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暖心回歸,留學狗又該隔著屏幕流口水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暖心回歸,留學狗又該隔著屏幕流口水了

說起《舌尖上的中國》,作為中國美食記錄片的標杆之作,那簡直就是——減肥死敵系列!一看就餓系列!做夢必出現系列!

時至今日,《舌尖上的中國》的這句話始終令我無法忘懷:吃過早茶後,她主要的任務就是準備晚飯。

這不就是我夢想的生活嘛?!

想當年主頁君的Final周,就是看著《舌尖上的中國》、啃著三明治熬過來的,還安慰自己說,「加油鹿小葵,你吃的不是冷掉渣的三明治,是熱氣騰騰的蟹黃小籠包」....

現在,好消息再度來襲!令無數留學生夢回縈繞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就要與大傢伙見面了!

先讓主頁君雙手送上冒著熱氣的1分鐘官方宣傳片

「在美食中嘗百味人生,在影像里品味道中國。」

微距拍攝下的美食,冒著熱氣,湯汁翻滾著,香味似乎都要溢出屏幕,一下子湧起了那些關於舌尖系列美食的記憶...

一入「舌尖」胖10斤

江蘇靖江的蟹黃湯包,薄薄的一層晶瑩剔透的皮,微微一晃,依稀可以聽到湯汁碰撞皮兒的聲音,用筷子輕輕一戳,吸入鮮美的湯汁….

咕嚕咕嚕冒著泡的聲音猶如在耳邊縈繞,香美的氣味瞬間就能讓人閉上眼睛,每一寸生蚝肉都透露出食物不容浪費的高貴。

趁熱拿手翻開螃蟹殼,露出金燦燦的蟹黃,略帶腥味的鮮香,在齒間爆裂,瞬間達到巔峰。

冬日裡讓人爽到爆的麻辣火鍋,兇猛地侵略著我們的味蕾,夾一口涮好的牛肉放進嘴中,感受滑嫩的口感,在被辣得大汗淋漓的同時,品味肉的鮮美。

香螺是煲湯的上好材料,加入雞肉慢火細燉,每個香螺飽滿到滲出海味特有的醇美,加入雞肉的濃郁,單是嘬湯,足矣。

紅糖小棗配上葡萄香蕉等甜果高溫混合熬制,在濕冷的天氣,一碗熱氣騰騰的甜糟羹,粘稠甘甜,誘惑難擋....

桂花糯米藕是一道蘇州甜點,香甜糯口,甜而不膩,桂花的清香配上藕片糯米的黏軟,在舌尖上暢快綻放。

每一道在《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都令人口水直流,難怪第三季會備受各路小夥伴們的期待

就連老外看過《舌尖》之後,都開始瘋狂追逐中國美食,雖然他們紛紛跑到YouTube上的舌尖視頻下點了dislike,但留言原因竟是「吃不到」。

其實,《舌尖上的中國》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不僅僅是因為美食,更多的是因為一種情感寄託

其說痴迷「舌尖」

無非是對家鄉的思念

Amy在美國留學近三年,每一季每一集的《舌尖上的中國》,她都不曾落下,「有時候看著看著,眼淚就掉了下來」,她說,「這不是一檔普通的美食節目,當然也不是一份吃貨指南,它更像是一檔情感節目,將我們的記憶和美食聯繫起來」。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季第四集的《家常》,讓她回憶起了媽媽做的番茄牛腩和酸辣熗土豆,提起自己的廚藝,她還有些得意,「畢竟我可是靠著自己的番茄牛腩差點拿下房租減半的人」。

原來她在美國是住在寄宿家庭,剛去的時候覺得美國的食物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味道很不好,於是自己跑到廚房裡做了一頓,恰好那天房東一家人都在,Amy就招呼了大家一起吃飯

結果,吃完這頓飯後,房東完全被天朝美食迷住,握著Amy的手說,「房租減半換一周兩頓番茄牛腩成么」。雖然知道房東是在開玩笑,但她還是很開心。

SiSi來美國還不到一年,「我就不會做飯,但我喜歡看美食類節目,尤其是大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看」,她說,「這叫激勵減肥法」。

她說,美食節目的基本套路都差不太多,無非就是一個「沒見過什麼世面」的主持人絮絮叨叨地站在廚師旁邊:「鯧魚一條,料酒兩勺,醋少許...」,然後便是看似專業的評委夾兩筷子,放到嘴裡抿兩口,故作深沉地說道「嗯,口感不錯」。

「看起來是挺好吃的,但是反倒拉開了我和食物的距離,但是舌尖上的中國不一樣,就是小海鮮那期,看到甜糟羹,我就想起我奶奶了,不過我覺得她蒸的螃蟹最好吃,其實主要是我們蘇州的大閘蟹真的很肥」。

阿呷說自己當年考SAT的時候來北京補課,媽媽請假過來陪讀,「挺對不起我媽的,一開始我沒讓她來,但沒過多久,實在是太想我媽做的飯了」,後來,媽媽來北京後,每天變著花樣的給阿呷做飯。

「《舌尖上的中國》有一期是講陪讀媽媽的,雖然我們並沒有他們那麼苦,但是那段日子的狀態確是如此。當時我和我媽租了個40平米的房,我在卧室里刷題,媽媽在廚房做飯,聲音很輕,幾乎沒聽到什麼動靜,飯菜就被端在桌上了,當時我媽最擅長的也是紅燒肉,她特別喜歡擱豆腐乳」。

阿呷回憶道,「現在想想,媽媽那兩個月也是蠻憋屈的,不開電視沒有工作,生活全部重心都是我,除了家裡的廚房就是小區外的菜市場」。

小童今年打算畢業從美國回來了,「其實我適應能力挺強的,平時忙起來,Paper什麼的堆得滿天飛,還有各種social,挺充實的」,小童提起自己的留學生活,還是比較滿意的,「我比較討厭我爸媽管我,平時打電話也聊不了兩句就掛了,無非是問我吃了什麼,少吃點油炸食品之類的,很啰嗦,很慶幸我出國留學了,不過是之前很慶幸」。

「但上次看《舌尖》有一集黃饃饃那期,觸動挺深的,那個老黃有點像我爸,不過現在說來我爸都50多了,我不愛吃黃饃饃,我爸也不賣黃饃饃,但是看完後真的想他,我還是想回到他們身邊」。

其實,對於那些身處海外的留學生來說,看「舌尖」不只是流口水,還會流眼淚。每一段關於美食的記憶無一不跟「情」有關。

而這,也是《舌尖上中國》的成功之處。

正如舌尖上的中國台詞所言:

「所有由美食紀錄片引起的垂涎之心皆可從這裡找到最好的出口,一切思鄉、懷舊、想家的情緒都能在這裡得到最溫暖妥帖的安放。「

」這裡沒有複雜的技法、炫目的配料、精緻的器皿,只有與紀錄片一脈相承的食物本身的質感、美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SIGHT視界 的精彩文章:

TAG:INSIGHT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