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車,來自遠古的呼喚
「水車車水車車水,風扇扇風扇扇風。」這是小時候聽過的一幅對聯。
我相信這不是文人的咬文嚼字,而是一個踩累了水車,坐在田頭搖著蒲扇的農人休息時的自言自語。噓!你聽那水車的車水聲:「吱啞——吱啞——」有如古老的歌謠,細細的,正從遠古傳來……
水車轉動的歷史
民間最早的汲水用具該是「桔槔」。《莊子·外篇·天地篇》中說,子貢南遊,返途路過漢陰時,看到一個老丈人辛苦地抱瓮汲水灌溉,事倍而工半,於是告訴老翁一種省力的器具,名曰「槔」。它的製作方式是:「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掣水若抽,數如沃湯。」也就是用一條橫木支在木架上,一端掛著汲水的木桶,一端掛著重物,像槓桿似的,可以節省汲水的力量。
腦子越用越靈光,從抱瓮灌地到桔槔汲水初步利用器械,國人智慧的火花在農耕實踐中越擦越亮,時至東漢末年,水車正式面世。據說為解決皇城缺水問題,漢靈帝命「掖庭令」畢嵐造的龍骨水車已有輪軸槽板等基本裝置。但是這一發明剛開始時並未運用到農業生產上,而是被安置在都城洛陽一座大橋的西面,用來給市郊南北大道洒水。
三國時期,魏國的工匠馬鈞認真研究了灌溉工具以後,對龍骨水車進行了較大改進,設計了一種新的灌溉工具———翻車。他製作的翻車,可以腳踏,也可以手搖,輕便自如,在臨水的地方都可使用,最重要的是可連續提水,效率很高。到了唐宋時代,人們又利用水力為動力,做出了筒車,以配合水池和連筒使低水高送,不僅功效更大,同時節約了人力。南宋張孝祥《題能仁院壁詩》中大讚其曰:轉此大法輪,救汝旱歲苦。可見此水車對農事幫助之大。到了元明時代,輪軸的發展更進步。一架水車的齒輪可多至3組,有「水轉翻車」、「牛轉翻車」或「驢轉翻車」,可以依風土地勢交互為用。要知道,打東漢三國起,翻車一直依靠人力運轉。至此,利用水力和獸力以為驅動,使人力終於從翻車腳踏板上解放。同時,也因轉軸、豎輪、卧輪等的發展,使原先只用水力驅動的筒車,即使在水量較不豐沛的地方,也能利用獸力工作。另外,「高轉筒車」的出現使地勢較陡峻而無法另開水塘的地方,也能低水高送,有所開發。
車水抗旱的韻味
水車,長3丈有餘,全部木製。要兩三個大力的壯漢才能扛得動。長方箱體,是為水槽。槽內有木鉸鏈,上面每隔半尺裝有方形薄木葉。木鉸鏈環繞在前後兩個風車心一般的葉輪上。
葉輪大的一頭前端入水,尾部出水處緊靠田塍,像騎自行車一樣轉動前端曲軸(有的也安裝一個長長的木把手,站在岸上就可以轉動),葉輪帶動鉸鏈轉動起來,「吱」的響開了。鉸鏈上的葉片刮著水進入水槽,葉片緊貼槽的底部和側壁向上移動,防止水往下流失,不斷依次往上,水就像坐著自動扶梯一樣,源源不斷地從尾部出水口流出,流進了需要灌溉的田裡,乾渴的禾苗頓時「滋滋」地喝開了。
水車車水,怕是鄉村最富韻味和情味的勞作了。瞧——兩個人趴在高高的橫木上,其情味由此而生髮。人趴高處,層層梯田疊呈眼底,風吹過,稻浪起伏可愛。頭戴一頂草帽,遮住了陽光,也遮掩著許多臉色,許多故事。雖然腳踏水車是一樁很苦的差事,兩個人懸在半空,4隻腳飛快地踩著腳蹬,像在奔跑,其實是原地踏步。如果有人稍不經意,趕不上速度,腳蹬便敲在了腳踝骨上,疼得直鑽心。但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年輕的姑娘小伙兒們還是喜愛車水這種勞作,於是許多的風韻故事,便在水車上發生,在稻花香里發展與演繹了。
