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末新政」與滿漢關係變化

「清末新政」與滿漢關係變化

~~~~如若此地作別,也好他鄉再見~~~~


1901年,清政府發布上諭,宣布實行新政。由此到1911年清王朝滅亡,我們稱其為「清末新政時期」。在這10年中,晚清政府進行了一場較之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更為全面、更為深層次的改革運動。「清末新政」作為20世紀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社會改革運動,在中國的早期現代化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同時這次改革運動也給滿漢兩民族進一步融合提供了巨大的契機。本文摘自2013年第9期《文史天地》,作者溫唯,原題為《「清末新政」與滿漢關係變化》。

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立憲時的合影

滿族入關以後,為保證其政治上的統治地位,一直推行「首崇滿洲」和貶抑漢族的政策。滿族在政治、經濟、民事、司法各方面均享有各種特權,而包括漢族在內的各被統治民族則處於受歧視的不平等地位。由於漢族佔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隨著時間推移,這一不平等所導致的矛盾日趨尖銳。特別是到了19世紀末,清王朝內憂外患,統治也日趨衰弱,已不能容許滿漢矛盾的激化。為此,統治階級中的有識之士紛紛建言獻策,要求以「平滿漢畛域」來保「皇位永固」。在此背景下,影響滿漢關係的各種政策漸次被廢除,滿漢的民族隔閡也隨之逐步消釋。沒有了政治上人為設置的阻隔,已在文化上相互認同的滿漢兩民族的融合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在一些民間習俗上,滿漢兩族也是相互影響,漸趨融合。如滿族流行過漢人節日,實行漢人的土葬,甚至滿人的名字也大量漢化,漢人也開始對旗人的習俗感興趣。至今仍在流行的旗袍便是由滿人女子服裝演變而來,又如燒烤、白煮等滿人飲食烹調方法也在漢人中流行,至於那道著名的南北大菜「滿漢全席」,則集滿、漢烹調之大成,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古典宴席。由此,在清王朝的最後幾年裡,在各方面的推動和努力之下,滿漢兩族不僅消弭了先前的矛盾,使突出的「滿漢危機」得以化解,而且更進一步,幾乎融為一體,形成了「滿漢一家」的局面。

當時,清朝的統治權仍掌握在滿族權貴手中,而調整滿漢關係關乎其自身利益。要讓一個習慣特權的群體主動放棄特權是困難的。因此,起先清朝統治者在面對上文提到的滿漢危機時表現出了其對外界事物的麻木和反應的遲滯。同樣,其後來能夠順應時勢,當斷則斷,也顯示了一定的政治眼光和政治勇氣。

破解滿漢危機,實現滿漢一體是清末各項新政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終也被證明取得了顯著成效。辛亥革命之後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種族屠殺,可謂是中華民族之幸,而這一事實也從側面佐證了晚清民族政策改革是基本成功的,其對中華民族的形成也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衲讀史 的精彩文章:

最年輕少將叛逃蘇聯之謎

TAG:老衲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