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艾滋病與病毒研究所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艾滋病與病毒研究所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艾滋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傳染病之一,2016年WHO數據統計,全球新增患病210萬人次,全球新增死亡110萬人次,至今無有效的預防及治癒方法。剛剛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的「艾滋病病毒與宿主天然防禦因子相互作用新機制的研究」項目負責人於曉方12日向吉網、吉刻APP記者介紹,「目前,已有不少製藥公司利用我們的研究成果在研製開發新葯。」

據了解,2010年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引進國家「千人計劃」病毒學家於曉方並組建科研團隊,依託該院不斷完善的科研平台,這個團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在『HIV病毒非結構蛋白與宿主天然防禦因子相互作用新機制』這個項目的研究過程中,團隊成功發現了E3泛素連接酶,成為HIV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在疫苗研發方面,我們以本成果發現的CRF08_BC毒株設計的DNA和MVA疫苗,是我國第一個進入I期和II期臨床的艾滋病疫苗,為其他相關研究提供了範例;在藥物研製方面,對設計治療性中和抗體及抗艾藥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於曉方介紹說。

於曉方告訴記者,HIV病毒的靈活性極強,善於利用宿主體內的資源。病毒非結構蛋白與宿主細胞內源蛋白結合,形成E3泛素連接酶,以此克服宿主體內的防禦因子,進而摧毀先天免疫系統。

通俗地講,宿主防禦因子就是宿主體內的防禦戰士,負責抵抗病毒侵害,但HIV病毒很聰明,它將宿主體內的「刀槍棍棒」為己所用,「以彼之矛,攻彼之盾」。E3泛素連接酶發現後,另一個難題又擺在團隊成員面前,就是E3泛素連接酶的內部構成。對著這個方向,團隊成員再次啟程,終於成功發現和鑒定了細胞轉錄調控因子CBF-β在HIV-1病毒形成E3泛素連接酶的調控作用,由此徹底解開了E3泛素連接酶的「神秘面紗」。

於曉方總結說,這一系列的發現對HIV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貢獻和意義,其揭示了病毒拮抗宿主天然免疫反應有效機制,為創新性藥物的開發提供了方向。

「當前,HIV病毒潛伏的機制和疫苗的研發仍是兩大難題。」於曉方表示,接下來他們團隊將繼續深入探索,爭取在新的領域實現突破。

目前該團隊已獲得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計劃)、教育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125專項)、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資助。

吉網 吉刻APP記者 賈子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區域一點通 的精彩文章:

TAG:區域一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