段續和蘭州水車
蘭州水車,又名天車、翻車,也叫老虎車,距今已有400餘年歷史。蘭州水車酷似巨大的古式車輪,輪輻直徑大的將近20米,小的也有10米,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成為蘭州黃河沿岸惟一的提灌工具。1952年蘭州水車達到了全盛時期,黃河蘭州段水車已達252輪之多,尤其是廣武門至雁灘河段,更是水車的集中地,單輪、雙輪、三輪、五輪等,多達幾十架,所以這裡又名水車園,當時的蘭州也成了名副其實的「水車之都」。
水車之於蘭州要從蘭州的地勢說起。黃河從青海進入甘肅,自西南流經蘭州市境,畫出一大弧,又從東北出境,全長150公里,兩岸為由階地組成的黃河谷地:一級階地高出河床3~5米,二級階地則要高出河床一二十米甚至三四十米,正所謂「岸高水低」。
「岸高水低」,如何取水呢?聰明智慧的先人審度地勢,在河兩岸以及夾河灘上架設水車,用水車把河水提灌到岸上來。先是在河底「砌石築壩,攔水於一側」,水車沉入狹窄的水巷之中,藉助水的衝力推動水輪。再在水車輪周附著刮水板,增加旋轉的阻力,每條刮水板上綴以水斗,斜倚迎水,待盛滿河水的水斗旋轉升至高處,便自動地將水傾灌於一條長長的引水木槽中,一直輸送到岸上的果園、菜地和農田裡。蘭州城裡人吃水,也全靠黃河,水車也被充分地利用起來,1943年出版的《西北花絮》中說,「水槽穿過城牆,水車與城頭並肩。」引水木槽就像現在穿過城市上空的電線一樣,不過,在上空流淌的不是電流,而是水流。那時候,一字長蛇陣的蘭州城,西自小川峽,東至駱駝灘,水車成了沿河上的一道風景線,提灌河水,澆灌農田,日日夜夜,無止無休。水車、黃河、綠地,構成了一幅高原上的田園風光圖。
水車是蘭州人段續創製的。段續,字紹先,號東川,嘉靖二年(1523年)進士。由於在杞縣知縣任上均田、革弊,升為湖廣參議,被派去安陸(今湖北鍾祥)督修興獻皇帝的陵墓顯陵。此地正是明憲宗朱見深的皇子興獻王朱祐杬的分藩之地,山清水秀,多有竹製筒車倒挽河水灌田,段續的筒車情結由此而生。
嘉靖二十年(1541年),段續致仕回蘭州後,根據對南方筒車的感性認識,參閱元代王禎《農書》中關於製造筒車的說明和圖譜,憑藉段氏家族的財力,在黃河南岸教場河段家灣建成蘭州第一架水車。
段續並未全部照搬照抄竹製筒車,實際上也不可能,因為蘭州不產能夠製造筒車的竹子,黃河水面與農田的距離往往在10~30米,這比南方的要大得多。在這種情況下,段續因地制宜,有所創新:一是充分利用當地出產的槐榆柳等木料;二是加大水車的直徑,一般在10~30米;三是直徑大,水車的重量隨之增大,往往重數千斤。推動這樣的龐然大物,就要增大河流的衝擊力,創新措施為:在水車上游築扇形壩,將強勁的河水逼向水車巷,以增大衝擊力。深掘水車巷,底部嵌硬石,使之形成很大的落差,產生很大的衝擊力。經過這些創新措施,終使龐大的水車吱吱啞啞不斷旋轉,倒挽河水灌田。
這種技術在蘭州自明清至民國連綿不斷,到道光時有水車約150架,灌田27420多畝;清末增至157架,灌田19932畝;到1945年增至176架,灌田29700畝;直到今天西固區新城下川仍有1架清代水車。
來源:糧油市場報
敬請關注農發行視窗
TAG:農發行視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