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拍出陽光的溫暖感?試試這 3 大套路!

如何拍出陽光的溫暖感?試試這 3 大套路!

今年的冬天十分寒冷,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利用鏡頭來尋找溫暖。

事實上,由於對比的關係,冬天的太陽更容易拍出「陽光的感覺」,只要你掌握一定的技巧,遵循一定的套路,出片是很容易的事情。

今天,小編為您分享了 3 個最容易拍出「陽光的感覺」的套路,以及相關的技法要點和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吧!

1. 剪影與半剪影

要拍出「暖」的感覺,選擇日落/日出的「魔法時刻」逆光拍攝,效果最好。這個時間段里,陽光的色調是最暖的。

最好再選擇半透明、體積小而數量多的景物,如麥穗、花朵等進行逆光拍攝,不僅能勾勒出金紅色的華麗輪廓光,質感也相當出眾:

但是,這種拍法往往要面臨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控制曝光。

日落時的整體光照本就不足,為了突出太陽,往往還要讓它進入畫面,光比更是會進一步加大,你很難同時兼顧亮部和暗部的細節。

如果你手頭沒有中灰漸變鏡等器材,又不會 HDR 技術,面對這種情況,不放另闢蹊徑,採取一種省事的辦法:剪影/半剪影化。

保留少量暗部細節的「半剪影化」

具體操作不難:對著最亮部(太陽)點測光,你就可以完成對暗部的剪影化了;你也可以選擇保留部分暗部細節,進行半剪影化。

那麼,什麼情況下應該剪影化,什麼情況下應該半剪影化呢?

剪影化是很挑景物的,你需要尋找本身具有形態美的景物,再調整拍攝角度和構圖,讓背景簡潔一些,拍攝效果會更好。

簡潔而具有形態美的景物,剪影化效果好

如果畫面本身的景物數量多,種類雜,剪影化的效果並不好,還是保留部分暗部細節吧。

景物數量多而雜,剪影化不好看

保留部分細節,看起來好多了

2. 眩光與耀斑

如果不想讓地面景物黑乎乎的,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讓太陽過曝。

大家都知道,大面積過曝並不好看,但你可以通過景物遮擋或取景框裁剪,讓太陽只露出一部分,維持一個很小的畫面比例。

這樣處理,即使太陽過曝了,對整個畫面的影響也不大,反而特別有陽光的溫暖感:

小部分過曝不僅不難看還很有 feel

不過,這種手法可能會帶來一些額外的「副作用」,那就是眩光。

所謂眩光,就是一些在「不應該出現的地方」出現的幾何形狀的光斑,如下圖紅圈處所示:

對於這一現象,有的人討厭它,覺得它讓整個畫面脫離了自己的掌控,是對畫面效果的「破壞」;而另外一些人卻喜歡它,覺得這樣更有陽光的感覺。

到底哪一方是正確的,眩光到底是好還是壞呢?這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法說誰就說對誰就說錯,只看你需要不需要。

眩光其實也可以很美

如果你不需要眩光,那就用好一些的定焦頭拍。好鏡頭往往有減少、消除眩光的結構設計,配合遮光罩使用能有效避免眩光。

如果你需要製造眩光,就反其道而行之讓你的鏡頭結構複雜些,比如說用變焦頭或者加裝濾鏡;越劣質的濾鏡,越容易產生眩光。

放塊接近報廢的破 UV 鏡,眩光一下子就出來啦

3. 星芒特效

比起一個過曝的圓球,把太陽星芒化,拍出「光芒四射」的效果,逼格顯然更高。要想拍出這一效果,你需要注意這幾個問題:

把太陽變成「點光源」

星芒化特效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光源要接近點狀。

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廣角頭拍攝大全景,這樣太陽的畫面比例就會變得很小,接近點光源形態:

你也可以用其它物體如屋檐、山峰、樹叢遮擋太陽,讓它只露出一小部分;或者把太陽安排在畫面的角落,用取景框遮擋。

這樣一來,太陽在畫面中的比例會變得很小,接近點光源形態,同樣能拍出星芒化的效果:

選擇足夠小的光圈

大光圈會使光源趨於擴散,太陽本體變成一個蓬鬆的大光球;而小光圈會讓太陽本體的「光球」變小,開始出現「星芒」。

那麼,需要多小的光圈呢?一般來說,f/11 左右就可以拍出星芒了;f/16 的星芒就已經很明顯了。越小的光圈,星芒的射線也就越長:

多說一句,星芒的「射線」數量,與鏡頭的光圈形狀有關。比如說,六邊形的光圈,就會出現 6 條射線,以此類推。

一般來說,「牛頭」會把光圈做得盡量接近圓形,這樣反而不利於拍攝星芒;而「狗頭」的多邊形光圈,對這一題材反而更為適宜。

以上就是本期要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轉自實用攝影技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影吳師自通 的精彩文章:

手把手教你拍年會!

TAG:攝影吳師自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