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幾個令人起敬的遺言

幾個令人起敬的遺言

1.漢文帝

「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

這句話出自漢文帝的遺詔,文帝的遺詔用這句話作為開頭,用來闡述自己的死是自然之事,不要為此大興陵墓,叨擾百姓。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看胡歌主演的《神話》。天下萬物,有死有生,本是自然之事。漢文帝之前諸如道家學者等很多知識分子都有類似的觀點,然而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上位者,作為皇帝,漢文帝能對死亡平淡視之。從古至今,皇帝是最怕死的一群人,煉丹、服藥,叩求神明,祈求上天,讓臣下山呼自己「萬歲」,然而「自古何時有萬歲天子」?諷刺的是,皇帝的平均壽命並不高,歷史上不得善終的帝王比比皆是。漢文帝應該是歷史上第一個要求喪事從簡,平淡對視死亡的皇帝,給後世起了一個很好的表率。

2.李芾

「吾豈昧於謀身哉?第以世受國恩,雖廢棄中猶思所以報者,今幸用我,我以家許國矣。」

「吾力竭,分當死,吾家人亦不可辱於俘,汝盡殺之,而後殺我。」

李芾是南宋末年抗蒙將領。南宋末年,蒙古攻佔了湖南大部,李芾在此時被任命為湖南潭州知州,阻擋蒙古大軍,有人勸他別去上任,他說了上面的第一句話。後來敵眾我寡,城破在即,他對部下說了第二句話後,舉家自殺,潭州百姓在知道李芾自殺後,也多舉家自殺。

明朝的顧炎武有亡國和亡天下的觀點,他說「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在我看來,前期蒙古文明的確較為落後和原始,在蒙古滅伐鄰國,乃至元朝統一中國的過程中,無數漢人遭到屠殺。對於當時的宋朝人來說,這算得上亡天下。而李芾對外戰爭中氣節堅貞,無懼死亡,稱得上是大勇大義之人。

詩人鄭思肖有一首詩讚頌李芾,我很喜歡:

舉家自殺盡忠臣,仰面青天哭斷雲。

聽得北人歌里唱,潭州城是鐵州城。

作為第一個亡於少數民族的漢人朝代,不得不說,在對外戰爭方面,宋朝是一個充滿悲情的朝代,但也是一個有氣節的朝代。

3.楊繼勝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楊繼勝,字仲芳,號椒山,明朝人,嘉靖年間他上書皇帝彈劾權奸嚴嵩「五奸十大罪」,結果卻被誣陷下獄。不久就被棄市(在鬧市執行死刑),臨死前他作了這首詩,這也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首詩。

楊繼勝很有氣節,他在受廷杖刑罰前,有人給他蟒蛇膽,希望能幫助他挺過去,他直言拒絕,說:椒山自有膽,何蚺蛇為!(我自己有膽,何必吃蟒蛇壯膽?)楊繼盛在監獄中遭受毒打,半夜創傷發作,他就摔碎瓷碗,用手拿碎片割腐肉。肉被割盡,筋掛膜,他又用手截去。為他持燈的獄卒顫抖欲墜,楊繼盛卻意氣自如。這情勢,與刮骨療傷的關公相比也不遑多讓了。

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唯公道之獨恃,寧為權奸所並嫉。這句話形容楊繼勝,倒是挺貼切。

4.張煌言

「好山色」

張煌言是明朝末年人,歷任明朝兵部左侍郎、兵部尚書。他畢生抗清,志節堅貞,無奈大廈將傾,最終抗清失敗。他被清軍押赴刑場時,臨死前,他望著不遠的吳山,稱讚是「好山色」,然後坐著被殺。後來有人收斂了他的屍骨,把他埋在了西湖,與岳飛、于謙埋在了一起,他們三位也被稱為「西湖三傑」。

古人說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其實慷慨赴死已經彌足珍貴,更何況像張煌言一樣從容就義更是少之又少。

國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漸將赤手分三席,擬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

5.吉鴻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這個曾經胸前掛個牌子寫著「我是中國人」的愛國將領,沒死在抗日戰場上,倒是死在了軍統特務手下,臨刑前,他作了這首就義詩。

兄弟鬩牆,以使外人得利,可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那些年我們讀過的書——《菜根譚》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