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含金量如何?在如今都對應什麼級別人物
科舉制度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是在隋朝,那麼隋朝之前,他們是如何選用人才的呢?基本上都是靠推薦,遇到一些為人比較正直,重視人才的官員,可能也會提拔一些家庭背景不是很好的寒門子弟。但是此前歷朝歷代都非常講究出身,也就是說你出生不好,是很難有機會出人頭地的,換一句話說你出生好,你就比別人贏在了起跑線上。
為什麼會出現上述這種現象呢?這要從我們偉大的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說起。儒家學說在先秦時期,不說被排擠,但發展的也比較緩慢,有人認可,但是,由於其他學說爭相鬥艷,出現百家爭鳴的盛況,儒家並未能「異軍突起」,當時孔子在世時,顛沛流離周遊列國,雖然立志傳播儒學,但由於生不逢時,到了秦國滅亡,劉邦創立了西漢,儒家學說才慢慢的成為了帝王必學的其中一門治世學問。
自從漢武帝登上政治舞台以後,獨尊儒術,當時的官員們很多都是以經術起家。到了東漢時期,就慢慢的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狀況,最後出現,只要是世族背景出身的,像一些地主都可以憑藉自身的背景參與政權。
實際上在西漢中後期,農民生活苦不堪言,大量的土地兼并,土地都掌握在官僚,商人、地主階級手裡,可以說東漢的政權就是在這幾個勢力支持建立起來的,所以三國時期,很多勢力都想拉攏一方世族就是因為利益連帶關係。
由於這些人呢,在地方上有自己的經濟基礎和實力,又在朝廷擔任重要職位,漸漸形成了名門大族,到了南北朝時期,世族制度漸漸沒落,最後在隋朝徹底被廢除。從此以後,那些有才華的寒門人才,都可以靠自己的才能通過科舉走上仕途之路。科舉制度延續了上千年,即便我們現在的考試製度有所改變,但也沿襲了隋的科舉雛形。
科舉中經常會提到秀才、舉人、進士,狀元很多人並不太清楚這其中到底有什麼關係。
古代考試也分場次等級的,就像如今我們中學有中學的考試評選,高中有高中的評選,在古代主要分四個等級。
第一個等級叫院試,考試通過你就是秀才,但是前提是你必須通過縣試和府試(通過這兩個考試,你的身份是童生,童生跟年齡沒有關係,秀才只是一個身份,並不是一個官職,表明你現在是一個有文化的人了)
那麼秀才相當於,今天我們一個什麼水平呢?很多人覺得應該是小學到中學的水平,其實這樣理解是誤區的,古人基本上很多都是在十多歲就考中秀才,按照我們現在的年齡水平,這個年齡應該還在上中學,其實這樣理解是不正確的,古人十多歲就結婚了,我們現在20多歲,30多歲都還沒結婚都有,而且在古代,考中秀才,都會被記錄家族族譜,還需要寫個人傳記。這是一項榮譽,從社會地位來說,相當於重點大學的畢業生。
第二個等級是舉人,需要經過鄉試,這裡的鄉試大家可以理解為省範圍考試,但前提條件你必須是秀才身份,中學生直接去考大學,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在古代也是一樣的。考試的時間,每三年一次,跟我們現在的高考有點類似。
那麼考中舉人以後,按照社會地位來說,相當於現在我們什麼級別的官員呢?差不多是副處級幹部,千萬不要把它理解為跟我們現在的高考一樣。這裡跟大家介紹一個人就知道這場考試的含金量了,中舉人第一名叫做解元。我們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又被稱為唐解元,相信大家應該理解這一考試的含金量了。至少現在博士教授級別的人,感覺都不如當時的唐伯虎這個級別。還有就是高中了舉人以後,你就有做官的資格了。
第三個級別叫進士,每三年京城會組織一次會試,通過這個考試,你就可以成為進士,但前提條件也是一樣,不可以跳級考試必須一步一步來。按照如今的社會地位來說,進士相當於正處級幹部,會試過後就是皇帝親自評選的殿試,也是最後一個等級。這場考試是不淘汰人的,只是做出排行,第一名的稱之為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實際上就是會試的一個補充排名考試。
文獻參考:本文編寫,以史實為主,資料基本來自正史,兼別史,稗史記載。
※歷史上被打跑的民族,有的成中國一省,有的在海外,唯有一族被滅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