且盡逐。」這是契合崇禎公開執師禮事周延儒之舉,期待其力挽狂瀾拯救大明劫。

熊開元欲言還休的攻擊,徹底激怒了崇禎帝。

崇禎下令錦衣衛,逮捕熊開元下獄。

駱養性與熊開元是老鄉,好不容易逮住了這個不怕死的人瘋狂攻擊周延儒。於是,他火速結案,草草了事。

電視劇《江山風雨情》崇禎劇照

這回,崇禎帝不高興了,說:熊開元構陷中傷輔弼周延儒,使朕孤立於上,好方便他暗中行私,這其中一定有主使者。駱養性不加刑拷打,就是嚴重瀆職。

崇禎將此案發還錦衣衛,責令駱養性嚴加審訊,不出結果不罷休。

結果,駱養性為了交差,授意同僚將熊開元和另外一個下獄官員活活打死。

同僚問為何,駱養性說是奉了皇帝的密旨。

這是玩忽職守、草菅人命,還是泄憤不成、殺人滅口?

茲事體大,同僚不敢盲從,怕惹禍上身,於是勸告駱養性不要步了田爾耕、許顯純的後塵,繼續像天啟末年那樣大搞冤假錯案。想必,這位同僚也會提及駱父思恭是如何正直無私,田爾耕等是怎樣不得善終。

同僚一番話,養性一身汗。這樣也就保住了熊開元的命,也為後來南明唐王政權留下了一個不肯就職的東閣大學士。

駱養性雖然狡詐多變,但又膽小如鼠,他卻把這一次對話告訴了另一個老鄉、戶科給事中廖國遴。廖國遴是周延儒的心腹,於是將此事說與兵科給事中曹國直。

曹國直人如其名,忠貞於國,為人耿直,於是給崇禎帝上疏彈劾駱養性:「歸過於君,而自以示恩,若無此旨不宜誣謗,即有之不宜泄,請誅養性。」(《清史列傳·駱養性傳》)

結果讓人更加驚詫:「疏入,留中。」

就曹氏一疏而言,駱養性犯了三個該執行殺千刀的罪名:

一是讓皇帝背負罵名,而彰顯自己私德。此為欺君之罪。

二是沒有密旨卻稱密旨,他誣謗定罪。此為矯旨之罪。

三是有密旨而違抗密旨,泄露機密。這是泄密之罪。

此事蹊蹺,按理自負的崇禎該自證清白,處死駱養性。

然而,崇禎帝不怒也不罰,反而息事寧人。

看來駱養性所謂密旨一事,崇禎帝心知肚明,確有其事,唯有不了了之。或者說,駱養性矯旨殺人,崇禎帝暗有此意,被他心領神會。

躲過一劫的駱養性,終於在崇禎十六年逮住了一石二鳥的機會。他先是聯手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陳演構陷吳甡奉命督師湖廣卻拖延罷任,使之下獄議罪,遣戍金齒;繼而告發周延儒督師通州,不戰而假傳捷報,被罷任召回,然「養性復騰蜚語。帝遂命盡削延儒職,遣緹騎逮入京師」(《明史·周延儒傳》),不久周延儒自縊官邸,傳旨監刑者正是駱養性。

兩個月後,負責守城的駱養性放棄抵抗,方便了李自成順利攻陷京師。駱養性主動跪在了李自成的腳下。清朝史官不客氣地說:「養性從賊!」(《清史列傳·駱養性傳》)

李自成與劉宗敏

李自成、劉宗敏並沒有因為駱養性的順從,而不讓他捐銀助餉。駱養性無法,一次性交付了三萬兩銀子。

四十二天後,李自成敗退出京,駱養性約定御馬監張太監出城迎接多爾袞的大軍,同時與錦衣衛都指揮使同知王鵬沖為清軍組織了一支聲勢浩大的儀仗隊。

駱養性跪拜攝政睿親王,只報前明官職,引導多爾袞進入武英殿。多爾袞需要一個熟悉紫禁城的降官拱衛皇宮,於是命其繼續擔任錦衣衛指揮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敬之 的精彩文章:

南明君臣積極響應多爾袞議和,選人和定調卻各懷鬼胎

TAG:向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