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28周年祭!他與陶行知並稱「南陶北晏」,他的教育故事最「接地氣」,影響了今天的每一個人! | 人物

28周年祭!他與陶行知並稱「南陶北晏」,他的教育故事最「接地氣」,影響了今天的每一個人! | 人物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

報」關注我們




他與陶行知並稱「南陶北晏」,


終身致力於平民教育,


希望培養國之「新民」。


 


他說,


「我是一個傳教士,


傳的是平民教育,


出發點是仁和愛。」


為此放棄都市優越的工作與生活,


「走出象牙塔,跨進泥巴牆」,


和農民同起同居,


成為一名鄉村的「科學佈道人」。


 


他就我國平民教育的先行者


晏陽初。


 


今天是晏陽初逝世28周年,


這位為平民教育奮鬥一生的教育者,


為鄉村建設付諸實踐的先行人,


留下的教育理念現在看來仍舊熠熠生輝。


 


今天就跟著中教君


一起回顧這位偉大教育家的故事。







蜿蜒起伏的蜀道,


鹽販子們背著一兩百斤重的鹽包,


額頭青筋暴露,

身上汗流如注。


一個小男孩外出求學,


跟著這支汗水涔涔的隊伍翻山越嶺,


第一次來到山外世界。


誰能想到,這次與苦力的同行,

在他心中埋下了為勞苦大眾謀利造福的種子。


 


「這是我第一次與勞動者共同生活,


我稍稍體會到你們的痛苦和堅忍」,


晏陽初朦朧地意識到

「民間的疾苦,必須從生活中去了解」。


 


晏陽初出生於1890年(一說1893年),


父親是一名私塾老師。


父親為其取名「興復」,字「陽初」,


寓意「復興國族」「旭日之初」。


 


受父親影響,


他自小接受儒家傳統教育,


另一方面也接觸著西方文化。


晏父深知


「書香之外另有世界,


西學乃潮流所趨」。


毅然將其送到西學堂接受新學。


 


1913年晏陽初進入


香港聖保羅書院,


1918年畢業於耶魯大學


同年,


任北美基督教青年會戰地服務幹事,


遠赴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


為那裡的華工苦力做翻譯。


 


大量的華工思鄉心切卻無力言表。


人皆以為堯舜」


晏陽初深切感受到,


這些目不識丁的勞苦大眾


並非天生愚笨,


而是從來得不到受教育的機會。


 


於是,他為華工建立起「識字班」,


白話文

形式編寫了《華工周報》,


經過3個多月、


每晚1小時的學習,


有40多名成績優秀的華工


獲得了識字班畢業證書。


 


回到美國後,


某天晏陽初收到一封


來自法國的信件,


一名華工寫道:


「你自辦報以來,


天下事我都知道了,


但你的報太便宜,


恐怕以後不久會關門,


我願把戰爭中存下的


三百六十五個法郎捐給你辦報。」


 


這讓晏陽初十分感動,


中國平民身上擁有


這個民族最美好的傳統美德。


他意識到


普通百姓並非「不可教」,


而是「無教」。


若有一天,


佔據中國社會大多數的


普通民眾能夠獲得受教育機會,


那麼中國的社會發展將會一日千里!


 


這便是開啟他平民教育探索的「一大發現」,


此後的歲月便都與之相關。


 


1920年,


晏陽初從法國戰場回到祖國,


看到故土各方面遠遠落後於歐美,


深感痛心。


 


他深知,


照搬西方模式對於文化背景


完全不同的中國來說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必知中國,


然後才能救中國」


——抱著這樣的想法,


晏陽初開始了自己的社會調查之旅。


 


他遊歷了當時的19個省份,


集中調查中國平民教育現狀。


1926年4月,他發表


《「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見》一文。


 


指出,


教育要適合各自國家的情況,


中國人的教育一定要


符合中國社會現實,


「有我國的歷史文化和環境,


亦當有我國所特有的公民教育,


方能適應我國的需要。


要知道什麼是中國的公民教育,


非有實地的、徹底的研究不可。」


 


1923年8月23日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成立,


晏陽初擔任總幹事。





一戰中的華工


 


農村是首要戰場,


「欲化農民,須先農民化」,


 


 抱著「給鄉下佬辦教育」的信念,


很多知識分子主動放下「大人」身段,


走出象牙塔,跨進泥巴牆,


深入民間與勞苦大眾為伍。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


在他的實踐中在轉變著。





耶魯大學畢業的晏陽初博士騎驢下鄉


 


