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經典微小說
一、算命
清朝光緒年間,杭州有一位非常出名的算命先生,名叫陳七。由於他的面相術很靈驗,所以大家給他取了一個「鬼眼七」的雅號。
當時杭州有一位富商名叫薛二。他邀了兩位朋友去看相。
「鬼眼七」對薛二的第一位朋友說:「你秋季後會陞官!」
對第二位朋友說:「你一個月後會得財!」
相師看了薛二,大吃一驚,說:「你面有灰泥的顏色,恐怕逃不出五十日會斃命,可能活不過中秋節啊!」
薛二的第一位朋友是衙門的文書。有一天,他行走山路時,聽說巡撫大人到山中打獵,他就駐足觀賞。不久,看見一隻大灰熊追趕一個人。他為了救人,在路旁撿起木棍,直撲上前,與大灰熊搏鬥起來。過了一會兒,又來了好幾位軍爺,才合力把大熊制服。事後才發現:大灰熊所追的人就是巡撫大人,巡撫大人為了感謝他的救命之恩,便保他升為一個小縣的知縣。
薛二的第二位朋友是一位秀才,他的祖父病危,通知在外的子孫回來送終,並且吩咐家人:誰先回家,就把後花園所埋的五千兩黃金送給他。由於這位秀才的孝思很濃,所以連夜趕回故鄉;他到了家門,祖父尚未斷氣,立即贈送他五千兩金子。
薛二眼看跟他一齊面相的兩位朋友都已應驗,認為自己大概難逃惡運了,於是拿出錢財,廣行善事,造橋路,施棺施藥。他想:死亡遲早會來,我有什麼好擔心和憂慮的呢?
有一天,薛二到錢塘江去散步,看見一個人好像想投江,薛二立即上前,把對方抱住,並且問他輕生的原因。
他回答:「我名字叫胡瑞,是揚州人。我集中數位兄弟的資金來杭州買貨,不料昨夜一陣颶風,使貨船沉沒,我雖保住一條小命,但想來想去,無顏返回故鄉,不如一死了之,所以才想投江自盡。」
薛二聽了,好言相勸,並且捐助他二千五百兩銀子。胡瑞請薛二留下姓名,薛二堅辭不肯。
中秋節過後半個月,薛二在街頭漫步,又遇到相師鬼眼七。鬼眼七驚訝地說:「薛先生!你臉上灰泥色不見了!你應死不了了,必定做了大善事,將來還會得上壽呢!」
這時候薛二心裡才明白「相從心轉,為善保壽」的道理。他對相師笑笑,說明原委,並且感謝他指點。
後來,薛二一心向善,活到九十歲才無疾而終。
二、報恩
清朝末年,在一個小鎮上居住著王氏家族和胡氏家族。兩家世代為敵,平日里互不理睬,沒有任何交集。
一天晚上,王虎與胡一從市集里走出來,兩人一前一後走在小路上,始終保持著一定距離。
天色漸漸暗了,走著走著,突然王虎聽見前面的胡一「哎呀」一聲驚叫,原來他掉進黑暗的溪溝里了。
王虎看見後,連忙趕上前去,心想:「無論如何總是條人命,怎能見死不救呢?」
王虎隱隱約約看見胡一在溪溝里掙扎,連忙折下一段枯枝,迅速將枝梢遞到胡一手中。
胡一被救上岸後,感激地說了一聲「謝謝」。然而,胡一猛一抬頭後發現,原來救自己的人居然是仇家王虎。胡一懷疑地問:「你為什麼救我?」
王虎說:「為了報恩。」
胡一聽了更為疑惑:「報恩?恩從何來?」
王虎笑著說:「因為今夜在這條路上,只有我們兩人一前一後行走。剛才要不是『哎呀』一聲,那麼我一定會是第二個掉進溪溝里的人。所以,我哪有知恩不報的道理。」
此時,王虎與胡一的雙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但在解冤過程中,首先伸出友誼橄欖枝那位真的很不容易。因為,包容朋友已屬不易,更何況是寬容敵視自己的人。
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包容,最高的境界則是包容一切。包容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讓,而是察人之難,補人之短,揚人之長,諒人之過。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認他人,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在包容的背後,蘊含的是愛心和堅強,是挺直的脊樑,是博大的胸懷。
包容就是善於寬諒,而善於寬諒就是與人為善。
人之初,性本善。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帶著這份人性之初的美好,一生與人為善……
三、打濕的人生
有一段時間,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煩惱。師父把弟子帶到一片空曠地帶,問:「你抬頭看看,看到了什麼?」
「天空。」弟子答。「天空夠大吧,」師父說,「但我可以用一隻手掌遮住整個天空。」
弟子無法相信。只見師父用一隻手掌蓋住了弟子的雙眼,問:「你現在看見天空了嗎?」
繼而,師父把話題一轉,說:
生活中,一些小痛苦,小煩惱,小挫折,也像這隻手掌,看上去雖然很小,但如果放不下,總是拉近來看,放在眼前,擱在心頭,就會像這隻手掌一樣,遮住你人生的整個晴空。
於是,你將錯失人生的太陽,錯失藍天、白雲和那美麗的彩霞。
