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患癌女孩臨終前的20點人生建議,讓全世界深思......

患癌女孩臨終前的20點人生建議,讓全世界深思......






文|Holly Butcher (菠蘿翻譯)




2018年1月4日,澳大利亞的27歲漂亮女孩Holly Butcher因癌症去世。她在臨死前寫下了一封信:Holly關於人生的建議。她去世後,她母親發到了Facebook上,立刻引爆網路,轉發超過10萬次。很多人都說戳中了內心,菠蘿看完也有蠻多感觸。今天分享其中最核心的內容,相信你看了也會有共鳴。




1:不要以為活著是理所當然。

死亡是一個總被大家刻意忽略的東西,尤其是對我這樣27歲的年輕人。我們任憑日子一天天流逝,總是覺得新的一天肯定會來臨的,直到癌症這樣的意外發生。我無數次想像著自己老後的樣子,滿臉皺紋,滿頭白髮。我肯定會有一個美好的大家庭 ,有好多小孩,和我愛的人共度一生。 現在想到這些,我心如刀絞。但這就是生命:脆弱,珍貴,完全無法預測。




2:當你遇到小麻煩心情不好的時候,想想世界上那些遇到真正困難的人。

今天你或許遇上堵車,或者小孩晚上吵鬧讓你沒睡好,或者理髮師把你頭髮剪得太短,或者剛弄的漂亮指甲被碰壞了一小塊,你或許覺得自己胸部太小,或許擔心自己屁股上有橘皮組織,或者嫌棄腰上的贅肉……這些都是狗屁,隨它們去吧!我可以負責地告訴你,在你快離開人世的時候,你絕對不會想起這些問題,他們實在太微不足道。



3:不要總是抱怨,不要總把負能量帶給身邊的人。

我記得總是有人抱怨工作多麼糟糕,或健身多麼辛苦。 但在我看來,你至少還能去工作,還能去健身!當身體垮掉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健康的身體能去做這些事情就簡直應該謝天謝地!我們可以抱怨那些煩心的事情,但由於它們微不足道,請儘快放下,尤其不要把負能量帶給身邊的人。




4:珍惜你的健康身體!

好好照顧自己,適量運動,健康飲食。不要執著於外表,別總覺得身材不夠完美。記住健康不只包括身體,也包括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的幸福。當你真正這樣做的時候,你就會意識到追求網路媒體所推崇的「完美身材」,是多麼的傻逼。




5:多幫助別人。

多給予!多付出!幫助別人真的會帶來更多的快樂。我真希望自己以前能幫助更多的人。自打生病以來,我遇到了無數熱心和善良的人,我從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那兒收穫了最體貼和溫暖的支持。雖然我今生永遠無法報答,但我不會忘記,會一直心存感激。




6:給好朋友買份禮物。

別買那麼多沒用的裙子和首飾!第一,真的沒人在乎你是不是穿的新裙子。第二, 給好朋友買禮物會感覺很好。什麼禮物都可以,可以買一株植物,送一張按摩卷,或是一套熏香。有機會的話,請朋友吃頓飯,最好是親自給他們做頓飯吃。




7:珍惜別人的時間。

別總是不守時,讓別人等待。如果你自己總是磨嘰,每次就早點準備。你的朋友本來可以逍遙自在,做自己的事兒,或者等著美女帥哥約會,但他們卻選擇來和你一起共度時光,這就值得你真心感激。守時的人,會贏得大家尊重!




8:試著真正享受生活的每時每刻,不要總用手機拍照。

人生不是生活在屏幕里的,拍再多完美的照片都沒有卵用。請享受自己當下的生活,不要為了別人活著! 別總是想著把生活的各種芝麻爛事,都展示給別人看。




9:用掙的錢去獲得人生的經歷,而不是買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 



10:時不時地早起,聽聽清晨鳥兒的叫聲,看看美麗的朝霞。




11:多

聽音樂...要用心聽。

音樂可以療傷。越經典的越棒。




12:試著放下手機,好好和朋友聊聊天。

你還知道他們過得怎麼樣嗎?



13:如果你喜歡旅行,就去旅行。如果不喜歡旅行,那別去旅行。




14:要為了生活而工作,不要為了工作而活著。




15:多做那些讓你自己內心愉悅的事情。

想吃一塊蛋糕?那就吃唄,別有罪惡感。



16:對你發自內心不願意做的事情,勇敢地說「不」!




17:不要去過別人眼中「有意義」的生活。

如果你想要平凡的生活,就過一個平凡的生活。




18:抓住每個機會,告訴你心愛的親人和朋友,你愛他們。




19:要有勇氣去做出改變。

 如果有事情讓你覺得不爽,記住你有可以改變它! 無論是工作上,感情上,還是什麼別的什麼。你根本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別過得慘兮兮的,這是在浪費生命。




20:最後一件事情,如果可以的話,請去獻血。

你會感覺良好,還能挽救別人的生命。正是靠別人獻的血,我才多活了一年,多了一年和家人,朋友,狗狗共享的時光,我永遠感激。這一年,有很多我人生中最美好的經歷。




希望咱們還有機會相遇!


Holl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菠蘿因子 的精彩文章:

TAG:菠蘿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