1929年他毅然來到


偏僻艱苦的定縣。


此後兩年間,


有100多位知識分子舉家搬到定縣,


其中不少人是和晏陽初一樣的


留洋知識分子。


 


面對外界的疑惑,


極富口才的晏陽初解釋說:


「我們知道自己不了解農村,


才到鄉間來。


我們不願安居太師椅上,


空作誤民的計劃,


才到農民生活里去找問題,


去解決問題,


拋下東洋眼鏡、


西洋眼鏡、都市眼鏡,


換上一副農夫眼鏡。


換句話說,


欲化農民,須先農民化。


可是農民化不容易,


必須先明了農民生活的一切。」


 


短短一段話,


道出平民教育的


一顆真心、滿腔熱血。





晏陽初一家在定縣


 


 在定縣,晏陽初有了


鄉村建設的整體思路。


 


他認為,


當時我們的平民普編都具有


「愚、貧、弱、私」四大疾病。


 


所謂「愚」,


是指那時中國最大部分普通老百姓,


特別是農民,


不但缺乏知識,甚至目不識丁;


更為嚴重的是,


他們普遍認為讀書


只是「讀書人」的事,


與自己無關。


 


所謂「貧」,


是指普通百姓生活貧困,


很多人掙扎在生死邊緣,


是在生與死的夾縫裡掙扎。


 


所謂「弱」,


是指百姓的身體素質差,


缺乏基本的衛生常識,


生死存亡往往付之天命,


公共衛生根本談不上。


 


所謂「私」,


是指大家多以自己為中心,


不能團結,不能合作,


缺乏道德陶冶和公民常識。


 


「愚貧弱私」的同胞該怎麼教化?


晏陽初的回答是——


以文藝教育攻「愚」,


培養平民的知識力;


以生計教育攻「貧」,


培養生產力;


以衛生教育攻「弱」,


培養強健力;


以公民教育攻「私」,


培養團結力。


 


如何治「愚」?


用農民聽得懂得語言講知識,


編製平民讀物,


建立廣播電台,


編演農民戲劇。


 


晏陽初、陶行知與陳鶴琴等人


從中國常用漢字中選擇


最常用的1300個,


編成四冊白話文《平民千字課》,


每冊24課,每晚學習一課,


為一小時,共96小時學完四冊,


四個月後就能看書讀報了。


當地百姓在學習了這套教材後,


就基本掌握了識字的工具。


 


1934年晏陽初參加了


「東不落崗村」劇場的開幕禮。


劇場開幕後,


連續兩天演出10場鄉土劇目,


來自各村的一萬多名農民觀看演出,


盛況空前。





晏陽初在定縣親自給農民掃盲


 


如何脫「貧」?


要培養農民專家,


探索農業技術改良。


牛村40歲農民劉玉田


按課上學到的方法,


在自家地里培育出了產量高、


抗病力強的麥種。


平教會將其命名為「定縣劉玉田號」,


並被當時的中央農業實驗所認定為


「華北小麥珍貴品種」。


 


如何治「弱」?


當時社會農村衛生狀況糟糕,


人畜同居一室、井水和廁所挨著,


污水很容易滲入水井,


很多農民有寄生蟲病。


於是他創建了三級保健網,


在農村培育保健員,


鄉鎮建立保健所,


縣級設立保健院,


多方位推廣衛生知識,


保證農民身體健康。





保健員在農村講解育兒知識


 


如何棄「私」?


公民教育是平民教育的中心,


他組織村民合作干一些公共事務,


像修橋補路和植樹,


合作看管農作物等,


沒有什麼宏大的活動,


但旨在建立一些合作意識和奉獻意識。


精神培養初見成效。


 


「不謀建設的教育,是會落空的,


是無補於目前中國農村社會的」,


他對於平民教育目標的追求明晰肯定,


一系列探索奠定了


鄉村建設的基礎。







1933年美國記者


埃德加·斯諾參觀定縣:


「我發現了很具戲劇性


並且證明是最重要的生活改造工作。


定縣人民,從外表上看,


和中國其他各地村民並沒有什麼不同,


但形成他們許多不同的地方,


在於他們的心靈


以及其整個生活的前途。


黃土之中,


一個年輕的農民用鋤頭寫出:


