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除了蛙蛙,動物圈裡還有哪些旅行達人?

除了蛙蛙,動物圈裡還有哪些旅行達人?

新媒體編輯 | 新星 撰文| 喜多

最近,一隻蛙成為了寵物圈的新紅人,越來越多的人陷入「養蛙」的熱潮當中。

不過這裡說的並不是真正的活體青蛙,而是近來不少人熱衷的手機遊戲《旅かえる》中的旅行蛙。

在遊戲中,玩家作為飼主,要幫助「旅行蛙」準備各種行李供他去旅行,然後靜待它安全回家。(一種空巢老人的感覺油然而生。)旅行蛙出門在外,會時不時寄回在各地拍攝的照片明信片,還會帶當地特產作為伴手禮回來給你。

遊戲中蛙的幾位「旅伴」,在下文中都有出場哦

這隻人小話不多的萌系小蛙讓很多網友大呼玩出了養娃的感覺。

真實的蛙類自然不會像遊戲里的小蛙一樣為了遊玩而遠行,它們的移動一般是出於繁衍或遷徙這兩個目的。

拿林蛙來說吧。

它屬於歐洲林蛙的中國亞種,又名哈士蟆(突然想起了什麼奇怪的東西),每年兩次固定旅行,一次為過冬,一次為「發春」。

它們會在9月下旬至 10月初由山坡林區遷到河溝附近,陸續進入水底集群冬眠。少數在泥間或樹根下越冬,次年清明前後蘇醒,於4月中至5月初進入繁殖季節。

除了林蛙外,在大自然中成日忙著旅行的動物並不在少數。有的為了適應環境季節而遷徙;有的為了覓食而遠遊;有的則為了繁衍生息不得已而為之。

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愛「旅遊」嗎?

黑脈金斑蝶

黑脈金斑蝶是地球上唯一的遷徙性蝴蝶,也是動物遊客中的「技術流」。它們自帶GPS,能夠使用地球磁場導航。

在北美洲的黑脈金斑蝶會於8月至初霜向南遷徙,並於春天向北回歸。雌蝶會在遷徙時產卵。到了10月,洛磯山脈的群族會遷徙到墨西哥米卻肯州的神殿內,西方的群族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過冬。

北極燕鷗

屬於燕鷗屬的北極燕鷗,是分布於北極及附近地區的候鳥。它是已知的動物中遷徙路線最長的。每年要經歷兩個夏季,從它們在北極附近的繁殖區南遷至南極洲附近的海洋,之後再北遷回繁殖區,全部行程達40000多公里。每年往返南北兩極,總行程多達81600千米。

真是太拼了!不嫌麻煩嗎?

北極燕鷗可以存活30多年。據估計,其一生飛行的路程將超過150萬英里,足以往返月球5或6次。

旅鼠

很多人知道旅鼠,是因為它們會為了種群繁衍集體自殺的特殊習性——可惜,這是假的。

旅鼠作為生活在斯堪的納維亞北部地區、西伯利亞和加拿大北極地區凍土帶的一種食草動物,天氣條件對它們的生活影響極大,進而也會改變他們的種群數量。

由於食物短缺,有的旅鼠餓死,有的為了爭奪資源而互相殘殺。活著的旅鼠為了尋找新的覓食地,則會成群結隊進行遷徙。惡劣的遷徙過程,也會致使一批旅鼠喪命。

因為天敵、食物、氣候、季節等因素而影響群數量的情況並非旅鼠獨有,但人們總是一廂情願的去相信違反自然規律的奇特謊言。

螃蟹

看見變紅的螃蟹殼,先別著急餓,也有可能是它們在遷徙。

每年10月底到轉年1月初,是澳洲紅蟹們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段,它們會離開叢林中的巢穴,遷徙到海邊進行交配和產卵。小螃蟹安然在海洋里度過幼蟲期之後便會爬上海岸,重回雨林。

在澳大利亞的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上有多達1.2億隻聖誕地蟹(Red Crabs)。每年的此時,由小小紅螃蟹構成的「紅潮」,會覆蓋了整個街道、城鎮、甚至海灘,場面極其壯觀。

大白鯊

因為斯皮爾伯格同名電影而給人們留下兇狠印象的大白鯊,實際上也是旅行團的成員,而且它是遷徙距離最長的魚類。

它們遷徙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吃,多吃點。

每年1月,北美洲西岸的大白鯊就開始沿著固定路線,向太平洋遠遊4800公里,向中部進發。4月,經過2600千米歷時3個月的遷徙,大白鯊們會停在太平洋的深海海區,並在接下來的四個月中一直停留在這片海域,用這裡富含高蛋白的烏賊填飽肚子、提供能量。

當8月夏季自助餐結束,吃干抹凈的大白鯊們再開始向東折返,回到太平洋西岸,完成5000多千米的遷徙,換個地方接著吃。

角馬

角馬是非洲原野上最常見的大型動物之一,是性情溫順的群居食草動物,在非洲草原上常被獅子等猛獸捕食。為了種群的生存和繁衍,旱季時成千上萬結群遷徙,試圖穿過肯亞馬賽馬拉地區的邊界線,前往塞倫蓋蒂西部水草豐美的平原和林地。

這並不是只屬於角馬的遷徙,每年還會有超過50萬隻斑馬和約10萬隻其他食草動物一起參與到這趟遷徙旅途中。除了一路上躲避食肉猛獸的捕殺,它們還要穿過乾旱貧瘠的熱帶草原,渡過水流湍急潛藏鱷魚的馬拉河。

在長達1800英里(2896.74 公里)的遷徙過程中,大約會有25萬隻角馬死去,然而事實證明,這些獸群很快就會恢復,甚至比之前更加強大。

已經滅絕的候鴿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遷徙物種。

據說曾有數千萬隻候鴿在往返於森林築巢地的遷徙過程中途徑美國,將所經之處的天空遮擋,令白晝在數小時(甚至好幾天)內一直暗淡無光,它們製造出的噪音震耳欲聾。在鳥群數量最大的時候,大約有60億隻之多。然而因為人類的捕殺和它們棲身的森林被砍伐,到了1880年,天空中再也沒有遷徙的大群候鴿。最後一批野生候鴿,也在1900年被射殺。現今,這種鳥類只存在於圖畫,和生物學家還原的標本中。

候鴿滅絕的故事,到現在仍然提醒著人們,野生動物的安全數量是相對的,它們永遠都不「安全」。和人類一樣,每種動物都是自然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野生動物遷徙和人類旅遊相比,卻充滿了艱辛與無奈,以及個體生命死亡和整個種群滅絕的雙重威脅。

| 好文精選 |

以上內容由《世界遺產地理》整理

文章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遺產地理 的精彩文章:

極光之城追光記

TAG:世界遺產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