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人不清淡飲食和「咸」魚有什麼區別?

做人不清淡飲食和「咸」魚有什麼區別?

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它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鈉。

對於健康人群來說,每天鈉的建議攝入量是2200mg,其中需要從食鹽中攝入的鈉約為1200mg。

因此,在正常飲食的情況下,平均每天攝入5克以內的食鹽就基本可達到人體的需要,吃多吃少都不好。

鹽 哮

幼兒則更應該減少鹽的攝入。 「鹽哮」,又名「咸哮咳」、「食鹽咳嗽」,顧名思義,是與食鹽有關的哮喘,多由於食用過鹹的食物引起,多見於小兒。

也有部分老年哮喘患者曾有這樣的經歷:上世紀中旬,糧食短缺,孩子年幼無知,常會偷食家中的鹹魚、鹹菜等,從而引發咳嗽,以後每遇風寒則加劇,隨著年齡增長,病情遷延,以致最後形成哮喘。

中醫學對「鹽哮」一病,古代醫籍即有詳細描述。明代張介賓最早提出該病病名,清代何夢瑤在《醫碥》中言:「食味酸咸太過,幼時多食鹽醋,往往成此疾,俗謂之鹽哮。滲透氣管,痰入結聚,一遇風寒,氣鬱痰壅即發。」

吳澄《不居集》曰: 「咸哮咳,因食咸物所傷,以致哮嗽不止。」《本草綱目》也說「喘嗽者,鹽為大忌」。

此外,鹽不僅會導致哮喘,高鹽飲食還對免疫系統有影響。高鹽能夠通過激活免疫系統而加重體內炎症反應以加重哮喘的癥狀。曾有調查顯示,一個地區的食鹽攝入量與該地哮喘患者數量呈現正相關。

因此,無論是哮喘患者,還是健康人群,都應注意清淡飲食,除過鹹的食物外,過甜以及辛辣刺激食物都應少食。

6種人吃太咸等於慢性自殺

1丨易水腫的人

人體內水分瀦留情況和攝入鈉的數量關係密切。有些女性血液循環不好,儘管心臟、腎臟並無疾病,卻也很容易出現輕度水腫,尤其是月經來潮的前幾天,癥狀更明顯,例如臉上看起來腫腫的。

激素水平帶來的水分瀦留會增加這種狀態,如果再大量攝入鹽,在這樣的作用下,腹脹、臉腫、頭疼等不適感覺會加重。研究發現,高鹽飲食會加劇組織水腫。長期經前期綜合征:疲勞無力、情緒不穩的女性,可以在經期之前,清淡飲食,主動控鹽。

2丨皮膚差的人

因為滲透壓作用,吃鹽太多會導致身體組織的水分減少,相應地排出的水分會增加,使得看皮膚起來光澤度就會變差。因此,想要改善膚質的人群可以嘗試少鹽飲食。

3丨胃不好的人

吃太多鹽會導致胃中保護性黏液的黏度下降,胃壁得不到保護,有害物更容易損傷胃壁,進而致使多種胃病發生。調查表明,鹽的攝入量與患胃癌風險呈正相關。

4丨骨質疏鬆患者

「少吃鹽等於多補鈣」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攝入鈉太多,身體會努力地將鈉排出,這同時也會增加尿鈣的排出量,對於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5丨腎病患者

一些患有腎病的患者,可能也要少吃鹽,因為多餘的鈉是要從腎臟排出的,鹽分攝入過多會大大增加腎臟的負擔。

6丨高血壓患者

鹽對水有某種吸附力,當人體吃入超過身體所需的食鹽時,就會保留更多體液以稀釋血流中過量的鈉,因此會增加血液的容量,加重心臟負擔,使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取量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減少至3克左右。

如何養成低鹽飲食習慣

1丨培養清淡口味

人的味覺是逐漸養成的。口味重的人需要不斷強化健康觀念,改變烹飪、飲食習慣,尤其要重點培養兒童的清淡飲食,從小養成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

2丨限制烹調用鹽

首先要自覺糾正口味過重而過量添加食鹽和醬油的不良習慣,對每天食鹽攝入採取總量控制,使用定量鹽勺,逐漸將食鹽用量控制在5g以內。

3丨用少許醋提鮮

習慣吃鹹的人為滿足口感的需要,可在烹制菜肴時放少許醋,提高菜肴的鮮香味,幫自己適應少鹽食物。

4丨不要太早放鹽

等菜快出鍋時再加鹽,能夠在保持同樣鹹度的情況下,減少食鹽用量。

推腎經治哮喘

鹽味咸,入腎經。五味可以養五臟,但若五味偏嗜或不及亦足以傷五臟。因腎為五味之咸所「喜攻」之臟,所以咸能入腎養腎滋腎水,但飲食過咸則首當傷腎使腎水泛濫,腎陽被傷。

《幼科推拿秘書》曰: 「五經者……腎經在小指……能開咽喉胸膈中悶塞,氣吼泄瀉諸症」,即是說小手指為小兒腎經所在,手小指尖即為腎頂,由於面積小,所以常常推拿腎經即可治療哮喘。

【位置】腎經位於小指末節螺紋面。

【操作】旋推或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為補,稱補腎經;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腎經。統稱推腎經。

【效用】補腎經能補腎益腦、溫養下元。用於先天不足、久病體虛、腎虛久瀉、多尿、遺尿、虛汗喘息等。

來源 / 海上中醫健康館

覺得不錯請點贊!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聰壹訊 的精彩文章:

TAG:樂聰壹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