在中國掃除文盲;


旁邊一位姑娘則寫道:


為國家塑造新公民。」


 


這生動地表明,


一群與幾千年古老歷史浸染出的同胞


完全不一樣的嶄新的中國人,


正在定縣鄉村蓬勃生長。


 


教育的成果是否明顯,


後續現實是最好的答案——


 


當時,定縣成為第一個實現


「憲政精神」的縣級自治,


作為模範被推而廣之。


1980年代初河北省調查材料顯示,


得益於平教會工作,


定縣在抗戰爆發前


已成為無文盲縣,


消滅了天花;


而當年引進的良種豬、


優質白楊和良種蘋果,


現在依然享譽河北,致富於民。


 


 抗戰爆發後,


平教會撤出定縣,


轉戰湖南、四川,


後在重慶北碚的歇馬場落腳,


創建中國鄉村建設學院。


晏陽初領導的平民教育與


鄉村建設工作向深處發展,


以定縣工作的經驗為基礎,


培養鄉村建設人才,


同時開闢「華西實驗區」。





30年代的全國鄉村建設討論會,


包括梁漱溟、晏陽初等各地鄉建團體負責人


 


 1950年,晏陽初赴美,


在與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女作家賽珍珠的一次談話中,


晏陽初這樣說:


「世界最基本的要素是什麼?


是黃金還是鋼鐵?


都不是,


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民!


在談及一個更好的世界時,


我們的確是需要素質更好的人民。」





晏陽初在菲律賓掃盲


 


1985年晏陽初回到


闊別已久的祖國。


在當年騎驢下鄉的定縣,


他面對大多數陌生的村民


高音喇叭大喊:


「兄弟姐妹們,我回來了!」


言罷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1990年1月17日,


晏陽初安然辭世。


他留下的平民教育理念


與實踐精神還在傳承。


今天的巴州,


「晏陽初故里」已經成為


一張閃耀的文化名片。







回首往昔,


總結晏陽初的教育成果:


一大發現開「腦礦」概念的先河;


兩大發明將平民教育


與鄉村建設完美結合;


三種方式、四大教育、五個結合,


讓平民教育走向世界。







晏陽初曾說


「三C」影響了我一生!


何為「三C」:


孔子(Confucius)、


基督(Christ)


和苦力(Coolies)。


具體來說,


就是來自中國的傳統儒家民本思想,


來自西方的基督教精神


和來自基層的民間疾苦和民眾智能。


 


「3C」是他的信仰,


是他心中的火種,


時機到來,


將產生長遠的熱能和光亮。


為了追求他的教育理念,


為了將平民教育的火種燃遍中國大地,


晏陽初奔波勞苦,踐行諾言:


「不做官,不發財,


把我的終身獻給勞苦的大眾。」


觀其一生,信然。











中教君說  




 

人物 

 



「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如果你相信教育的力量,或許便贊同這句話。




於國家,於民族,教育是最需延續而不可中斷的事業。教育不能衰老,但做教育的人卻會老去。一代一代的教育家、賢師、名師,就像一座座山峰,既是教育途中一座座光輝的里程碑,也是一個個他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更是一塊塊幫助教育行至高遠的奠基石。




我們,銘記歷史,要為每座里程碑鐫刻名字,為每個山峰撰寫史志,為每塊基石梳理傳記——記錄所有屬於過往但不該被遺忘的教育者。


我們,關注當下,要為每個堅守初心且銳意創新的人抒寫年華——記錄所有正在行進且不斷反思的教育者,以及那些對教育有所啟迪的各行各業探索者。




關心教育就是關心民族、人類的命運,而關注和教育有關的人,就是關注其中重中之重的一環。





 

 


實習編輯 | 王陽


責任編輯 | 齊曉君


參考來源:


人民網:《晏陽初:走出象牙塔 跨進泥土地》


人民網:《晏陽初的鄉村建設之「道」》


中國教育報:《晏陽初:平民教育「傳教士」》


中國教育報《晏陽初:人皆可以為堯舜》


光明網《「跨進泥巴牆」的「科學佈道人」》


人民網《巴中市巴州區:晏陽初故里村村有「晏陽初講堂」》 


新華網《「這一天」,中華民族浴火重生》


家庭教育《慈父嚴母的家風家教——平教之父晏陽初》


中國慈善家《平民教育家晏陽初》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報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教育報 |