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鴉片戰爭中的清軍反攻,為何會以失敗告終

鴉片戰爭中的清軍反攻,為何會以失敗告終

本文作者為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員王毅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英軍在一年間,相繼攻陷了廈門、定海、鎮海、寧波等地,江蘇、山東、直隸等省紛紛向清廷告急。道光帝為維護統治利益,決定進行一次大反攻,挽回敗局。道光帝在1841年10月中旬先後任命禮部尚書奕經為揚威將軍,副都統特依順、侍郎文蔚為參贊大臣,前往浙江,督辦軍務。同時從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江西、山西、陝西、甘肅等九省抽調軍隊,開赴浙江,聽候調遣。並嚴明部隊紀律,要求賞罰必信。

(三路反攻戰役圖)

奕經領命後,蓄意拖延,直至1842年1月下旬,才到杭州嘉興,籌劃反攻事宜。3月上旬,九省援兵及水勇、鄉勇共3萬多人抵達浙東前線。奕經等決定採取「明攻暗襲」方針,實施反攻作戰,以圖收復失地。據《中國軍事通史》記載,其具體部署如下:東路以浙江乍浦為基地,水軍為主,以鄭鼎臣率領水勇及火攻船隻,陸續渡海,潛伏於定海城外、舟山各嶴及敵船必經要道六橫山一帶,侯期而動。南路以陸軍為主,分兩支,一支以總兵段永福率兵勇2300餘人,在距離寧波30餘里的大隱山集結,準備進攻寧波城;一支由副將朱貴率兵勇1900人,在慈溪西門外大寶山集結,準備進攻鎮海。此外,還在寧波、鎮海之間的梅圩埋伏兵勇3900人,準備截擊英船之援助。另派餘步雲派兵勇2000餘人駐奉化防堵;文蔚率兵2000人駐慈溪西北之長溪嶺督戰。奕經率兵1350人駐紹興以東的東關居中調度;特依順率兵1200餘人駐杭州城南萬松嶺,作後路援應。

(奕經圖像)

3月10日夜,清軍反攻開始。而英軍早已察覺清軍的行動,出其不意的條件已經喪失。段永福率兵進攻寧波層層受阻,於11日清晨撤出戰鬥,反攻寧波宣告失敗;朱貴率兵進攻定海,遭到英軍頑強阻擊,再加上清軍援應不夠及時,11日晨清軍不支而退,反攻鎮海也隨之失敗;鄭鼎臣所率水勇,因風潮不順,行動遲至4月14日才開展第一次夜襲,但遠未達到預期效果,反攻宣告失敗。

參考文獻:

軍事科學院主編:《中國軍事通史》(第17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69頁。

編輯:林小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日清兩國海軍都是學的英國 為什麼一個在20年內崛起 一個卻一敗塗地?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