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秦趙決戰長平之分化六國合縱(下)

秦趙決戰長平之分化六國合縱(下)

在面對趙國崛起,歷經了兩代君王,近六十年,國力已強,而現在還主倡六國合縱,妄圖壓制秦國,鎖秦於函谷關,秦昭襄王和范雎君臣又是如何化解這樣的局面的呢?

秦昭襄王在收到細作的密報之後,一面立刻派人去軍營中請武安君白起回咸陽,另一面召集丞相范雎和各位元老重臣一起來議事。

會議開始之後,范雎就對秦王說了兩點:

一是,六國已經病入膏肓,此時的六國,表面上看起來合縱聲勢浩大,可是對於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即使有靈丹妙藥,那也是無濟於的,關於這點,大王無需擔心,臣有著深切的切膚之痛。

二是,我們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一下,六國為什麼會合縱呢?很簡單,就是為了一個字——利,既然如此,那麼他們的聯盟也是不堪一擊的,我們也可以給予他們更大的利,這樣,六國聯盟將會不攻自破,他們自然而然也會親秦。

在這樣的總的方略下,丞相范雎接著說了一個比喻:「山東六國就像宮中群狗一樣,沒事的時侯它們會和睦相處。但是,只要大王向它們扔下一根骨頭(暗示著秦國給予其中一國更大利益,比如拋下幾萬兩黃金),那麼,它們彼此之間就會相互亂吠,汪汪的亂叫。這是因為它們貪利的本性根本未變,他們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彼此爭鬥。只要大王不吝嗇秦國的黃金,等到六國滅後,又是原金歸秦。如此,秦國就能『談笑間,合縱灰飛煙滅』,大王就能建立萬世不朽的基業也。」

「好的,黃金只是小事,就按照丞相的意思辦。」秦昭襄王大悅的說。

於是,范雎就派秦國的使臣唐雎(不是安陵君派出勸秦始皇的那個唐雎)載著五千斤黃金和美女珠寶到達趙國的武安,大擺宴席,大肆分金。五國的使臣貪圖小利,都從趙國的邯鄲跑到武安,接受秦國的重金為秦國說話。除了廉頗、藺相如這類的重臣沒去,大部分的人都去了。

「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軟。」結果,秦國總共才分發了八千多斤黃金(比范雎預計的少了非常多),五國就紛紛同秦國稱兄道弟,各自之間為了之前的矛盾而內訌不斷,甚至大打出手,如此,趙國首倡的六國合縱就此夭折了。

那麼,在這次危機中,秦國的范雎採取的重金分化六國的計謀大獲成功。為了反擊趙國,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秦國的君臣有定下了怎樣的謀略呢?請看下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企鵝小企鵝 的精彩文章:

秦趙決戰長平之分化六國合縱(上)

TAG:大企鵝小企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