弟子終於明白了自己痛苦的根源。
又一段時間,弟子為人處世總是不拘小節,認為小節無關緊要。
一日,師父問弟子:「下大雨和下毛毛雨,哪種天氣容易打濕人們的衣服?」「當然是下大雨。」
弟子回答說。「但生活中,最容易打濕人們衣服的,往往是毛毛雨,而不是大雨。」師父說。
「大雨雨量大,毛毛雨雨量小,容易打濕衣服的怎麼會是毛毛雨呢?」弟子感到不解。
「因為天一下大雨,人們很快就會警覺,帶了傘的便會撐開傘來擋雨,沒帶傘的便會跑到房檐下避雨。
但如果下毛毛雨,人們難以感覺,或是感覺到了,也無所謂,認為這點小雨不足以打濕衣服,於是仍我行我素地在雨中行走,不知不覺間,便淋濕了整個衣服。」
師父說:
為人處世,我們的言談舉止,如一舉手、一投足、一個表情、一句話語,這些都像毛毛細雨,看上去很小,但如果不引起注意,不引起警覺,就會在有意無意間打濕別人的『衣服』,傷害到別人,同時也會因此打濕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的人生蒙受災難和損失。
弟子終於明白了,毛毛雨之所以容易打濕人們的衣服,是因為人們放鬆了對毛毛雨的警惕。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千萬不要小瞧了微小細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四、知足
海邊,有個年輕人,撿了一條遺棄的漏船,補了又補,可以出海打魚了。每天唱著歌出海,即使空網而歸,下了船,躺在沙灘上,曬著太陽,唱著歌,非常快樂。
有個魚販,住在岸邊的別墅,每天早出晚歸,回到家後,總是忙著算今天賺了多少、失了多少,整天愁眉苦臉。每天看著大海和天氣,擔心魚價的漲跌,根本沒有一時一刻的快樂。
魚販的老婆,聽見年輕漁夫的歌聲,羨慕年輕人,怎麼這麼開心。
魚販看見漁夫每天早上出去打魚,唱著歌回家,自己卻每天擔憂,一點也不開心。
魚販非常困惑,心想,我擁有這麼多魚,可這麼不快樂;他一條魚都沒撈著,怎麼這麼快樂。
魚販覺得要好好找出原因,找個方法讓漁夫也不要太高興。
魚販對老婆說,我有辦法試試他,是不是老天真的厚待他。
趁漁夫在岸上唱歌,魚販偷偷在漁夫的小船上,放了一大塊金子。
太陽落山,漁夫回到小船上,一眼看見這塊金子,喜出望外,這是老天給的禮物嗎?
漁夫手裡掂著這塊金子。這塊金子,可以換掉這條補了又補的漏船,換一條大船,這樣他每天都可以打上一船魚,然後再買更大的船,雇幾個漁夫,為他去打魚。
船,越換越大,整個大海的魚,都可以屬於他了。他在岸上做最大的魚販,把魚價壟斷了,他就可以是岸上最富有的人了。
漁夫想了整整一夜,那一晚他忘了唱歌。魚販在外面一直觀察,他明白了讓漁夫不再唱歌的原因是什麼。
從那夜起,漁夫就有了煩惱心,再也聽不見他唱歌了。他賣了漏船,用那塊金子,負上高利貸,買了一條大船。扛了一大筆債務,每天活在壓力下,他再也快樂不起來了。
魚販的老婆再也沒聽見漁夫的歌聲。她從窗口看見漁夫下了船,面有憂色,心事重重。
她問老公:「你是怎麼做到的,讓他也像我們一樣,不知快樂為何物。」
魚販說:「我只不過是讓他擁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這樣就引發了他的貪慾。貧多一點,就是貪,他就再也沒有了快樂。」
很多年以後,漁夫也成了魚販,住在岸邊的別墅,忙著算錢,整天愁眉苦臉。他每天看著大海和天氣,擔憂魚價的漲跌。他有太多的憂。內心沒有一時一刻的安靜,沒有一時一刻的快樂。
一場龍捲風讓幾條漁船觸礁,損失慘重。漁夫心情糟透了,一臉焦灼,到沙灘上踱步,碰到一個流浪漢在沙灘上唱著歌。
他想起了自己無憂的日子,問流浪漢:「你一無所有,怎麼這麼快樂呢?」
流浪漢說:「怎麼會一無所有呢,我有沙灘,有陽光,有健康,衣食無憂。」
漁夫略有所悟,這個世上,只有知足,才能快樂。知足常樂,不是說說,而是每時每刻,內心真的知足。
他看著快樂的流浪漢,本來他也是這樣知足常樂的人。他再也回不到從前,再也回不到他的本真。從那一塊金子開始,他不再知足。
那一塊金子,奪走了他的快樂。
而那塊金子,又是什麼呢,讓人這樣輕易而又徹徹底底,丟失了本真,丟失了快樂,丟失了內心的寧靜。
從那以後,他在每條船上,都刻上「知足」二字。他知道,對抗壓力,唯一的葯,就是「知足」。
慾望,是永遠也不能滿足的。永遠不知足,是一種流行病。我們仔細一看,身邊沒有知足的人,包括我們自己。
我們來到世上,每天忙忙碌碌,無非為了內心快樂。而我們沉迷於外相,一生都在向外找尋快樂。我們不停地抱怨,壓力山大。這些壓力,細細想來,不是別人給的,恰恰是自己給自己的。一生就這麼過了,沒有幾個快樂的日子。
或許,每天醒來,讓自己「知足」三分鐘,真心地對自己說,「我們擁有的已經足夠了。
知足,才能無憂。無憂,才能心靜。心靜,才能自在。自在,才能發自內心的快樂。
TAG:清苑竹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