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半的女兒一大早跟我說:「媽媽,我不想讓你死」
我完全想像不到三歲半的女兒,一大早睡醒,跟我說:「媽媽,我不想讓你死」。
早上跟平時一樣,起床洗漱,然後準備叫女兒起床,喊了幾聲沒反應,想到昨天關注了Michiael錢兒頻道,就播放了Michsel錢兒叫起神器,聽到小朋友精神滿滿的聲音,女兒馬上睜開了眼睛,看來蠻有效的嘛~我心中暗喜~
穿好衣服來到洗手間,妞妞踩上板凳準備刷牙,可是,突然,她睜大眼睛,回頭看著我,無比深情的跟我說:「媽媽,我不想讓你死!」
我的天哪!老娘還不到30,我還沒打算死啊。。。
但是,考慮到死亡這個問題,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而且我完全想像不到,我三歲半的女兒會跟我說出「死」這個詞,我很好奇她是怎麼知道這個詞語,並且跟我說出這句話的。於是我問她:
「你怎麼知道死亡呢?」
「因為,昨天我們老師給我們講故事,有一個小朋友的媽媽有病毒,就死了」。
「哦,原來是這樣,他媽媽生病了死了么?」
妞妞很可憐的表情,嗯了一聲
「那他媽媽是不是年齡很大了?」
「是的」
「那你為什麼不想讓媽媽死呢?」
「我就是不想讓你死。。。」
對話到這裡,我已經知道孩子是聽了老師講的故事,知道了死亡,她擔心自己的媽媽也會生病死掉。我看著他的表情,感覺到她真的很擔心,也有點害怕。可是,我當下又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她,就跟她說:「媽媽很健康,媽媽先不死(*/ω\*),媽媽會一直陪著你長大的~」
早上我跟她說這番話的時候,覺得很好笑,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打完上邊這些文字,我突然有點想流眼淚的感覺。(當了媽媽,是不是都變得這麼敏感?)
我在想,一個三歲半的孩子,想像到自己的媽媽可能會像故事裡的人物一樣,生病,死亡,離開自己,想到這些,孩子肯定很傷心,才會一大早跟媽媽說,不想讓媽媽死,孩子的情感體會竟然是這麼的完整,並且能夠如此直接的表達。
有時候,孩子會突然跟我說,媽媽,我好愛你,我也愛爸爸。每次聽到這些,我都很驚喜,一方面是我自己可能是由於從小的家庭教育環境影響,很難這麼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感情,所以聽到這麼赤果果的表白,我多少有點不適應~另一方面,我又覺得,孩子對父母的愛多麼的誠摯,雖然我也是受愛的教育理念熏陶的媽媽,但是還是時不時的受不了熊孩子的困擾,對她霹靂吧啦一頓嚷嚷,甚至動用一些小小的懲罰措施,但是,對孩子來說,好像能天然遺忘父母所有的不良養育方法,總讓我感慨,小孩子對父母,才是真正無條件的愛。
可是為什麼我感覺人越長大越自私呢?慢慢的把愛的習慣遺忘了呢?
我現在回想我自己跟父母相處的時候,發脾氣的次數都數不清楚了。很多時候,我們面對時親人,總報之以壞脾氣,而對於陌生人卻以禮相待?之所以這樣,其實不就是仗著他們對自己的愛,仗著他們會容忍我們的壞脾氣么?如果對普通朋友那樣,很可能連朋友也做不成了,但親人始終是親人。
想起小時候聽的一個故事: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男孩,每天都會發脾氣,她的父親給了他一袋釘子,讓他每次發脾氣之後,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枚。第一天,男孩定了37枚釘子,慢慢的,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發現控制脾氣實際上比釘釘子要容易得多,終於有一天,她一根釘子都沒有釘,他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父親說:「從今天開始,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脾氣,就可以拔掉一根釘子。」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最後釘子全都拔光了。父親帶男孩來到籬笆邊上,對他說:「兒子,現在你把釘子留在籬笆上的孔洞全部弄掉,恢復原樣吧。」
男孩為難的說:「父親,這是不可能的」,父親點點頭說:「你看籬笆上的那些孔洞,每當你向別人發脾氣,說狠話,就像在別人心裡釘一顆釘子,儘管釘子已經拔除,你自己也淡忘了釘下釘子的原因,早就不生氣了,但你對他人造成的傷痛卻像這些孔洞一樣,無論如何彌補也都無法癒合。」
我記得這個故事很久以前就聽過,今天再看,卻又有了新的感受,我在想我給我的家人心裡釘了多少釘子,出於愛的包容,他們依然愛我,但是,原本,我可以不去釘這些釘子,不去傷害最愛我的人。
生活,總會給我們舊的故事以新的感受,我們好像總在想怎麼樣教養孩子,可是,每次孩子給我帶來的驚喜和感受,都讓我可以反思人生,孩子,其實給了我們第二次人生的機會,讓我們有機會回到自己的童年,重新思考。
※中國移動不再是以前輝煌的中國移動,網友大呼傷透了心:你變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